“人情债,我肉偿了”“你来咬啊”……台词露骨、内容现实,许多网友在网络上看过电视剧《蜗居》后,如此评价。而在网络论坛里,这部电视剧更是被广大网友热议,一些观众质疑该剧“台词太露骨了,真不知道是怎么通过审查的?”对于观众提到的这些台词,该剧的发行人张女士表示:“我们电视上是没有的,完全没有。”该剧目前正在CDTV-1播出,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对网友提到的这些内容并没有印象。
本报记者 徐云霄 为您报道
故事真实 引发收视狂潮
《蜗居》改编自六六的同名小说,由滕华涛(又名滕华弢)执导,六六编剧、海清张嘉译主演。从婆媳大战的《双面胶》到夫妻大战的《王贵与安娜》,六六每部作品直指老百姓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蜗居》也不例外,写尽了房奴悲喜。
《蜗居》围绕着郭海萍(海青饰)、郭海藻(李念饰)两姐妹的故事展开,郭海萍大学毕业留在某大城市生活便打定主意存钱买房子,而郭海藻为了帮助姐姐借钱,结果却与已婚的市长秘书宋思明(张嘉译饰)发生了一段婚外情……该剧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面频道创造了超高收视率,与《潜伏》不相上下。在知名影评网站上,超过80%的网友给出了4星以上的高分,百度贴吧上对剧中人物的讨论也热火朝天。
台词露骨 引发观众争议
在某著名论坛,有网友专门开帖就此话题进行讨论,昨天当记者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发现其已经被顶到十页之多。一些观众看后表示,电视剧已经跑题了,变为一个漂亮女孩为达目的甘心做二奶的故事,更有好事网友将相关内容截屏放到网络上,剧中的郭海藻与宋思明的对话直白而露骨,充满性暗示。比如,郭海藻和宋思明躺在床上,郭海藻说“我现在觉得你一点儿也不老”“而且非常非常的厉害”。由于该剧过于直白的台词,不少网友惊呼尺度太大了,“比拍三级片还放得开。”也有网友中肯表示:“虽然这样的内容不必禁,但分级还是要的吧?这个内容我估计在欧美都不能播出,起码是15岁以上的限制级。”
导演回应 台词是该剧的一大特点
记者联系到成都电视台的一位工作人员,据介绍这部戏在成都地区的收视率很好,16日又以超过3的收视率拿下了第1名。这名工作人员认为该剧是一部难得的好剧,“相当写实”。当记者问起是否觉得该剧台词露骨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看完了该剧,对于一些观众所提到的露骨台词“没有什么印象”。
对此,滕导认为“像我们这么火的戏,这么受关注,有争议其实很正常”。那么这样的台词是否露骨,是否不适宜呢?滕导解释说:“电视剧的台词是原小说的一个特点,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把小说的一些语言特点保留了,我觉得没有什么露骨的。”该剧的发行人张女士表示:“我们电视上是没有的。”对于网友的评论,张女士认为是“不负责任,我觉得很莫名其妙,和我们的片子毫无关系。”张女士提出了一种可能:“是不是有什么人恶搞啊?”
没有看 有时间看看
都市片,都是些情啊爱的
昨天从晚上七点一直看到深夜两点。希望能尽快消灭这个剧集。
有很多细微的细节,都让人心生感触。
为什么片方会说是有人恶搞呢?
我追完了该剧,发现网上指出的每一个片段都能找到。我甚至也找到了更露骨的台词。不过那又如何?
在当时的剧情当时的环境下,这些台词并不见得是突兀和哗众取宠。能引发网友热议,编剧六六功不可没啊。
已经够坏的男人,也许缺的只是一个更坏的契机。
终于看完了。
我觉得我跟小贝很相似。但我终究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人,我会努力,让我的爱人不要离开。
我认为确是如此。
象我一样,在一个城市里立足,我不能想像自己的爱人跟着我有情饮水饱。
奔跑,打拼,是我现在的信念。
有爱就会有信念。
感谢《蜗居》的七个理由
感谢《蜗居》的七个理由?
上海电视台制作的35集电视连续剧《蜗居》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否认禁播中还是被“禁播”了。只有上海东方卫视似乎还在播放,不过,大家多数人已经看过这部电视剧了,原因是网络拉近了精神产品制造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各地方电视台电视台形式上的禁播,只是一些人的作秀。我觉得应该感谢《蜗居》。(相关链接:我们都是《蜗居》中的“小三儿”?;:直面房奴生活 电视剧《蜗居》走红;《蜗居》台词 血淋淋的经典)
感谢《蜗居》的第一个理由,它引起争议。对《蜗居》的争议恐怕还要持续下去,就让发展见证或者证明它的必要与否吧!一部有争议的电视剧起码说明它是有关注度的,在被受众的关注过程中,既实现了电视台的播放价值,又实现了媒体的报道价值,还能教育国人,净化心灵。在对《蜗居》的争议中,国人慢慢接受它的存在。
感谢《蜗居》的第二理由,它没有乱伦。如今,国人已经出离了羞耻的地步,亲情、友情(同事情、战友情)、爱情等这些永恒的主题已经有了重新阐释的必要和必须了!而《蜗居》紧紧把握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没有让姐夫与小姨子发生任何关系,也没有通过更进一步的乱伦实现让受众关注的目的,这让一些人感动。
感谢《蜗居》的第三个理由,它写了拆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深入执行,城市要扩展生存空间,老旧小区以及棚户区、平房、贫民区等都要被拆迁建新的。《蜗居》把存在于拆迁中的核心问题全部写出来,让观众自己感受,让观众自己解决。不管是利益拆迁还是流氓阻迁,都在观众的心理。
感谢《蜗居》的第四个理由,它痛恨腐败。腐败是发展的毒瘤,国人恨之入骨,尤其是哪些家中或者亲戚中没有当官的人,更是恨不得“吃腐败分子的肉,喝腐败分子的血”。当然,家中或者亲戚中如果有当官的腐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他们会以此自诩,同时,也会捞取一些提高生活水平的金钱、名誉、地位,彻底揭示出国人的双重人格。
感谢《蜗居》的第五个理由,它落笔于被社会遗忘的角落。过去组成社会机构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商人的阶层,现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民(农民工、农电工)、公务员、工人(矿工)、企业员工、知识分子(教师)、领导干部……这些群体都有关注,也有代言人,也有说话的地方,而有一个群体是没有代言人的,是被遗忘的快要发霉的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夹缝中喘不过起来,他们以打工名义无尽地奋斗着,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有文化,有志向,有力气,有理想,就是没有跳起来高飞的平台。他们每天在一个企业里面被老板残忍的剥夺着,得到的与自己付出的根本不等价,他们的收入被以奉献的名义剥夺了,加班合理化、扣钱流氓化、养老保险强制化……就是打个车还要为城市管理者的无能埋单。
感谢《蜗居》的第六个理由,它关注士阶层。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学习历史,讲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出现了士阶层,他们有钱有势,生活无聊,寻找刺激,没有追求,攀比成风,人乳宴就是那个时候发明并且被推广起来的。现在这个新士阶层是一个高度变态的阶层,他们比谁的二奶奶多,脸蛋漂亮,岁数小……并且他们不会受到内心的谴责的,这是可怕的警示。
感谢《蜗居》的第七个理由,它打造忍者神龟。好像动画片里有个东西叫忍者神龟,《蜗居》就是告诉受众,在这个社会生活、生存必须学会忍让,就像乌龟那样永远地蜷缩着自己的脑袋,不要放出了。这样下去,将让这个社会失去了血性。
《蜗居》被禁真是因为台词很黄吗?
听说电视连续剧《蜗居》被禁了,据说是因为台词有点黄。果真如此吗?带着好奇,我从网上在线看了《蜗居》。一集一集地、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边看边同情、边看边感叹,边看边思考。不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我闷得慌。
我看《蜗居》的被禁,跟台词黄不黄没关系,大多是个禁它的借口。再热播下去,会动摇那个党的执政基础,怕要出大乱子。一个月来,这部电视剧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网上的热烈讨论。它将镜头对准了大城市中不那么光鲜的一面:房价的上涨以及由此给年轻人的理想造成的巨大冲击。我们自己的生活就像剧中描写的一样,一切都暴露在了阳光下。剧中把房子带来的社会问题推上极致,这种残酷的生活直抵每一个因房价而困扰生活的人。
一项36万多人参加的投票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幸福与房子关联密切。”“还房贷、吃盒饭”,已经成为房价飙升年代对白领生存状况的一种直白描摹。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房价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有人甘心做房奴吗,不买房子不行吗?答案是,不行!谁会租房租一辈子?你要说,没钱你就去郊区甚至农村买房子呀。对,可以在郊区或农村买到便宜房子,可是你的工作单位在市区,你怎么办?是啊,人民有广泛的自由,有选择的权利。可是,你要上学,就得接受高学费,你要看病就得接受高收费,你要住房就要选择高房价,除非你不让孩子上学、不去看病,不住房子。你有不选择的自由吗?没有。买房是社会逼的,是形势逼的,是必需的,你可以选择这,选择那,你能选择不住房子吗!
那,是谁逼着群众做了房奴?是垄断阶层,是官商勾结,是政治腐败!国家是人民的,资源是国家的,理应由人民共享。可是利益集团利用人民的资源,凭借其垄断地位要挟人民。看看现实,看看中石油、中石化,领着巨额财政补贴,买楼是10亿10亿的买,不涨价就断你车子的油、不涨价就断你家的气,人为制造紧张。中国移动,传播黄色淫秽网络的先锋,哪里还有一丁点的社会责任;有线电视,大家都看见了,独此一家,不用也得用,不允许你安装卫星电视,查处你!诸如此类,实在太多。还有无耻的专家为他们摇旗呐喊:不能因为穷人喝不起水就不涨水价,中国的电价严重偏低。涨价是为了节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能力外的资本为零,哈哈,令人笑掉大牙……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看看剧情吧,权力支配一切,资本动摇人性,利益逼良为娼。权贵阶层可以随便劫人祖居、淫人妻女、左右一切。同样是过年,富人在富丽堂皇充满温馨的大房子里,穷人没水没电点着蜡烛苦熬;群众顶着加班的压力努力地工作,不过取得些微薄的收入,而权贵的二奶买件衣服随便一出手就成千上万!这是我们要的和谐社会吗?
看到第19集,我,一个男人,哭了。小贝的几声大吼,你以为只是因为夺妻之恨吗?非也,他喊出了人压抑已久的东西!
希望大家能早日拒绝爬行。
如果房子是一个壳,它可以遮雨挡风。
而海藻有了房子,仍是爬行。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却在经历了删节、禁播等一系列风波之后,又被中国广电总局官员李京盛在公开场合痛批低俗、负面,“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
这位官员的这番表态,引发了他始料未及的强烈反弹。有评论质问这位官员,眼里除了性,还有什么?还有人指斥广电局官员批《蜗居》靠官场炒作,本身就是一种官场陋习。网友批评更是风起云涌,一波波的网友发起人肉搜索,要“人肉”一下这位官员“蜗居”了吗,住了多大的房子?
应该说,《蜗居》故事情节大体上是客观的,该剧以“买房”为切入点,直面大陆社会三大热点问题:房奴、第三者和反腐败,整个剧作,道尽了生活的百般滋味,遍显了生存的百样人生。剧中的涉性情节也远比大陆的诸多卖座电影电视剧含蓄。但是,这样一部贴近生活真实、故事生动曲折、台词犀利有力的大众娱乐产品竟然命途多舛,还被横加指责,大肆挞伐,也难怪公众腹诽。
对这样一部现实感极强的作品,官员的轻率批驳,难逃公众的一系列质问:
《蜗居》是歪曲了大陆的社会现实,还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当下的光怪陆离?《蜗居》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权色交易现象“负面社会影响”大,还是《蜗居》所反映的官场腐败和权色交易“负面社会影响”大?《蜗居》反映的几代人的住房问题困境,难道不是与腐败并存的社会问题?
很巧的是,就在房奴电视剧《蜗居》热播和争议一再升温时,大陆官方11日发布消息称,11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创年内最高纪录。另据报道,北京二手房价进百万时代,市民感叹两辈子挣不出房钱。可以想象,在高企的房价背后,地方官员和房地产商以及官员和风情女子间的现实勾结以及交易程度,定然远远超过电视剧所描述的轻描淡写。
《蜗居》的毛病恰恰在于太真实。由于人物太过典型,故事太过真实,有网友甚至直接发帖将剧中主角与现实一一对号入座,如房地产商陈寺福应是周正毅,甚至连剧中市长秘书宋思明的车牌号“江A00029”,也和上海前第一秘书秦裕的沪A00029一样。而海藻的原型则是东方卫视的一位知名女主持陈某。
《蜗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向公众展示了一个荒诞的现代城市生存逻辑:在高昂的房价和生活的重压面前,出身贫寒的人仅靠坚强生活、自强不息,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荒诞的逻辑下,心比天高的海萍,渴望在城市拥有自己房子的过程,变成了一个逐渐丧失理性的过程;与世无争的苏淳为了房子不得不借高利贷、泄露公司商业机密,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了让海藻变作“二奶”的推手。而更可怕的是,这种荒诞的逻辑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有太多真实的注脚。
这部电视剧几乎是把真实社会刺啦啦直接裁剪了一块挂在那里播放了起来。
这样一台人间生存、生活与欲望纠葛的大戏,犹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让芸芸众生有机会从另一个视角俯瞰自己的生活,有机会从麻木的生活状态中苏醒。也让那些沉醉于“GDP”高速增长,沉醉于“盛世景象”的官员刺痛,让他们有机会面对普罗百姓的真实生态。正因如此,一些官员的疑虑也就可以理解了,他们担心的不是怕老百姓受了误导,怕的是因监管不严让电视剧引发了民众的怨气而丢了自己的乌纱。
但是,艺术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当这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陋时,需要做的不是打破镜子,让电视剧和电影回避现实粉饰太平。需要做的,应该是直面社会背后的本来面目,是消灭现实生活中的丑陋和社会的荒谬,让民众通过努力能够看到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和安居乐业的希望。
昨天打牌时听朋友说,在外面逛超市的时候,听一男人在接电话,对电话里面大声吼:我可不是宋思明!
乐得不可开交。。。。。。
听说男人要看《奋斗》。
所以这几天找出了这套剧,看一群男人是如何奋斗的。。。
哈哈。
我不是宋思明,我是宋思明的反义词!
呵呵,这部剧让人感触很多。
哈哈。
我不是宋思明,我是宋思明的反义词!
反义词?明思宋?
唐宋元明,隔了个朝代哎。。。。。。。。
反义词?明思宋?
唐宋元明,隔了个朝代哎。。。。。。。。
哈哈,这样理解也对,是隔了个胡人乱中华整出来的不伦不类的朝代...
终于看完了。
我觉得我跟小贝很相似。但我终究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人,我会努力,让我的爱人不要离开。
好!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chinacsra.or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