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其能力是如何识别的?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2. 员工能力不够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 3. 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有些什么有效的措施? 4. 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和代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5. 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行了资格鉴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量具校验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的等? 6. 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吗? 7. 有那些公共设施与生产设备?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 8. 设备是否被维护吗?是如何维护的?维护的效果如何? 9. 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管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 10.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 11. 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那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 12. 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去激励员工的?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过程评估? 13. 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和过程效果的方法? 14. 当出现公共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书否准备了紧急应变计划?这些应变计划启动后,是否确保准时交货? |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chinacsra.or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