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标题: 李鸿文:“打工子弟”标签不该再贴了 [打印本页]

作者: CSRA    时间: 2011-8-29 11:00
标题: 李鸿文:“打工子弟”标签不该再贴了

作为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打工子弟学校被强拆的命运让人同情和感伤。同时,作为一种“行进中”的历史和现实存在,我更愿意看到“打工子弟”的标签作为一种身份印记,而不再继续贴在学校上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被强拆的新闻至今还在发酵,一方面是家长倒地抗议,校长含泪受苦,北京媒体追问政府之责;另一方面又出现不同声音,南方周末《打工子弟学校的另一面:穷孩子遭遇问题学校》的报道,谈到了打工子弟学校的诸多问题。

无论是同情、追问,还是被追问,只要新闻不被烂尾,报道能够继续向前掘进,就可逐渐展示并还原事件面目,让读者、公众对打工子弟学校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最初看到“打工子弟学校被拆、3万学生无学可上”的报道时,也经历了一个从震惊、怀疑到痛心甚至愤怒的过程。人们都清楚这件事的背后政府应该尽到哪些责任,也都知道多建一所学校就会少建一所监狱的道理。假如没有相应的安置措施配套,假如这些孩子无学可上,这样的唐突行动就不仅是在作孽,而且是在犯罪。后来,看到了北京市教委“不让任何一名随迁子女因学校拆迁而失学”的表态,疑惑却仍没消除,主要是担心这个表态是因应舆论压力,而不是事前就有妥善安置的预案。而从后续报道来看,虽然在安置、分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瑕疵,总体而言还算平稳。

此后,舆论的焦点很快转移到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存废之争上。南方周末的那篇报道有一定代表性,但有必要指出,该篇报道对打工子弟学校“逐利”部分的概定有主题先行的嫌疑。办学也是一门生意,只应强调“逐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不应否定“逐利”本身,进而再对打工子弟学校作出否定。

就打工子弟学校的存废而论,其存,有现实基础,当政府职能缺位时,这样的学校就有其市场需求,这种需求越旺盛,越反证政府责任旁落;其废,也有现实基础,作为一种替代选择,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及存在安全隐患,也是客观存在。更重要的是,当政府意识到责任本身,有能力提供比打工子弟学校更完善的公共产品,也就意味着打工子弟学校尽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自身就面临转型与提升,在合理的规则内与政府提供的产品进行市场竞争。

作为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打工子弟学校被强拆的命运让人同情和感伤。同时,作为一种“行进中”的历史和现实存在,我更愿意看到“打工子弟”的标签作为一种身份印记,而不再继续贴在学校上。

类似的情形在我生活的城市,曾经因为宣传的需要,有一个作家群体被称为打工作家,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打工文学,但是,这样的标签局限了作家自身的发展,也矮化了作品的价值。事实上,我的这些朋友最后大多实现了身份的转化,有的成了编辑、记者、公务员或者公司白领,有的成为职业写作者,他们的作品也不再只关怀某个单一群体,而是体现更深更广泛的关切,如此,才会从人性与人格上实现与其他群体的完全平等。

青年时报


作者: 晓狐    时间: 2011-8-31 16:47
有一些称呼是带侮辱性口吻的,例如以前广东曾经称内地来的人为北姑、捞妹。而打工,也是对整个外出工作的群体的一种低层次的称呼。
作者: 若我安可    时间: 2011-8-31 20:33

不想说什么。贴一则人家的微博吧:

—————————————————————————

臧楠:【这样的政权,为什么要浴血奋战推翻它?】这是一幅军阀统治下的寒酸的县政府大院。上个世纪30年代,军阀四川省主席刘文辉说:“如果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太爷就地正法!”当时的巴安县县长赵国泰就曾放下繁忙的公务,亲自到小学代课教书,当起了国语老师。拼杀到最后能得善终的又有几个?

[upload=jpg]forum/2011-08/1314793987731306.jpg[/upload]

作者: 天堂之吻    时间: 2011-9-2 14:45

我现在会自我调侃,说我是来深圳的打工仔。 说多了,我好像也不怎介意这个原本 有些低层次 意味的称呼了。

或则,我本来就是低层次的打工者。

唉一句话,这称呼还是有一点点 看低我们的意思啦

[em140]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chinacsra.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