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标题: 五成工会主席忧虑群体事件的制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wang    时间: 2009-12-15 23:22
标题: 五成工会主席忧虑群体事件的制度反思
全总所作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状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工会主席中有50.4%对“未来一年将成为集体劳动争议集中爆发期”说法表示“赞同”或“说不清”。同时,对“未来一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这一说法表示“赞同”或“说不清”的占55%。由此可见,仍有一半以上的工会主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忧虑。(《瞭望》12月14日)

  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2009年以更加激化和暴力的形式,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多位专家学者对此的认识是: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

  应该承认,社会对当下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是在逐步进步的,但是,与此同时,究竟该如何对待群体性事件和理性认识群体性事件,在笔者看来,依旧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来说。那么,五成工会主席对“未来一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表示赞同,就给了我们一个观察的视角。

  劳资双方的交换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合作关系,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更是一种高于一般市场行为的市场合作关系。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把“执政能力”简化为GDP的增长能力,为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较多地考虑对资本的吸引力,而对相关社会政策与劳工权益的维护较为忽视。在各种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一些地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不和谐现象不断出现,使劳动关系的脆弱性不断扩大。

  因此,就笔者的观点,对政府和官员来说,首先应认识到群体性事件首先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处理得当的话。近年来,我国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明显上升趋势。并且,一些群体事件看似突然爆发,实际上都经历了一个民意无法表达到民众愤懑到民众聚集的过程,并非真的不可逆转和无法先期控制。这说明由于应对能力的欠缺,社会将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些代价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不能遮蔽利益冲突,而是要认识到,当下社会是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并且,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是,只要社会的利益表达渠道畅通,冲突就比较不容易演化为群体事件。不过,我们发现,现实中一些地方官员发现民怨时,故意视而不见,或者故意绕着走,有的地官员甚至对之采取敌视的态度,上纲上线,“过度政治化”解读时有发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恐吓、打击的方式,一旦矛盾激化,就不惜采取镇压的态度,使冲突愈演愈烈。

  最后,群体性事件既是对官员和政府的考验,更是对制度的考验。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政治上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政府形式,甚至也不在于政治参与的程度,而在于是否达到了足够的制度化水平,建立了有效的社会控制。而在我国,社会控制效用的发挥主要来自于人治,而不是制度,这更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现代社会不是依靠几个良善的好人,而是依靠一种理性的、自信的好制度,来解决纠纷和冲突。如果不从制度上遏制冲突和矛盾,社会就不可能变得公正、和谐。因此,对当下社会来来说,笔者以为,更需要的是一种对冲突和矛盾的制度化容纳和化解机制,做到这点,就是消除五成工会主席对“未来一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表示忧虑的理性行为。也只有如此,才能超越一时的稳定和利益追求,促使社会控制的制度化和利益诉求的理性化。       

作者:朱四倍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CSRA    时间: 2009-12-19 11:30

现代社会不是依靠几个良善的好人,而是依靠一种理性的、自信的好制度,来解决纠纷和冲突。如果不从制度上遏制冲突和矛盾,社会就不可能变得公正、和谐。

如果不能,即使再增加所谓的“防恐”演习也无济于事。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chinacsra.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