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群内有人经常谈到考核
当时,俺讲过,考核是需要有一定管理基础的
那么,这个管理基础是指什么?
这里,我们可以倒着推,就以KPI为例
一个岗位,要提取它的KPI,也就是关键绩效指标,需要什么前提?
首先是要有岗位职责,KPI是从众多的岗位职责中提出来“关键指标”
也就是说,除了临时性的中心任务是动态以外,其它指标都包含在岗位职责之中
倒过来推,就是这样的:岗位职责——工作说明书——组织架构——公司总体目标
有了这些基础的规范和规则,才可以考虑考核方案
前些天,大家经常提到一个问题:这些基础工作都未完成,老板却要强令做考核
这就遇到一个两难问题:要做,管理基础不具备,指标提取无依据;不做,老板那里又不好交待并且许多老板自身不懂,老板只听说过考核是一个好东东,并跃跃欲试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变通的办法:以粗象应对粗象!
自己先将企业各部门基本职责、管理人员、基层职员的具体工作范围弄清楚,自己心中有数
然后,找出各部门之间一些具有共性的、相类似的工作
并且,只提取这些类似的、共性的工作,不要去管具体的、有区别的工作
比喻说:“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这一条,就不要去管他具体完成什么工作任务
在这一条的下面,再设定:超额完成A、可以完成B、勉强完成C、不能完成D
其它共性的工作,也可以依此设定
找出10个或10个以上的项目,就可以制成一张粗象的考核表,就可以试行了
这样做,一是可以应付老板,二是可以养成员工的考核意识,三是对具体的事务也不会形成过大的冲击
这个形式上的玩意儿经历一段时间后,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完善其它的管理基础
一旦其它的基础工作完成了,再步步深入,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考核上来
这种形式,虽然只是一种应付的形式,但很多时候,可以延长我们的职业周期
而职业周期的延长,就给我们赢得了时间,这个时间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时间内,能解决其它基础工作方面的问题,才可以继续玩这个游戏
上面,我讲的只是没有明确的职责,没有白纸黑字的工作说明书之类的情况,完全需要自己动手去“摸索”之类的状况
广东的企业,当年经历暴发阶段后,很多都是这种情况,什么文字资料与规则都没有
但老板却要建立规则,实现考核
这个时候,你不做,那么,你可以走了!
很多专业化的人士并不是做不好而出局的,而是没有去应付,企图一蹴而就,一举成功
结果呢?最终还是因为管理基础不具备,而专业人士又希望一步到位,出现现实与理想不符,最终不得不失败
有些强势的专业人士在老板的支持下,也完成了这类考核,但其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艰辛:一是不断调整指标,二是一边确定指标,一边完善基础工作
所以,在管理基础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个人看法,可以尝试进行这类粗象的考核,先应急,再补充基础工作
绩效考核来源于哪里?说到底,来源于“绩效管理”,而考核只是一个方面、一个过程
我们国内企业,借鉴别人的东东,只是剥离出来了考核这一环节,并将这一环节运用于剥削、压榨、职场政治。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员绩效,激励被考核的对象创造出更大的业绩,而我们的那些歪嘴和尚却念出了歪经,要么变成獅老板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收益的工具,要么变成整人的工具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chinacsra.or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