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 言. II
概 要. IV
1. 范围. 1
2. 法律法规依据. 1
3. 术语定义与说明. 2
4. 内部治理和外部规制. 4
5. 基本人权. 5
6. 员工. 5
7. 产品和服务. 7
8. 竞争与合作. 8
9. 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 9
10. 环境绩效. 9
11. 文化多样性. 10
12. 公共关系. 10
13. 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 11
14. 社会进程及企业的本地嵌入性. 12
15. 本标准的实施. 14
附录A …………………………………………………………………………………………… 16
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SR)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关国际组织和企业倡导和施行的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样性是必要的。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核心理念上与国际主流观点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标准上又必须与国情现状相适应,这样才能引导中国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从提高社会责任绩效的途径和方式来看,中国企业不仅应该充分借鉴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性企业的良好经验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和开发创新潜力来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在可靠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其社会责任绩效的持续改进。
同时,尽管现代市场的范围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快速扩大,但企业与其经营活动所在的本地社会之间的嵌入性关系越来越重要(例如,强调“本地化”)。因此,具体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和创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自我设计的过程,在客观上它还要受到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僵化或片面地强调某种“标准”,势必会“拔苗助长”,导致一些原来有本地社会基础和成长潜力的企业及本地社会都会受到损害。
为此,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CBCSD)特制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应用说明及实践范例(以下简称“本标准”),供企业参考,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能力建设。
本标准确定企业应该遵循的社会责任基本原则,并对其中关键细节进行适当展开,旨在引导企业完善自身的战略、组织、制度和文化,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作为推荐性标准,其中所列条目多数属于规范意义上(normative,即“应该”遵守)的建议,这些建议正在逐步转变为企业经营的必须条件,虽然与其相对应的系统做法未必已经在一个企业中全部实现。另一方面,作为“标准”,其合理性有三方面的基础,一是法律法规,即部分条目或其含义因直接援引法律法规而具有强制性;二是经营原则,即部分条目或其含义因符合经营决策的经济理性而具有现实性;三是伦理主张,即其他条目或其含义因遵循道德规范而得以自我支持。
在主体内容结构上,本标准与现有其它综合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基本保持一致,但突出强调了“社会进程及企业本地嵌入性”,主张应该密切联系企业所嵌入的本地社会的具体发展阶段来切实考虑其社会责任的恰当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公司治理和安全管理这两项关键责任议题,本标准仅予以概括陈述。公司治理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决策支点,是最为关键的内部战略问题,是激励、约束和监督企业内部管理者争取公司价值最大化和社会责任最优化的机制。安全管理则是体现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绩效的敏感指标,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定要求,并参照专门标准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尽管本标准的制订是基于相关中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及惯例的,但并未规定法律权利或义务,亦未系统设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及绩效标准值。同样,本标准的目的是补充而非直接替代其它可参照标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是动态和开放的概念,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标准应进行定期修订。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应用说明及实践范例》为本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CBCSD)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东宁、翟齐、毕雅、吴凌康、张京洪、翟良云、彭小平、刘颖
在主导功能定位上,本标准有三重考虑。一是承认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体系需要一个组织学习过程,引导企业在“消极遵守→正式化管理→战略性定位→企业公民”的演进过程中快速跃进,并持续创新和改善;二是强调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认识亦有其各自的具体进程,促进大多数社会成员通过理性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外部治理,从而营造建设性的和谐氛围;三是重视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国际沟通与交流,加深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复杂性、发展阶段的动态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的理解,以便推动真正合理的国际对标。
在体系层次定位上,本标准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系统“核心理念—原则标准—应用体系原型—具体应用体系”中第二层面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CSR 核心理念 原则标准 CBCSD中国CSR推荐标准 应用体系原型 CBCSD中国CSR推荐标准应用说明与实践范例 具体应用体系 量化评价体系 1 2 3 4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本标准从原则上初步定性评估其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绩效和关键问题。本标准的应用说明和实践范例,作为附属文件供企业参考。具体的行业或企业,需要对本标准在量化评估的方法框架方面进行扩展,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应用体系原型(第三层面内容),并进一步开发可直接操作的量化评价体系或管理体系(第四层面内容)。
在内容逻辑结构上,本标准采取平行安排各项内容的文本结构,其中逻辑主线大体上按主要利益相关者分类展开。本推荐标准包括3条介绍性内容(文本1-3条)和12条主要实质内容(文本4-15条),如下表所列:
标准介绍 | 1. 范围 | 2. 法律法规依据 | 3. 术语定义与说明 | |
本标准采纳或规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之原则要求 | ||||
基本制度 | 4. 内部治理和外部规制(股东,高层管理者,政府,公众) | |||
分类议题 | 5. 基本人权 6. 员工 | 7. 产品和服务 8. 竞争与合作 | 9. 资源节约、生态保护 10. 环境绩效 11. 文化多样性 | 12. 公共关系(政府,媒体,NGO,公众等) 13. 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 |
情境权变 | 14. 社会进程及企业本地嵌入性 | |||
实施建议 | 15. 本标准的实施(高层管理者,内部具体管理者,外部利益相关者代表) | |||
制定本标准所参考的主要指导原则如下:
背景相关 (context-dependent),即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和国际趋势;
商业卓越 (business excellence),即强调企业决策过程和经营绩效;
管理可行 (controllable),即重视可控的管理行为;
系统考虑 (systemic approach),即整合利益相关者要求及相应的内部管理体系;
发展导向 (development-oriented),即突出企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实践范例
本标准用于系统地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旨在保证企业执行目标和结果的一致性;并为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旨在支持企业实施持续改进的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在中国大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行业管理机构或咨询机构亦可参照本标准开发具体的管理体系。
中国企业应该遵守中国法律和中国缔结、参加的国际公约,履行相应义务,以此作为管理其社会责任的底线标准。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集体合同规定》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最低工资规定》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方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生物多样性公约》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4号(〈工业〉每周休息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9号(〈事故赔偿〉同等待遇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26号(确定最低工资办法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59号(〈工业〉最低年龄公约〈修正〉)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00号(同酬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22号(就业政策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8号(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44号(〈国际劳工标准〉三方协商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0号(劳动行政管理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9号(〈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70号(化学品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82号(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
下列术语及其定义与说明适用于本标准及相关文件:
3.1 企业 enterprise
概指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组织,包括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等。
3.2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关于企业责任的动态和开放的概念体系。基本含义为,企业不仅应对股东负责,还应该向其他对企业做出贡献或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利益相关方负责。在外延上,这些责任包括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和其他方面酌情而定的要求。
3.3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任何可能受到企业决策与活动的影响,以及可以影响企业决策与活动的各利益群体,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分包商、各下属与分支机构、投资人、竞争者、政府、非营利组织、当地社区以及自然环境(的法定或志愿监护者)等。
3.4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代际概念上,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代内概念上,指经济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的发展。也可以指某一组织的长远健康发展。
3.5 供货商 supplier
提供货物或服务给企业的实体,它所提供的货物或服务构成企业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一部分,或被用来生产企业的货物或服务。
3.6 童工 child labor
任何未满16周岁,受雇于某企业,为获得报酬而从事劳动的少年儿童。
3.7 未成年工人 underage labor
任何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受雇于某企业,为获得报酬而从事劳动的人。
3.8 强迫或强制劳动 forced labor
以任何惩罚相威胁,强迫任何人从事的非本人自愿的一切劳动或服务,但不包括作为正常公民义务一部分的任何工作或劳务,以及由法院判定有罪而强迫从事的任何工作或劳务。
3.9 工会组织 trade union
员工依照国家现行法律自愿结合成的群众组织。
3.1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
3.11 文化多样性 cultural diversity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以及诸种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
3.12 供应链 supply-chain
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3.13 环境绩效管理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根据特定指标及规范程序对企业运营及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管理的活动。
3.14 本地嵌入性 local embeddedness
指企业根植于其中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组织变革的社会环境。企业往往超越其有形边界而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社会成员,包括企业,在长期联系中形成稳定的关系和惯例,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并发展成为某种共同体。
3.15 企业公民 corporate citizenship
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整合融入其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的行为方式。符合企业公民的公司视其成功与社会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在运营决策中主动周全考虑公司对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3.16 中间性组织 inter-firm organization
是通过自发形成的市场组织化和企业市场化的组织形式,如企业集团、虚拟企业、企业网络、行业协会及战略联盟等。
3.17 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
指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公民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互助组织等。
以下内容为本标准采纳或规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之原则要求。
4.1 内部治理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体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应该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保证企业内部权力配置有效性、价值分享合理性和决策过程科学性。
企业应该正式将利益相关方管理原则纳入其内部治理体系。
董事会及高层管理者应将建立利益相关方信任作为保护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战略。
应该重视加强利益分配方式和责任承担方式的优化和透明。
企业应将社会责任绩效作为决定高层管理者薪酬奖励及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
4.2 外部规制
企业必须合法、诚信地进行经营活动,并以此为前提追求股东利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
符合外部规制要求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直接表现和基本途径之一。
正式规制包括法律法规、经济规则和合同约束等,以及政府直接干预式的行政管制[1];非正式规制包括社会行为预期及伦理道德准则等。
企业遵从管制(compliance)和主动领先于管制要求(beyond compliance)的行为都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与具体的企业内部治理风格和企业战略决策相适应。
4.3 商业诚信
推崇诚信、正直、透明和负责任的商业品格。
5.1 禁止使用童工
禁止直接或间接使用童工。
5.2 未成年工人特殊保护
按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未成年工人的企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危险作业。
5.3 禁止强迫劳动
不得直接或间接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或强制员工劳动或服务。
劳动合同的签订或续订应采取平等自愿的原则。
禁止在雇用员工时要求其交纳押金或寄存其身份证件。
5.4 保障意见自由
承认并尊重所有员工依法享有组织工会、参加工会以及参与集体谈判的权利。
支持工会的建立和运转,并积极回应工会及其代表所投送的报告、建议及意见书等。
不得打击、报复或歧视员工代表以及独立提出报告、建议及意见书的员工。
5.5 避免歧视
在招用、薪酬、培训、晋升、社会保障、解聘或退休等方面,企业不应因为员工的民族、种族、国籍、宗教信仰、残疾、年龄、性别、体型、身体状况等原因而采取歧视性措施。
除法律规定不适合女性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招用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聘任要求。
保证男女员工同工同酬和同样的发展机会。
残疾职工所在企业,应当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保证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以及人格尊严。
不应干涉员工在不侵犯企业及其他员工合法权益的合理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6.1工作时间
通过合理的工作时间保证员工的休息权利,通常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7天之内至少有一天为休息日。
若出于生产经营需要,通过与工会和员工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在确保不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可延长工作时间每日最多为3小时,但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企业因市场周期性的变化不能实行上述规定时,可依据劳动法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企业应当为所有的超时工作支付法律、法规规定的报酬。
6.2 薪酬待遇
向员工支付的工资、福利待遇应该满足员工基本生活的要求,薪酬应以货币的形式通过便于员工取得的方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应在员工开始工作前为其提供书面的、易于理解的工资待遇信息,并且在每次支付工资时为员工提供详细的当期工资信息。
不应克扣和拖欠员工工资。
员工工资应不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不应采取非法的学徒工及试用工制度等来规避劳动法规和社会保障法规所规定的企业对员工应尽的义务。
6.3 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
应从产品或服务的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并在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2]。
应针对行业中普遍认知的和其它危险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隐患,以避免由于工作引起的、与工作有关的或在工作中发生的各种事故及损害健康事件的发生。
企业应安排高级管理代表来负责实施有关健康和安全的规定。
应建立安全管理系统来识别、防范或应对可能危害员工健康与安全的潜在威胁。
应保证员工对工作中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因素的知情权。
工作环境中应具备必需的急救措施,并定期检查。
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和安全培训,并对新聘用的和调动职位的员工重新进行培训。
6.4 职业发展
应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
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确保拥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和技能。
对因非正常原因而被解聘的员工应酌情考虑培训其重新就业的基本技能.
7.1 广告及商业宣传
企业的广告及商业宣传所采用的形式应该是健康文明的,所承载的信息应该是真实而且有科学依据的,杜绝虚假广告与不实宣传。
7.2 质量与安全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其消费者应该是公平、安全和可靠的。
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应向消费者提供任何关乎其自身利益的、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信息。
应尽可能培训引导消费者如何安全地利用其产品或服务,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正确使用做出充分的说明,对可能存在的安全健康隐患做出明显而且充分的提示。
应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防范措施来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安全性。
对化学产品进行系统的和严格的评估,制定产品安全监管计划,以确保其产品在获得预期利益时也能够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当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存在确实的威胁时,企业应该停止提供该类产品或服务,并做出公开声明,呼吁消费者停止使用有健康安全隐患的产品,并尽可能召回已售出产品。对已造成损害的,应给予适当的赔偿。
7.3 公平与尊重
尊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禁止强买强卖的行为,禁止对消费者进行精神或肉体上的伤害。
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有需求的消费者,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行为。
不应以强迫或欺骗的方式获得任何有关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信息。
除非根据法律或政府的强制性规定,企业在未得到客户及消费者的许可之前,不得把已获得的客户及消费者私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包括企业或个人)。
7.4 意见沟通与反馈
应建立与客户及消费者沟通的便利渠道,对客户的问题和投诉予以及时答复和解决。
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过程中应积极采纳客户及消费者的合理意见或建议,以提供更好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8.1 正当竞争
应遵守所属行业中体现社会责任导向的行业规范,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串谋。
在市场准入、原材料采购和价格制定等方面应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反对垄断和低成本倾销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禁止商业贿赂。
8.2 合作发展
企业应本着合作发展的原则与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不应凭借在合作中的优势地位要挟供应商或变相削弱供应商的发展能力。
8.3 公平交易
企业与商业伙伴进行交易时,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充分尊重对方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包括当前市场价格无法衡量的价值。
应坚持公平合理、公开规范、合同管理的原则,不得滥用优势地位。
发挥格式条款的积极作用,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应充分考虑相对方正当权益,明示所有条款;对于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应特别注意提请对方注意,并按其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企业与商业伙伴进行交易时,应全面考虑对方的社会责任绩效,实行绿色采购或责任采购政策。
8.4 共同促进可持续性
应通过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合理影响力鼓励和督促上、下游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适宜条件下,应争取与商业伙伴共享必要信息,积极发掘有利于合作改进社会责任绩效的商业机会。
应通过发展互信互利的企业间合作关系来改善商业环境,提高效率,减少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浪费。
应积极发挥企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分享和推广良好实践经验。
8.5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应积极发掘社会责任议题中的创新机会和商业增长点,如发展生态产业、可持续生计项目等,建立社会责任导向的创新激励体系。
企业应重视保护具有社会责任导向的创新成果,积极申请注册知识产权予以保护。
应尊重和维护其他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9.1 原则
企业应通过持续创新和日常管理,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9.2 资源节约
应在供应链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提高其使用效率,积极开发和使用可再生的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
应在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前端积极考虑原料和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利用效率,通过反向物流、再制造、重复使用、综合利用等运营模式提高资源生产率。
应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来监测、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及能耗,将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纳入对经营活动的内部考核体系。
9.3 生态保护
积极参与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例如,响应温室气体减排的倡议,抵制未经可持续发展认证的木材等。
谨慎考虑其经营活动及产品可能存在的对生物多样性及敏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不利影响,对造成破坏的应予以恢复和补偿。
经营活动涉及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和生态时,应考虑具有保护生态和缓解贫困导向的综合商业模式。
10.1 基本要求
企业必须通过正式的环境管理制度和体系,按照有关环境法律和标准的要求,在“环境、健康和安全”的框架下管理其环境绩效。
10.2 环境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环境管理体系,授权相应部门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该体系的工作,将相关指标纳入负责部门或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应以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为目标。
企业应系统分析和连续或定期监测其生产、经营已经或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尽可能保证产品及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应通过公开环境报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主动对企业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适当披露,并承诺对其生产经营进行调整,必要时停止相关活动。重要的环境隐患应向监管机构和当地居民等其他相关方面通报,并积极寻求支持和合作予以解决。
采取切实措施对负面环境影响进行治理,并对受损害相关方进行补偿。
应建立和维护可靠的例行程序,以识别、监测和评估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及延伸污染,针对各种环境事故制订并演练应急预案。
10.3 清洁生产
应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10.4 环境管理创新
积极借鉴和移植先进企业的环境管理创新成果,例如污染预防、毒害物削减、全成本审计、环境设计、产品监护等。
培养员工的环境意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环境技术及管理创新。
11.1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
充分尊重各民族特色及文化,尊重每一种文化存在、传承和发展的平等权利。
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考虑并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
企业应积极与政府和民间组织或个人合作,保护文化遗产。
11.2 培育企业内部文化
企业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多样性,营造不同文化特性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和睦关系,发展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
12.1 公共关系准则
企业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应主动奉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标准,营造公平、规范的企业沟通环境,杜绝不正当的利益交换行为。
企业在处理与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团体的关系时,应考虑各方利益,开展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责任议题的沟通与合作,创新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12.2 企业与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
支持和响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
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支持政府提高执政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积极提出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推动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12.3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
积极与有关非营利组织沟通、合作,积极回应其维护和增进公众利益的号召,支持其相应的合法行动。
12.4 国际角色
创造性地借鉴和分享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切实改进自身社会责任绩效,并对改进成效进行系统整理,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交流,争取更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13.1 参与社区建设
企业应遵守其经营活动所在当地社区和影响所及地区的管理条例及规定。
企业应根据内部确立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计划,参与和支持发展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福利事业,关心和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
安排相应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等来组织实施其支持社区发展的计划,并对实施结果进行备案评审,以待进一步完善。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和维护社区生活秩序,改善生活质量。
关心和积极参与社区相关的社团活动。
13.2 进入或退出当地社区
企业及其部门和设施在设立、关闭或搬迁时,除了纯商业分析之外,还应该预先进行社区影响评价与分析,积极采纳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合理建议。
企业在做出关闭或搬迁决策时,应该提前通知社区和员工。
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行动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措施包括提供调动搬迁和重新安置福利、有计划逐步退出和帮助社区和受影响的员工接受再就业培训等。
13.3 支持慈善公益事业
参与支持慈善、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主动应对突发性灾难。
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性活动,也不得借慈善名义欺骗公益组织。
按照慈善捐赠计划,设定明确目标,建立相关评估标准,定期向股东及投资人报告。
依法自觉履行捐赠协议,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将捐赠财产转移给受赠方。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提供机构支持。
13.4 致力于当地社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
动员企业闲置资源发展社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包括资助社区小型企业创业等。
招募合理比例的当地员工。
尽量考虑向当地供应商采购其所需原料、辅料、产品和服务。
14.1 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地嵌入性
企业应该紧密联系其所嵌入的本地社会的具体发展阶段,来切实考虑其社会责任的适当内容,防止以偏概全。
企业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确定其社会责任管理中议题的优先序次,防止避重就轻。
在评价自身和其它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时,应根据其所处社会的具体条件及发展进程,采用适当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方法。
14.2 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企业应依照企业公民的行为方式进行决策和生产经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利用其所拥有的机构资源或可动员的社会力量,维护社会正义。
在管理社会责任绩效方面,企业除了独善其身以外,还应该监督、敦促和帮助其他组织改进其社会责任绩效,反对不作为。
企业应积极在其影响力所及的范围内推动公民知识的普及和公民道德的建设。
14.3 参与公共治理
应主动致力于减缓贫困,特别是促进经营所在地或经营活动所影响的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建设,或者直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
企业应该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有利于整体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宏观体制创新实践。
建设性地参与有关政府政策讨论的听证程序。
企业应与政府、个人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一同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公共治理局面。
14.4 充实中间性组织的社会责任
企业集团内的企业,包括跨国投资或经营的,在社会责任标准上应该尽可能保持一致,避免歧视性的双重标准。
应该积极将社会责任的良好实践经验推广到企业集团及更广的范围。
企业应该在其发起、主导或参与的战略联盟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实施。
企业应主动促进其自身与经营所在地的社会及产业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主动倡导和积极参与本地产业生态体系的构筑。
企业应该在其虚拟运营体系及过程中合理考虑社会责任的承担及分配,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所承诺社会责任绩效标准的实施。
企业应该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形成本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规范,并响应行业协会提出的关于本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动议。
14.5 加强社会责任投资
应该加强有利于直接或间接改善环境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商业投资活动。
积极通过资本市场的媒介和金融工具的手段来引导和促进改善社会责任表现的金融投资活动。
企业应该依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等创新其投资决策过程及投资模式。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和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应尽可能综合考虑以资源生产率及生态效率等方法衡量环境效益,以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评估社会效益,以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积分卡等方法计算经济效益。
——金融机构在定义投资风险和机会时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改进投资决策流程,支持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创新和再创业。
——战略投资者应通过企业与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等途径积极参与对环保、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质项目的直接商业性投资。
15.1 实施原则
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政策和行动保障本标准在企业内的实施。
从公司层面系统考虑,各组织层级、各部门和全员参与,而不应采取职能隔离。
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直接领导和参与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管理者个人应对其决策是否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负责任。
15.2 制定政策性文件
应包含对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协议的承诺,以及对实施企业认可的社会责任标准的承诺。
该政策性文件应以明白易懂的形式传达到企业所有工作人员手中。
该政策性文件应可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免费获取。
15.3 制定实施战略计划
针对企业内部各个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改进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指标,确立实现目标的战略计划,分解管理指标,规定职责和时间表,并应形成书面文件。
目标和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并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相一致。
15.4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管理体系
任命专门的直接向最高负责人报告的管理层代表,并明确规定其职能、职责和权限,来督导企业达到本标准中的规定,并向高层报告和提出改进意见。
定期培训员工,并及时培训新进的和临时雇佣的员工,保证他们能够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以此规范其行为。
按照计划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并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定期评审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活动及其成效,以证明是否有效达到企业政策和本标准的规定。
建立与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正式渠道,对有关质疑进行调查、处理并做出反应。
建立例行的文档记录及文档管理程序。
对违反本标准内容的行动进行及时纠正,对违反本标准内容的后果予以及时补救。
15.5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外部沟通
按计划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成果进行外部意见沟通。
管理层应根据内部审核和外部沟通的结果,与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团队交流企业社会责任计划的实施绩效,做出持续改进的承诺,并按规范保存沟通记录,包括: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改进状况
——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等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应用说明及实践范例
目 录 引 言. 17A.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的实施框架. 18
A.2.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管理框架范例. 21
A.3. 持续改进原理:“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 24
A.4. 内部治理与外部规制. 28
A.5. 基本人权. 30
A.6. 员工. 31
A.7. 产品和服务. 33
A.8. 竞争与合作. 36
A.9. 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 41
A.10. 环境绩效. 43
A.11. 文化多样性. 45
A.12. 公共关系. 47
A.13. 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 50
A.14. 社会进程及企业的本地嵌入性. 53
A.15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范例. 55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应用说明及实践范例”包括实施本标准的方法框架、若干CBCSD会员企业相关管理经验和实践做法的示例,以及对标准制订依据的补充解释。
我们肯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改进可以通过系统性的途径来实现。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仍然可在对具体议题的管理中使用;但是,社会责任议题复杂性远超过质量议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方法框架。因此,我们开发了“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以此作为勾勒实施推荐标准的战略路线图,供实施单位参考。
在对具体实践做法的介绍方面,鉴于社会责任议题范畴的开放性、维度的复杂性和进程的阶段性,关于先进企业实践做法的示例部分并非整体取自于某一企业,而是针对推荐标准中的具体内容,选择来自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或事例组合而成。
以下A1-A3的3条内容分别简要介绍实施框架、社会责任绩效及其持续改进原理,主要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改进的管理控制过程和组织反馈机制。A4-A15的12条内容基本与推荐标准保持对应,介绍有关示意性范例。实施单位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战略或创新管理模式,而可能不宜直接简单照搬。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推荐标准所规定的各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之间属于互补性关系,而非替代性关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单位完全可以根据其传统管理优势及现实资源条件而对各项要求设定出优先次序(这种优先次序往往即反映社会进程及企业的本地嵌入性),逐步落实和持续改进。
我们相信,将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纳入企业组织和决策的过程不是仅靠某种制度、程序或模式能够完成的,态度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企业规模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大型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应该有条件做得更好,但实际上也可能更差。本说明列出的经验示例虽然来源于大型企业,但并不意味这只是大企业的领地——所有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们都完全可以在其决策的自由判断区(zone of discretion)做出有限但却是根本性的贡献。
A.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的实施框架
主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将有利于企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利益相关方团结起来,共同协作,持续创造价值和优化分配价值。
企业可通过与其社会责任相关的战略、政策、组织设计、管理体系、运营过程和其它业务活动等实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的要求。
A.1.1 实施主体
A.1.1.1 企业层次实施主体
企业内实施社会责任推荐标准的主体应为企业决策管理层,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代表、内部相关组织部门负责人等。
应针对负责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主体,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规则。
A.1.1.2 部门层次实施主体
若绩效指标分配到具体组织层次或部门,该层次或部门负责人即为相应的实施主体,应该承担向企业层次实施主体报告的责任。
A.1.1.3 跨部门工作小组
在实施初期可能有必要在企业内组建跨部门的工作小组,来负责标准体系的导入。
A.1.2 实施途径
A.1.2.1 社会责任绩效指标体系
得到授权委托的标准实施主体,应根据既定工作计划和程序,针对其内部各个相关职能和层次,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和具体量化绩效指标。
A.1.2.2 其他议题
对于未列入绩效指标体系的社会责任议题,应予以合理解释,并妥善对待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反应。
A.1.3 实施保障
A.1.3.1 管理层代表
并明确规定负责社会责任的最高管理层代表的职能、职责、资源和权限。
A.1.3.2 专门内部机构
通常可能需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机构,负责社会责任问题的日常管理,以及内外部沟通。
A.1.3.3 培训
可通过培训活动保证企业管理者及其他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A.1.3.4 工作记录
保持完整、良好的工作记录文档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A.1.3.5 绩效审核
通过内部审核检查社会责任管理绩效。若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则应该通过外部审核。
A.1.4 实施改进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的实施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A.1.5 小型企业实施参考
A.1.5.1 企业规模的客观影响
我们承认,企业规模对实施社会责任标准的具体内容而言,确实存在客观性的影响。因此,应该考虑社会责任议题在企业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优先序次。
A.1.5.2 内部治理结构
由于小企业股东较少而且构成比较单一,委托代理的复杂性低于大型企业,其权力分配、监控和激励机制的并不一定体现完整的设计思想。但是,在小企业向大规模成熟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委托代理复杂性大幅提高;同时,由于利益相关者的类别、数量及其影响力的扩大,内部治理结构应优先予以强化。
A.1.5.3 管理能力
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使其投资取向可能更关注短期利益,但较之大企业的连续性创新过程,小企业更具有突变性创新的灵活性,因此也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创新空间。
在小企业向大规模成熟企业转变的过程中,随着组织结构和运营流程的整合和惯例化,需要制定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建立管理社会责任事务的专门部门,有意识有步骤地实施社会责任标准。
A.1.5.4 小企业的机会
虽然小企业在市场能力和组织资源上一般弱于大型成熟企业,但基于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创业企业,例如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基于社区的企业或针对低收入人群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等,较之大企业则可能具有天然的良好的社会责任标准实施条件和现实绩效。
A.1.5.5 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合作
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实施社会责任标准上的合作是必要的。
A.1.6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与其他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关系
目前国际上有关企业责任的400多项标准、原则、规范及导则等呈多样性共栖状态,但已有达成一致和联合行动的趋势。本标准特别强调参考以下有关原则及标准:
l国际劳工公约(ILO Conventions),历史较长,包括结社自由、集体谈判、禁止强迫劳动、最低就业年龄、反对歧视及同工同酬等核心标准;由政府、劳工组织和雇主组织代表构成三方决策机制,具有较高社会信任度。
l全球报告倡议(GRI),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及其格式的规范化,旨在通过合作协商的过程制订出广泛认可的衡量企业社会及环境绩效的方法,帮助投资者、政府、企业及公众清楚了解企业可持续性方面的进展,促进企业改善其决策;其使命是“通过制定出获得普遍认可的报告体制,将可持续性报告发展至财务报告的水平”;其报告编制指南是很有价值的企业内部管理工具。
l联合国全球契约(the UN Global Compact),包括环境、劳工、人权和反贿赂方面的十大原则,具有基于主流道德权威的合理性;虽然缺乏监督机制,但通过采纳GRI为一种工作方式,增强了可执行性。
l经合组织的跨国公司导则(OECD Guidelines for MNEs),综合涵盖竞争、融资、税收、就业、劳资关系、环境、科技等诸多方面的方针,已经包含ILO的核心劳工协议;关注点是跨国公司如何符合当地规范而和谐运作。
lISO14000系列标准,是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通过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系统和经营方针对企业环境绩效改进过程提供组织保障,但并不具体规定环境指标的标准值;其中ISO14001可供认证;虽然仅包括环境方面,但被认为对广泛社会责任议题的改进具有催化作用。
lSA8000标准,主要关注工作环境,行业背景多以零售业或服装、玩具等制造商为主,农业及电子行业企业的参与也不断增加;包括ILO等协议内容,并利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管理体系;可以提供认证。
lAA1000标准系列,基础程序方面的标准,通过发展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方式,推动企业的组织学习,试图在社会审核、会计核算及报告方面综合形成符合实质性(materiality)、完整性(Completeness)和响应性(responsiveness)原则的最佳报告规范;仍在进一步开发之中。
l社会企业网络(SVN)的CSR标准,定位于CSR的综合纲要(compendium),包括伦理、责任透明和内部治理3项一般标准和投资者、员工、商业伙伴、消费者、社区和环境6项利益相关者标准;每类标准都有明确的原则、改进措施、衡量指标和工具资源等四项具体内容。
l即将推出的ISO26000标准,将是统一的国际标准,但不用于第三方认证及商业合同目的,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组织的指导性文件,而非管理体系标准;发达国家在标准制定工作中仍占据优势地位;目前正通过结构化的意见反馈机制进行修订完善。
l道琼斯可持续性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roup Index, DJSGI),旨在将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企业治理结构、股东价值、业绩基准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DJSGI是根据企业的可持续性指标对64个产业行业的企业进行鉴定和评级筛选,每年选取其中10%的领先企业作为指数成分而形成的。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问卷调查、企业档案资料、公开信息、利益相关者关系、媒体筛选以及企业访谈等。评价所遵循的方法和步骤是外部事先确立的,并根据新的研究进展逐年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可持续性绩效。
本标准不替代其它标准,但不排除对其它标准的互补和竞争。本标准希望突出CSR基本原理,以作为中国企业理解CSR技术规范框架、经营决策框架和道德伦理框架的基础,避免“标准眩晕”。在一定程度上,本标准亦涉及程序及绩效方面的内容。
总体上,本标准及说明旨在推动中国企业CSR能力建设,支持中国企业有效地、创新性地适应国际主流CSR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或社会绩效,social performance)是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的衡量。以下简要引用壳牌集团(Shell Group)的经验和方法,以此概括描述企业社会绩效的管理框架[4]。随后提出我们的若干观点和分析。
A.2.1 壳牌集团社会绩效管理内容要点
A.2.1.1 定义
“社会绩效”是表现壳牌公司的经营活动对直接或间接涉及的社区和社会所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的动态过程。
A.2.1.2 目的
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优化正面作用,探索更广泛意义上的贡献。
——可能负面影响包括:当地居民生计问题,健康、安全和公害问题,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问题,公共设施负荷问题,治安问题,间接经济影响等。
——可能正面影响包括:当地经济发展,公共设施改善,财政收入提高等。
——更广泛意义上的贡献包括:互利,合作,互补,能力建设,共享无形资产等。
A.2.1.3 可行性
取得运营和发展的资格,减少运营成本及或有负债,支持项目融资,提高声誉。
A.2.1.4 机会点
提高社会绩效的机会点包括:导致土地使用功能等永久性改变的新项目,临近居民社区的工厂设施,工厂迁出或关闭的善后工作,HSE部门表现不佳的单位,与HSE或商业伦理方面有欠缺的企业的合资项目,位于敏感地区的经营活动等。
A.2.2 壳牌集团社会绩效管理方法体系
A.2.2.1 战略措施
a) 社会影响管理。主要涉及那些持续性的、例常性的活动。包括三个重要因素。首先,注重对重点项目社会影响的管理;其次,理解社会绩效(包括环境绩效)与运营业绩有明显的联系;第三,适当兼顾其他间接影响,例如,政府对石油税收的管理体制带来的经济影响等。
b) 战略社会投资。从壳牌的核心业务及主要投资活动相关的过程出发,设计增进企业利益相关者福利或能力的方案。事实上,也是通过开放的态度与利益相关者合作从而发掘新的商机。例如,在斯洛伐克,壳牌零售公司为当地NGO组织和壳牌基金会资助的小额信贷项目所支持的小生产商提供产品零售货架空间,从而帮助其解决营销途径问题。壳牌中国的示例见A.13.1。
为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的最优化,以上两种是壳牌社会绩效管理的战略重点;而以下两种战略相对而言是辅助性的。
c) 社会投资。即通过虽非企业核心业务相关、但精心计划和组织的公益捐赠及投资活动,力图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为社会做出贡献。
d) 纯粹慈善活动。
与运营无关的影响
与运营相关的影响
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纯粹慈善
社会投资
战略性社会投资 社会影响管理咨询,参与
整合到业务体系中
图1 社会绩效管理策略组合
壳牌对于其可以直接控制的社会影响,如炼油厂排污和项目员工招聘等,直接进行管理;对于不可直接控制的影响,例如公共卫生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等,采取辅助和倡导性的途径来改善。同时,积极创新对不可直接控制影响的管理方案。
| | | | 直接影响 | | | | |
| | 文化冲击 社区结构 期望 / 担心 移民搬迁 | 就业 技术转移 基础设施 社会投资 | | ||||
| | | ||||||
| | | ||||||
| | | 可控制 | |||||
辅助或施加影响 | | | | | | | 管理 | |
| | 经济发展 反腐败 社区健康状况 社会保障和人权s | | 咨询 能力建设 | | |||
| | | | |||||
| | | | |||||
| | | | 间接影响 | | | | |
图2 对直接和间接社会影响的管理策略
a) 采取结构化和正规化的途径来持续改善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b) 壳牌承担出面组织沟通的责任,而不是外包给他方代理。
c) 通过调查等多种方法来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识别、排序和联络。
d) 同时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途径。
e) 主要原则:承诺不言过其实,行动不折不扣;明确可能与不可能有作为的范围;基于双方同意原则,注重培育长期合作关系;言出必践。
f) 若外部利益相关方缺乏对话沟通的代表性组织及相关技能,壳牌帮助其进行相应的能力建设,以图实现平等对话。
a) 最高管理层支持和参与。
b) 团队协作实现社会绩效目标。
c) 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项目应配备专职社会绩效管理人员从事日常管理。
d) 培养共同的社会绩效责任感: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检查组,专门设立负责开发和监测社会绩效管理策略和计划的工作组,加强直线管理者的意识和技能培训,将适当的社会绩效目标纳入直线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中。
e) 对负责具有社会影响敏感性的业务的高层管理者的选拔,应充分考虑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判断力。
f) 重视承包商和分包商的社会绩效管理。
只有与企业已有的各种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社会绩效框架的关键方面才能得到最好的管理。
a) 识别和评估壳牌业务活动的潜在社会影响。
b) 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减轻不利影响。
c) 跟踪和报告社会绩效。
d) 组织和培训社会绩效管理人员。
a) 总体社会绩效的愿景及目标。
b) 商业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概况。
c) 主要利益相关方及其相关议题。
d) 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
e) 保证项目或非项目收益的措施。
f) 衡量和报告社会绩效的措施。
g) 执行计划的预算及相关资源。
h) 周期性检查绩效目标是否达成的时间表。
进行四次初始检查评估和六次后续检查评估。发挥以下作用:
a) 一种保证社会绩效能在具体业务层面上得到理解和贯彻执行的工具。
b) 一种识别流程、步骤、组织及执行方面存在的差距的方法。
c) 一种联络外部利益相关方及开发行动方案的机制。
d) 一个进一步取得内外部支持和充实具体计划的机会。
e) 一个在集团内外部推广最佳实践做法的途径。
f) 一个增强社会绩效管理团队的能力的过程。
a) 弥补现有差距的措施
为进一步改善社会绩效管理,2002年设立壳牌集团社会绩效管理事业部(the Shell Group 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Unit,简称SPMU),包括4个核心工作领域:
- 巩固和验证社会绩效框架,总结现有经验,探索新途径;
- 进行能力开发和培训,包括管理技能和员工意识;
- 沟通内部学习;
- 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在业务层面,壳牌的主要业务,例如采油生产、下游业务、燃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等,也采取了一系列活动,以便更好将社会绩效整合到业务和运营过程中。
b) 迎接未来挑战的策略
A.3. 持续改进原理:“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
A.3.1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补充观点和分析
A.3.1.1 社会责任绩效的两个方面
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考察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政府及社会对这些影响做出反应并形成明确规定或者舆论压力,即要求企业改善社会责任绩效的外部驱动力(例如法规标准等)。
——第二方面是企业从所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出发而采取的创新活动对其自身组织能力及经营效果(例如财务绩效)的综合影响。
A.3.1.2 社会责任绩效的两个层次
在复杂程度上,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概念应该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的理解。
以环境绩效为例。
——显性环境绩效易于直接观察,或者能在可行成本下测量,例如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常规性的理化指标来监测。
——隐性环境绩效则包括比较掩蔽的企业内部信息,或者因信息成本过高而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A.3.1.3 社会责任绩效与组织内部过程的关系
对于某一评价主体(公司、职能部门、团队、个人)而言,对社会绩效进行内部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经营决策中的缺陷、风险或机会所在,并为提高该主体的运营效率和实现其组织目标提供参考。因此,理论上,社会绩效测量和管理应针对具体的组织层次,并明确相应的绩效测量的主体。该主体根据上级设定的社会绩效目标和控制指标,负责析出具体的次级控制指标,安排绩效管理计划,进行绩效测量和实施绩效奖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绩效评估主体缺位,以及不同运营单元或决策阶段的社会绩效目标的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
A.3.2 “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
A.3. 持续改进原理:“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
A.3.1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补充观点和分析
A.3.1.1 社会责任绩效的两个方面
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考察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政府及社会对这些影响做出反应并形成明确规定或者舆论压力,即要求企业改善社会责任绩效的外部驱动力(例如法规标准等)。
——第二方面是企业从所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出发而采取的创新活动对其自身组织能力及经营效果(例如财务绩效)的综合影响。
A.3.1.2 社会责任绩效的两个层次
在复杂程度上,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概念应该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的理解。
以环境绩效为例。
——显性环境绩效易于直接观察,或者能在可行成本下测量,例如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常规性的理化指标来监测。
——隐性环境绩效则包括比较掩蔽的企业内部信息,或者因信息成本过高而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A.3.1.3 社会责任绩效与组织内部过程的关系
对于某一评价主体(公司、职能部门、团队、个人)而言,对社会绩效进行内部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经营决策中的缺陷、风险或机会所在,并为提高该主体的运营效率和实现其组织目标提供参考。因此,理论上,社会绩效测量和管理应针对具体的组织层次,并明确相应的绩效测量的主体。该主体根据上级设定的社会绩效目标和控制指标,负责析出具体的次级控制指标,安排绩效管理计划,进行绩效测量和实施绩效奖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绩效评估主体缺位,以及不同运营单元或决策阶段的社会绩效目标的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
A.3.2 “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
可直接
衡量的 CSR指标 R2 内涵型的 CSR指标 R1 组织资源 C2 组织能力 C1 可直接 衡量的 财务指标 F2 财务绩效的 驱动因素 F1 专有性资产 竞争战略 非专有性资产 资源分配外部驱动力:
政府管制、市场竞争、社会压力……
内部牵引力:
价值创造、创新激励、绩效平衡……
驱动力源:
政府政策、市场趋势、社会期望等
牵引力源:
愿景使命、价值取向、组织学习等
为形象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改进的组织机理,我们开发了以下“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用以辅助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改进的有效途径及其作用过程。 图3 “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逻辑框图图3中,我们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分为显性绩效(R2)和隐形绩效(R1)。
企业经济绩效除了可直接衡量的财务指标(F2)外,还应该考虑经济增加值(EVA)等非财务指标,以及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驱动企业财务绩效的潜在要素(F1)。组织资源(C2)指比较容易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的有形或无形要素,比如先进设备、技术专利、专业咨询服务以及员工基本环境知识培训等。组织能力(C1)则是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在企业内部长期培育形成的组织技巧、资源和功能,涉及研发、生产、创新、协调、服务和管理控制等多方面的指标,表示整合有形和无形组织资源的效率。
浅显地看,隐性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本身并不一定直接体现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比如反映企业制定社会责任目标的决策过程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方面的指标,以及与社会责任绩效改进有关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创新激励等方面的指标。但从战略和运营角度来看,这些因素关系到企业的组织能力,促使“团队学习”、“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和“持续改进”等优良做法成为组织惯例,从而对实现社会责任绩效的根本性提高具有深刻意义。
组织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虽然期望企业系统改进其社会绩效,但他们能明确要求企业改善的是显性社会责任绩效。然而,显性绩效的改善效益是边际递减的,因此,在投资和运营成本的压力下,企业可能转而挖掘内涵型绩效中存在的解决方案。后者也可以直接引导显性环境绩效的改善。而且,这种改善对成本竞争是有意义的。例如,为改善化学品生命周期安全、健康和环境绩效,化工行业制定了“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5]规范,率先发起倡导该规范的企业因熟知由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措施标准而具有相对的先动者优势。
既然显性和隐性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对企业竞争力有各自的影响方式,企业应平衡考虑这两者才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图3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改进的两个基本过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持续改进的内部机制和过程。
第一个基本过程是图中的F2→C2→R2。其含义是在政府、非政府组织、消费者以及企业所在社区居民等外部利益相关方压力的影响下,企业通过投入更多的财务资源,转化为相应的组织资源(比如先进的污染防治设施、更清洁的技术等)来针对明确规定或普遍接受的社会责任指标和标准取得更好的绩效。这个基本过程主要由组织外部因素驱动。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有三,一是政府等机构规定企业遵守法规标准及事实上的强制性要求,二是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变化趋势要求企业减少其产品和服务对社会的影响,三是公众认为改善社会责任绩效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相应地,企业内部资源是实现此过程的具体条件。其中的管理问题主要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或可借鉴的社会责任管理方法和分析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显性社会责任绩效改进目标确定的情况下优化成本。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专门用于社会责任绩效改善的设备和技术资产,在组织内部具有相当大程度的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6],但由于这些资产并不一定与企业战略和组织能力形成有机结合体,所以往往属于非专有性资产。
这是一个基于组织资源存量的改进过程。
第二个基本过程是R1→C1→F1。根据隐性社会责任绩效中存在的改进机会而采取的决策导向和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激励员工个人或跨职能的团队主动发掘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中所蕴涵的潜在价值增长点,并采取创新性解决方案来实现价值增值。在此过程中可以逐步累积形成新的组织资产,例如,跨部门研发规划能力、独特的管理风格、创新的商业模式、与采购商或供应商建立新的关系、个性化品牌的塑造等。例如,建材制造企业CEMEX公司将低收入人群未被满足的建设住房的需要视为商机,通过为穷人提供住房营建方案的服务过程的创新,形成独特而高效的运营能力,推动产品销售,从而获取“金字塔底层的财富”。这一基本过程的牵引力来源主要是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取向和组织学习。虽然这个过程主要由组织内部因素牵引,但组织内外部相关者的反应,例如顾客的满意度,是最终评价尺度。因此,其中的管理问题主要是识别尚未被显性化的未被满足的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关注新的价值创造。
这是一个对组织资源和能力的增量性的改进过程。
上述两个基本过程只是分析上的抽象,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的进程,共同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持续改进的路径。第一个基本过程的效果一般通过资金投入(属于C2)的激变带来的绩效大幅度提高来体现。第二个基本过程往往具有在现有各种设计的基础上渐变的特征,虽然不大会发生有形组织资源的激变,但形成累积的改进效果是相当可靠的。尽管图1所揭示的组织内部动力机制中可能存在其他复杂路径,但以上两个基本过程及其构成的两个循环回路在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个循环回路是R1-C-R2的短回路,主要反映企业内部专业部门的活动中存在的社会绩效改善的一种情形。其中,假设以R1为观察起点,根据以上论述,在对某种隐性社会绩效指标(R1)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企业内部部门可能获得增量的组织能力(C1);通过这种组织能力增量对存量组织资源(C2)的重新整合,即便不显著改变组织资源的存量水平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促进某些可直接衡量的社会绩效(R2)指标的改善。
必须说明,对显性环境绩效的改善结果,甚至或者是这种改善的需求,有利于引导企业内部部门进一步发掘隐性社会绩效提高的潜力,即存在R2→R1的过程。例如,一项对美国电子行业300多家企业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发现可测环境绩效(属于R2)方面的差距,则可能触动企业重新设计有关环境保护部门的组织结构来提高效率(属于R1)。杜邦公司的特殊化学品事业部也是一个例证,该事业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EHS)部门原为集权的层级结构,以按照法规标准对事业部中其它部门进行环境绩效管制为工作导向,在环境绩效管理方面是领先者;但当公司于1994年提出“零工伤、零疾病、零废物、零排放、零事故”的新目标时,该事业部意识到为实现此目标EHS部门需要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行工作。后来,通过交互式规划(Interactive planning) 的方法将其改造为服务协调导向的扁平层级结构(这相当于发现隐性的效率浪费,从而提高该部门的能力),使其专业知识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决策过程紧密衔接,盘活了原有的组织资源,快速提高了环境绩效;当然,也使EHS部门的角色由先前的公司的成本负担转变价值创造中心。
第二个循环回路为R1-C1-F-C2-R2的长回路,由以上讨论的两个基本过程构成,反映了R、C、F之间因果转化的更为复杂的动态联系。仍假设以R1为观察的起点,通过R1→C1→F1过程可改善企业财务绩效的驱动因素,随之体现为直接财务绩效的提高;再假设外部对企业有改进社会绩效的期望,则具备更多财务资源的企业有条件投入资源改善显性社会绩效,即通过F2→C2→R2 的过程改善其显性环境绩效。与第一个循环回路中的R2→R1过程类似,因显性社会绩效提高而取得的领先优势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对隐性社会绩效加强关注。于是,这些动态过程将贯序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正反馈循环。
如果社会绩效评估和管理主体关注的是静态的、存量性的组织资源和能力,依赖静态组织资源投入来改善社会绩效的企业获得的是递减的绩效改进效果;正是由于缺乏内部驱动力,很多企业非但不能积极进行社会责任创新和持续改进,就连基本的社会责任要求也难以满足,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而企业由于资金缺乏等因素对此无能为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战略分析上,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可采用“后推法”,首先判断现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是否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然后,根据差距设计出一个长期的行动计划;企业通过实施短期计划中的措施,并遵循“先摘成熟水果”的原则,保证每一项效果可测量的管理行为构成实现长期目标的阶梯。
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来说,企业可以从“组织内外部双向改进”的绩效循环框图中的任一环节或若干环节入手管理推荐标准所列出的各项社会责任议题,主动依照图中的绩效循环方向,有步骤地实现其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管理绩效的“旋进式”提高。
以下为推荐标准的实施范例(对应推荐标准文本4-14)。
A.4. 内部治理与外部规制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加强利益分配格局和责任承担方式的优化和透明。
l 巴斯夫中国示例:遵纪守法只是巴斯夫公司治理的基本底线。有效、透明的公司治理保证了巴斯夫成为一个负责任和价值导向的公司。为了保证巴斯夫的所有行为都要真正体现公司价值观,以及当地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巴斯夫制定了《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作为公司的一种政策,约束员工的行为。巴斯夫的组织管理结构是既集中又分散的矩阵型结构,在公司内部,创立了“可持续发展理事会”(Sustainability Council),专门开展可持续计划的实施,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理事会由8 位业务分支总裁和董事会成员组成,下设可持续发展中心,集中现有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负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改进,并给予地区委员会指导。此外,公司还建立了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eering Committee)覆盖美洲、亚洲和欧洲三个大区域。主要从战略层面整合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以指导地区公司的运营。如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公司上下积极投身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同时在各国还根据设立各自需要设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或项目组。目前巴斯夫大中华区的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也已经成立,针对中国地区的具体环境制订相关战略和目标。该委员会将围绕三个重点开展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1)在中国更广泛的范围推进责任关怀,2)致力于帮助巴斯夫客户成功。3)支持教育。巴斯夫还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经理这一职位主要负责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资源整合,以及联络各业务部们的工作。
l 中集集团示例:科学的治理结构是以企业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以“产权清晰、责任分明、利益共存”为基本特征,以“互信、互赢”为基本原则的。这种治理结构,保障了企业决策机制的科学性、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分配机制的合理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体制保障。在股东、董事、经理人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利益共同体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化解矛盾和协调冲突的共同基础,公众利益、股东利益、管理层利益以及员工利益目标,在相互作用下达到协调。在清晰的管理边界指引下,承担不同角色的投资者、经营者,各自行使权力、履行责任、分享业绩,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和谐的制度安排。目前,中集集团的董事会由8人组成,代表两大股东、代表小股东、代表职业经理人等四方权力制衡力量。其中,中远和招商局各2人、独立董事3人、内部执行董事1人。这种董事会结构使得无论是大股东还是管理层,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对公司实施绝对的控制,任何一方都处于被制衡的状态中,避免了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种种弊端,任何一方的董事都必须以“中集集团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制定各种决策的出发点,保证了董事会决策的公正和科学,确保公司持续稳步发展。这是中集集团长期稳定发展的根基。
企业应该合法诚信地进行其经营活动,遵从或主动领先于外部规制要求,包括法律法规等正式规制和伦理道德等非正式规制。
l 巴斯夫中国示例:巴斯夫在全球启动了“合规计划”(Compliance Program)。合规计划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公司的道德价值观和遵守法律方面的政策,并且贯彻在每一项工作中。2003 年,巴斯夫总部又任命了一位合规执行官(Chief Compliance Officer),成为第一个设立这种职位的德国公司。合规执行官主要负责确保合规计划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一以贯之的执行以及督察地区合规协调员的工作。合规计划的实施充分显示了巴斯夫对追求正直的商业行为的决心。巴斯夫认为,很多情况下及时的建议可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如果巴斯夫的员工对其行为的法律适用存有疑问,或者认为工作环境中出现可能违法的操作,每位员工都能够从他/她的上级、相关部门、人力资源部或者法务部寻求建议和帮助。此外,巴斯夫还专门开通了“合规热线(Compliance Hotline)”,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在工作时间内拨打“合规热线”电话,获得法律咨询和帮助。接听电话的是一家独立法律事务所的律师,该律师受过该方面的专业培训。巴斯夫大中华区的“合规热线”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开通,提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服务。员工可通过匿名方式报告信息,由律师将所描述的情况起草成一份报告,呈交巴斯夫合规热线办公室,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评估。
A.5. 基本人权企业应该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基础上改善其经营绩效和其他方面的责任绩效。
A.5.1禁止使用童工
l 美铝公司示例:在美铝公司的人权原则里明确指出:“作为基本原则,我们不会雇佣儿童或是赞成使用童工。但是我们鼓励配合正规教育为年轻人创建教育性、培训式、或学徒计划方案。”
l 陶氏中国示例:“陶氏相信,在二十一世纪,尊重每个人的尊严、权利和理想是企业成功的基石,这一政策适用于所有陶氏员工和在世界各地陶氏设施工作的所有人员,陶氏希望与陶氏合作的供应商和承包商亦采纳类似的价值观和标准;陶氏遵守所有关于童工的法律,理解在不影响年轻人受教育和其健康、安全和发展的条件下儿童可以合法完成某些工作。”
A.5.3 禁止强迫或强制劳动
l 美铝公司示例:在美铝公司的人权原则里有明确的关于从事职业自由的规定:“我们相信人们是因为他们想要或他们需要工作而工作,而非被强迫而工作。我们禁止雇佣罪犯劳工、强制卖身契劳工、抵押劳工、奴隶、或者劳役。”
A.5.4 保障意见自由
l 一汽集团示例:一汽工会把加强民主管理作为履行维护职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渠道,调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方面,一汽制定和修订了三级职代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强化了职代会的审议功能,和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力争创造民主和谐的企业环境。另一方面,一汽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处理劳动争议、调解矛盾等方面积极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工会本着研究调查,认真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基本上做到了让职工满意,同时维护了企业本身良好的社会形象。
A.5.5 避免歧视
l 陶氏中国示例:陶氏化学制定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13项全球人事政策”,其中有关于责任和人权的明确规定:“陶氏为所有员工提供一个相互尊重、没有任何骚扰和歧视的环境,不接受也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骚扰和歧视;同时,陶氏化学致力于形成一种包容性的文化传统,每个陶氏化学的员工都应该理解和尊重员工、消费者及社区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A.6. 员工企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员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
A.6.1 工作时间
l 陶氏中国示例:陶氏化学制定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13项全球人事政策”,其中对双职工家庭和弹性工作有着明确的指示:“陶氏认可双职工家庭所面对的独特的挑战;陶氏化学在服务消费者、遵守法律和传统以及尊重员工弹性工作要求之间取得平衡。”
A.6.2 薪酬待遇
l 镇海炼化示例:在薪酬福利上,公司能为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按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大社会保险,并根据公司的效益提供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疗养等福利。
A.6.3 工作环境
l 中远集团示例:中远立志于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杜绝沉船事故和重大人身伤亡、机损、污染、火灾事故,遏止一切大的责任事故,减少各类一般事故。船舶安全面控制在98%以上;员工因工伤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汽车运输百万公里肇事率控制在1起以内;承运重大工程运输项目安全率达到百分之百;船舶滞留率控制在0.3%以内。以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为努力的目标。
l BP中国示例:公司办公家具的采购,一定要通过严格的审查。即家具不仅要达到环保的要求,还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公司每两个月的例行办公室安全检查已成为自觉的行动。其中任何小小的纰漏都不放过,如电源线的摆放不符合规范,都要限期整改。公司还与物业联手进行定期防火、健康安全培训。例如北京办公室近期举办了三期有关呵护人身安全的楼梯行走安全的培训。另外新员工加入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公室安全培训,如熟悉办公环境,了解逃生通道等。
l 拜耳中国示例:按照拜耳集团关于安全环保工作的要求:在全球较大的工厂都要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自己的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车辆、消防队伍,而小型工厂则与当地消防部门、医院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现阶段,拜耳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与上海金山医院签订了合同,医院为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将每个员工工作岗位有害化学品监测数据存档。同时和医院达成协议,万一拜耳员工发生意外,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员工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治而免除押金等手续问题。由于拜耳漕泾一体化基地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还没有自己的消防队,为此他们和上海消防六支队进行了消防演习,这是拜耳应急预案的一部分。
A.6.4 职业发展
l 一汽集团示例:为了有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打造适应企业需要的教育培训精英模式,一汽将原长春汽车工业高专、一汽职工大学、一汽高级技工学校、一汽职业技术学校等合并组建为中国一汽教育培训中心。推广全员岗位培训,将一汽现有的岗位分为生产操作服务、专业技术管理、行政管理三大系列和十个岗位等级,按照顺序规定不同类别的培训内容和时间标准,以达到“登高”目的。
l 中远集团示例:在中远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培训作为集团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提高船员和陆地员工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适应集团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保障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和创造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集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远特色的员工培训体系,与国内外许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形成了企业内外结合的教育培训网络,每年投入的教育培训费用达上亿元。集团曾被评为“交通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中远集团每年从交通部海运学校和集团自己的院校中,接收水上专业毕业生约八百人。新船员经岗前培训之后,上船首先从最基层的水手、机工干起,按照国家海事局“培训—考试—持证—上岗”的硬性要求,定期培训,逐级晋升,做到远洋船长或轮机长一般需要8~10年时间。这期间除了在岗位上实践锻炼之外,要多加多次在船和院校培训。可以说中远集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培训与用人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国家规定,也符合国际规范。为中远船队不断输送高级航海人才,保证了企业发展需要。
l 中集集团示例:中集一向坚持“国强民富、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理念,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基础。其具体举措包括:1)负责任的雇主。在规范用工的同时,关心员工的利益,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及福利。2)呵护员工健康。对一线工人的利益尤为关注,在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工人职业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不间断的学习。公司还十分注重员工的发展,对员工进行梯队式培养——针对核心团队、骨干团队、一线工人几个层次,制定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l 杜邦公司示例:在杜邦,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员工有机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提高专业技术和个人能力。作为一种正式的项目,“定向发展”帮助员工及其上司规划其发展,以实现业务和个人目标。杜邦承认体验式学习的效用,并将“在职”培训视为员工发展的主要方式。公司与众多大学、研究所、企业、产业和专业组织的合作也常常让员工感受到独特的发展机会。正规培训是另一种获得新技能的重要途径。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都有为使员工业绩最大化而专门设计的在职培训项目,旨在实现业务目标。
l 燕山石化示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政策。(1)大学生见习期制度。为使大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加速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燕化公司对到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实行原则上一年的见习制度。在此期间,由各基层单位指定导师指导大学生完成见习计划,对表现突出、提前完成见习计划的大学生实行提前转正定级。(2)二次分流制度。大学生见习期满后,实行跟踪考核,根据工作表现、个人兴趣爱好、发展潜力等综合情况,对大学生实行二次分流和岗位调整。分成:①生产技术型 ②科研设计型 ③经营管理型 ④继续深造型,并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培养、培训。(3)三次分流制度。在二次分流后,继续对大学生进行跟踪考核与考察,并陆续进行目的在于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的第三次分流。主要分为:①专家型人才 ②复合型人才 ③领导型人才,并进行相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与培训。(4)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人才的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跟踪技术、管理前沿知识”等原则,对各类人才实行继续教育培养与培训。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其消费者应该是公平、安全和可靠的。
A.7.1 广告及商业宣传
l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示例:长城润滑油公司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保证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1996年底长城润滑油公司率先在润滑油行业通过北京九千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7年,长城润滑油公司又通过了德国莱茵技术监督公司的ISO9002认证,一方面要证实自身质量体系是货真价实、持续改进的;另一方面通过国际认证机构的认可有利于长城公司开展国际贸易。1999 年长城润滑油公司开始建立并实施QS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同行业内率先通过了第三方认证。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积极承担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长城润滑油公司于2000年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将两个体系有机整合成HSE管理体系。2001年将质量管理体系与HSE体系进行整合,对过程和因素进行识别和管理,简化流程;对文件进行合并;统一运行、维护和改进方法等。长城润滑油公司自觉地把追求安全、环境、健康与生产力协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持续不断地组织清洁生产,推行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在生产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努力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环境友好产品,公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建立与社区和公众更为密切和融洽的关系,公司商誉和社会形象日益提高。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品牌整合战略:中国石化邀请世界顶级导演,拍摄长城润滑油《风云篇》广告,开国内行业之先河;成功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大大提升了中国石化润滑油品牌形象;2004年初更以F1进入中国唯一且独家赛事赞助人全新亮相,蜚声海内外。2005年,为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提供动力保障,标志着长城品牌在船用润滑油领域已获得权威级认可。
A.7.2 质量与安全
l BP中国示例:由碧辟石油公司(BP)和中国石化集团(SINOPEC)四川维尼纶厂合资兴办的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扬子乙酰)是一家现代化大型化工企业,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醋酸生产基地,生产的醋酸产品(醋酸及其衍生物广泛运用与生产低毒产品,如食品、维他命、药类及其包装,以及化妆品、清洁剂、服装和胶粘剂等)正在满足中国市场区域对乙酰系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成功地引进了BP公司开发的处于当今世界前沿的低压甲醇羰基合成法冰醋酸生产工艺和可切换式酯化法醋酸乙酯/丁酯生产工艺,产品具有高品质指标和高一致性、稳定性等特点。扬子乙酰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视传承东西方营销文化精髓和促进健康、安全、环保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谋求与用户共同发展为目标,依托着先进的国际市场营销方法、手段和一整套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吸附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致力于推动国内同业及下游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在短短几年间,扬子乙酰已成为了在业界享誉海内外的明星企业,深得广大用户的支持和拥戴。
l 罗门哈斯中国示例:罗门哈斯的产品监管( Product Stewardship ) 准则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所有方面,包括从开发经制造、配送、销售到最终的废弃,以减少产品对健康、安全和环境构成的危险。其范围涵盖了公司所有产品从最初之发展、制造、储运与配销、销售到最终处理整个过程之管理, 即从原料到废弃物处理。以上海罗门哈斯化工有限公司(简称RHSCI)为例。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料到废弃物处理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考虑保健、安全、无害于环境和节省资源的问题,这些措施大多来自总公司的要求,也有一部分是RHSCI因地制宜采取的。首先是生产过程中定期检修设备,杜绝跑冒滴漏,RHSCI认为这既是消除污染、安全隐患又是降低成本(其产品变动成本中原料占90%左右)和提高生产力的要求。由于精细化工生产中的泄漏气体中含有相当的酸雾,酸雾会腐蚀设备,因此有效的杜绝跑冒滴漏会增加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特别值得指出的是RHSCI对其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体-氯甲基醚(包含部分二氯甲基醚)的防泄漏措施。氯甲基醚是一种极易燃、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燃烧后生成光气和氯化氢有毒气体和蒸汽。在欧盟和美国的危险化学品标准中被认定为“高度易燃、有毒气体,致癌物”,而在中国的危险品类别中被认定为“中闪电易燃液体”,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即使是一氯甲基醚为原料的企业也进行敞开式生产,仅仅停留在防火的阶段,RHSCI不但进行全封闭生产,而且专门安装检测装备,并且临界报警点为1/10ppt(以容积计,1ppt为万亿分之一)(美国车间空气标准为1ppt)。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原料、中间体、废料的转移都是全封闭的(最终产品为固态颗粒,无污染)。RHSCI要求原料供应商的生产及运输符合国家安全、环保标准,特别是运输和原料配送、转移中绝不可以泄漏。为了使化学品的各种形式的运输、搬运和配送的安全专门订立了相关准则以约束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也须符合其规定。
l 杜邦公司示例:安全的原则不仅在生产和员工的生活领域得到广泛的遵守,而且也成为杜邦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时首先要关注的方面。目前,杜邦公司正在探索用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解决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对于生物科技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应用是否会带来安全问题,公众还存有疑虑。作为一家将“安全”作为核心文化的企业,杜邦公司充分尊重这些疑虑,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中采取了十分审慎与负责任的态度。2000年,杜邦成立了一个全部由公司外部著名专家,包括来自中国的专家组成的生物科技咨询委员会,指导公司在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杜邦所有的生物科技项目必须经过该委员会的评估和批准。该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杜邦生物科技产品的相关数据以及杜邦的生物科技研究指导原则,均通过杜邦公司网站对外公开。信息提供使杜邦保持了研发和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公司的生物科技网站是一个提供信息和与利益相关人互动的窗口。杜邦在运用一切科技知识保障产品安全性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拥有自主思考、选择生物科技的权力。
A.7.3 公平与尊重
l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公司示例: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长城品牌定位的动因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国际上的知名润滑油大多是成熟产品,它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用户及应用环境研发生产的,而是在欧美相对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检验的,因此往往在中国会遇到麻烦。长城润滑油认识到这一点,结合我国车况、气候、路况等诸多因素,进行产品研发,推出了适合中国路况特点的产品,有效满足了中国城市道路拥堵严重,车辆长时间开开停停状况下的润滑需求。同时,针对中国柴油车道路多变、重负荷,燃油质量不稳定的特点而研发的系列柴油机油已进入市场。
l 美铝公司示例:在消费者层面,美铝深深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通过ABS(美铝公司业务系统)的运作不断的达到或超越他们的需求。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原则中有如下相关规定:“在各阶层建立稳固的长期客户关系;跨越体制和地区界线,无懈可击地为客户服务;成为我们选定的市场领域中的领先者;开发革新产品、服务、以及咨讯技术;建立并培育明确的美铝公司及其产品品牌的名声;建立并维持强大的商业组织能力。”
l 陶氏中国示例:在中国,陶氏开通了一部二十四小时服务的咨询热线,专门为农民提供关于使用陶氏益农产品的专家意见。这部新的热线配备有十名医生,二十四小时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人员在回答电话垂询者的问题时可以使用方言,充分实现了对待消费者的尊重。
A.7.4 意见沟通与反馈
l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公司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长城”就提出了“产品要让顾客满意”的理念;2001年,“长城”开始全面实施“顾客满意工程”,并把其作为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工作,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顾客满意度调研,听取顾客的合理意见并加以改进。2004年,长城润滑油率先在国内推出目前中国润滑油行业的第一个服务品牌——“春风服务”,完善了行业内最先进的客户服务中心,开通了800-810-9886免费服务电话,24小时全程接受咨询,聘请润滑油行业专家解答问题,为客户提供从售前咨询到售后服务等全套流程的润滑技术全面解决方案,并建立了北京、上海、茂名、重庆、武汉五大客户服务中心,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体验到长城的服务享受。
l BP中国示例: BP福建液化石油气客户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其独到特色是借助完善的服务网络、先进的信息传输系统、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对销售业务的积极参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在当地最广为人知的是其谐音为‘我要气,我要气’(87-517-517) 的服务热线号码。客户服务中心全天候服务,节假日不休,任何时候只要拨打该热线,即有专人提供全面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包括送气、咨询、投诉、报修、入户安检、线上帮助。此外也作为事故抢险电话,紧急事故30分钟内到达现场。 2004年成立的客户关注小组,由公司管理层、技术部、销售部和运作部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定期拜访客户,直接面对客户倾听客户心声,并形成正式报告。另外成立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备用服务中心,是应付系统故障和突发事件,保障客户服务中心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正常运转的应急备用机构。
企业应该遵守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规范,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A.8.1 正当竞争
l 拉法基中国示例:当其竞争者们多数是按照中国的环保标准判断生产合格时,拉法基就已为自己定下了更为严格的指标(一般是略高于欧洲标准),如水泥的某项指标,中国规定为100毫克/立方米,而拉法基为自己公司设立的指标仅为50毫克/立方米。并且拉法基一贯致力于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科研,已经有多种低污染建筑材料投入生产。
l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公司示例:润滑油市场份额比例,国内品牌产品占70%,国外品牌占20%。而在高档油市场中,国外品牌几乎占80%。面对愈演愈烈的品牌竞争,长城润滑油没有进行恶性竞争,而是认真分析外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如深入人心的品牌,强大的产品销售网络,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科研力量,稳定的供货渠道,经验丰富的销售人才和优质的服务等,同时相应加强了自身品牌的树立和营销管理,着力高端开拓,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A.8.2 合作发展
l 中远集团示例:中远物流业务中积极创新,在增加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形成更具有持续性的商业模式。例如,在为TCL公司和GM上海公司运输零配件的业务中,将服务延伸到客户生产线现场,按照客户生产线的设计,分类码放轮胎、车灯等零配件,减少客户厂内运输活动,帮助客户节省作业时间。同时,中远通过这种增值服务过程可以获得更持续的利润。
l 安赛乐集团示例: 安赛乐集团的采购部门实施了“可持续性采购”的项目,要求其供应商也要肩负起尊重人权、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在上游采购领域,安赛乐集团严格执行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是对能源供应商要提出节能降耗的要求。安赛乐与比利时政府签署了采购可再生能源的自愿协议,承诺安赛乐采购的能源中必须有规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安赛乐本身作为供应商也积极运用节能环保来提升自己的供应商资质。
l 通用电气中国示例:自2002年以来,通用电气与中国供应商合作成果显著:已有超过650家中国供应商接受审核;在中国,供应商对超过15,000项问题进行了改正;大多供应商反响良好,将此视为扩大与跨国公司客户合作的契机;当然,也有少量供应商因无法达到要求而终止合作。
l 宝钢集团示例:以“长期合作,共同成长”为宗旨,2004年宝钢进一步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和同行的战略合作:(1) 在铁矿、煤炭、贵金属供应及远洋、江海运输领域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 在管线钢、高档线材、家电板等产品供应领域与重点下游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3) 与阿赛洛合资的激光拼焊板项自己建成投产。(4) 与新日铁、阿赛洛合资经营汽车板生产线的合同已经签署,合资公司开始运做。
l 巴斯夫中国示例:在发展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方面,除了价格、质量和供应可靠性外,遵守具体的环境、安全和健康标准是巴斯夫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商业合作关系的前提条件。巴斯夫的采购人员不仅要协商合同条款,而且还要评估与每个产品及供应商相关的风险。为此,巴斯夫制定了一个安全矩阵,根据该矩阵,巴斯夫将采购的所有原材料根据其环境特性、毒性和安全性分为三种危险类别:A(安全),B(有害)或C(有毒)。比如说,氯化钠(通常称为食盐)属于A类。乙醇(酒精饮料中的酒精)由于其高度易燃性而被归为B类。甲醛(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酒精)属于C类。属于C3类别的产品/生产商代表潜在高风险,因而需要进行审慎调查。也就是说巴斯夫采购部的员工及环境、健康和安全(EHS)专家将拜访供应商,并进行EHS评估来确定供应商是否根据责任关怀标准(例如废水处理、维护、安全设备、质量控制方面)开展运营。如果潜在供应商的工厂设施满足要求,则产品/生产商升级为C2类别,即巴斯夫可以开始从该企业定期采购原材料。巴斯夫十分重视公平性和长期的商业关系。如果事实证明某些供应商无法满足巴斯夫的EHS要求,则可通过制定联合行动计划来帮助其解决问题。一旦行动计划中要求进行的改进付诸实施,定期的原材料采购即可开始。例如,某家2000年首次接受审查的供应商,虽然审查表明该供应商总体表现较好,但其仍未能满足某些EHS要求。如有毒产品在露天的体系中搬运,缺乏个人保护设备,导致了工人可接触到危险的烟尘。在巴斯夫的指导和协助下,该供应商将其生产工艺从露天体系改为封闭体系,并向其员工提供足够的安全设备,随后巴斯夫才接受该供应商。
A.8.3 公平交易
l 通用电气中国示例:为了保证全球供应链标准在中国的实施,GE进行以下项目的实施:1)供应商必须保证在环境、健康和安全以及用工方面的实践(遵守最基本的法律和最低的全球标准);2) 在与GE开展业务之前对新供应商进行审核;3) 通过三天的培训和现场的审计考核,169位GE中国采购人员被批准可开展审核活动;4) 追踪整改行为并进行备案,直至问题关闭;5) 通过“供应商手册”和培训课程,加强对供应商的支持。
l 巴斯夫中国示例:为客户的成功进行创新。巴斯夫的业务流程旨在提高长期价值和竞争力。巴斯夫与客户进行合作,致力于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为实现这一目标,巴斯夫与客户共同寻觅商业良机、开发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新程序和新服务。根据巴斯夫全球采购规定,虽然所有采购的危险化学品将由巴斯夫指定的物流供应商到厂商提货,而巴斯夫所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将由巴斯夫送到客户。巴斯夫制定了“首次送货特别要求”,即与某一客户就某一危险化学品的第一次销售送货前,巴斯夫物流部门、产品监管和客户服务人员将共同拜访该客户,帮助客户建立合理的货物分送体系。由于许多合作伙伴为中小型企业,巴斯夫对责任关怀的承诺意味着不仅在公司取得进展,而且还包括增强中小型企业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管理。
A.8.4 共同促进可持续性
l 巴斯夫中国示例:巴斯夫的物流管理不仅包括对上游采购的管理,还延伸到下游销售。根据巴斯夫全球采购规定,所有采购的危险化学品将由巴斯夫指定的物流供应商到厂商提货,而巴斯夫所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将由巴斯夫送到客户。巴斯夫制定了“首次送货特别要求”,即与某一客户就某一危险化学品的第一次销售送货前,巴斯夫物流部门、产品监管和客户服务人员将共同拜访该客户,帮助客户建立合理的货物分送体系。公司协助承运商、承包商和原材料供应商采纳巴斯夫准备实现的标准。2004年巴斯夫全球启动新的企业标识,一大一小两个分离又相互呼应的方框代表了巴斯夫与合作伙伴共同成功的决心。另外,在巴斯夫的生产基地里,大量维修、运输或安装工作都是由承包商完成。为了提高承包商人员的职业安全性,巴斯夫实行了对安全工作惯例进行奖励的计划。所有与承包商签订的协议都包括一条奖励条款,如果承包商的员工违反了巴斯夫任何安全规定,将从奖励中扣除一定事先确定的百分比。比如,忘记戴安全手套将扣除合同金额的2.5%。超过三天的损失工时事故则扣除奖励的30%,该金额将支付给巴斯夫。这意味着承包商的安全性越高,项目结束时留下的奖励金额就越大。通过该体系,巴斯夫希望在生产基地实现零事故,同时承包商的安全和健康意识也得以增强。
l 诺维信中国示例:2003年初,诺维信集团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重要原料供应商进行人权和劳工标准的社会责任评估。2004年,参加社会责任评估的供应商达到诺维信原料采购金额的80%。从2004年起,所有新的供应商在与诺维信签订采购合同之前都需要经过社会责任评估。在中国,诺维信天津工厂对所有A类供应商及策略性和高风险供应商及分包商进行社会责任评估。社会责任评估包括和供应商的事先沟通、问卷资料的发放、问卷反馈的收集和问卷信息汇总等。除采用问卷形式外,每年选择4家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2003-2004年诺维信天津工厂累计评估供应商53家,其中A类供应商47家。至2005年7月累计评估供应商60多家,其中A类供应商57家。
l 杜邦中国示例:积极发挥企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并分享和推广经验。分享和示范。除了不遗余力地在公司运营中讲求安全意识和行为之外,杜邦还积极与社会分享自己在安全方面的专业理念和经验。在中国,杜邦公司应邀为许多企业进行安全培训,与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分享“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杜邦的安全经验正在中国的油田、矿山和建设工地推广。杜邦还出版了《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手册》,在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传播安全习惯和理念。杜邦通过安全管理咨询部向全球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安全管理服务,帮助后者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减少工伤事故。在2001年至2004年3月的中国新广州机场输油管道工程项目中,杜邦安全管理咨询部与施工方紧密合作,创下了515万人工时无一例伤害纪录的卓越安全纪录,项目耗资比预算节约了4,000万元人民币。“杜邦模式”是循环经济理论在企业集团层面实践的一个成功模式。20世纪90年代,杜邦公司率先提出“零排放”的目标,将“零废物、零排放”确定为公司在21世纪对社会大众的环境承诺,坚信该目标可以实现,并宣布了到2010年的四大目标:公司总收入的25%来自可再生资源;以1990年的水平为基数,将全球工厂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65%;将能源消耗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所消耗能源的10%来自可再生资源。1990年起,杜邦公司每年向全球发表可持续发展进展报告。2003年,全球生产提高了35%,能源消耗与1990年持平;有害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了76%;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了67%;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40%;再生型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全面达到和超过了2010年目标。1997年,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经委合作,举办了“工业与环保研讨会”,将杜邦的环保理念及在工业废料与废水处理方面的经验与上海的工业企业分享。
A.8.5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l 一汽集团示例:一汽的卡车是完全的自主创新,在这方面,一汽做了大量的投入。2000年以来,其研发投入达70亿元,相继开发17个平台58个系列的920种车型,申报国家专利180项,专有技术55项,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员投入。在投入12亿自主开发了奥威发动机之后,一汽成功地将其投放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奥威发动机的开发成功不仅出了产品,还出了机制、出了人才、出了流程,而且使员工掌握了挖掘金矿的方法。一汽正在把开发奥威的经验向轿车领域扩展,增强轿车自主开发体系能力,形成支撑轿车自主开发的平台。
l 诺维信中国示例:诺维信向来注重研究创新,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在丹麦、美国、日本和中国均设有研究机构。研究开发经费占公司净营业额的13%左右,全球大多数新酶和新酶应用的研发是由诺维信完成的。诺维信中国研究发展中心是诺维信全球研发机构整体的一个部分,主要从事以下三个领域的研究:使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从中国的真菌生物多样性中筛选新酶,并将其开发成为新的酶制剂产品,以为全球各行业提供酶制剂解决方案;作为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一部分,诺维信面向中国和全球的洗涤剂市场,使用各种洗衣机对洗涤剂酶进行测试;通过与中国客户的紧密合作,诺维信不断为中国市场识别和开发新的酶制剂应用,例如在食品和饮料工业的应用等。
l 中集示例:中集将技术创新作为追求和责任。虽然集装箱制造属于传统概念中的制造业,但实际上中集集团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中的投入堪比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同时通过成立了企业技术、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科研制度体系和平台,以及制订技术创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近期计划,使中集集团的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1、完善的体系和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长效机制。(1)公司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进步、基础研究和基础管理方面的创新成果,并每年召开创新大会,在集团内营造出一个技术共享和交流的氛围,极大的推进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建设符合集团特点的研发生产体系。以“研发专业化、产品贴近制造基地”为指导思想,进行了组织调整,初步构成了中集集团独具一格的"集中管理、分布研发、分布制造"的研发生产体系。(3)以信息化支持研发活动,与集团ERP同步建设的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已经在各企业和分中心之间建立起一个研发协同平台,实现了CAD、CAE、CAPP的集成。2、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奠定和巩固了行业领导地位。通过自主研发,使中集的产品可以按照客户需求提供全线产品,达到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运输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通过技术研发使中集集团的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例如,研制出全球第一台环保型冷藏集装箱,建造了第一个环保型集装箱生产基地;成功开发出以人工树种替代热带雨林天然树种的集装箱木地板项目,并实现了大规模商业生产,解决了影响全球环境的世界性难题。3、实施专利战略保护知识产权。中集集团曾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在知识产权上吃过大亏,但这为中集集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上了沉痛一课。中集集团加强以专利为主,包括技术秘密和商标版权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建立了专利申报、专利实施、专利维权和专利侵权防范四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这一体系不仅实现了对产品负责的态度,还和国际标准接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同时,通过专利发明人奖励制度和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激励技术人员创新的积极性。4、通过技术标准化占领技术制高点。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和企业标准化管理是规避技术风险和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中集集团现在已经能够主导世界集装箱行业标准的制定,其集装箱相关的知识产权拥有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已形成了总部、分中心和企业分工协作的三级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并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l BP中国示例:珠海PTA采用BP先进的技术成果,使PTA厂的设计及生产更简化、更集成和可靠。与传统的PTA技术相比,减少了20%的能源消耗,30%的废物排放和40%的装置成本。由于采用一个气体排放处理工段,与原来的PTA工厂相比,该厂周围的空气质量大为改善。而这种气体排放处理系统在中国是首次安装。
l 壳牌中国示例:壳牌的两个典型事例是珊瑚移植项目和保护海龟项目。为准备海上作业而进行的海底生态本底调查显示,活珊瑚可能会受到引堤施工影响。壳牌和南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将400平方米的珊瑚移植到10公里外的大亚湾鸡心岛和芒洲岛的西海岸线。移植后,95%的珊瑚健康生长。而通往项目工地的马路上的路灯全木安装在路的南侧,因为路灯若两侧安装,北侧夜间灯光找到海上会影响海龟的产卵,经考虑后只安装南侧路灯,使灯光只照向陆地。
l 安赛乐集团示例: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中,欧洲承诺在1990至2008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安赛乐从1990年至2004年已经将每吨粗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3%,按绝对值计算减少了18%。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在铁矿炼钢生产过程中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已经接近极限:只有真正的技术突破才能将排放量进一步减少30%-70%。安赛乐作为欧洲二氧化碳排放攻关U“超低二氧化碳炼钢”(ULCOS)项目的领军企业和倡导者,与新日铁、蒂森克虏伯、克鲁斯、浦项以及其它四十多位合作伙伴合作提案了该项目。ULCOS项目将评估所有炼钢工艺的可行性,例如高炉煤气的再循环、氢气或生物燃料的利用以及二氧化碳的载存。该国际项目将为钢铁工业在解决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开创技术先河。另外,安赛乐在巴西的一家下属工厂周围种植了1,000,000棵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现“碳汇”,并且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木炭代替焦炭,以此作为“生物质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好方案)领域的一项投资。
l 燕山石化示例:健全管理体制,推动节能降耗。建立健全全员、全面、全过程节能管理体制,努力节约生产资源,增加产品产量。制定公司级节能制度17项,厂级节能制度30多项,使节能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实行能耗定额管理,对各厂下达“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定额,使能耗定额考核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调动职工节能积极性。目前燕山石化在提高热能转换效率、热网保温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余热利用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燕山石化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增长了158.78%,而产值能耗却降低38.46%,相当于节约标准油131万吨。
l 美铝公司示例:资源的利用包括资源的回收。身为废物界最有价值的材料之一,废铝原料回收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刺激。美国每年生产大约1000亿个饮料罐,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被回收。汽车所用的铝也有85-90% 被回收。汽车如使用更多的铝,其重量会减轻,需要较少的燃料,进而减少排放物。回收也能节省从矿石制成全新金属所需能量的95%,而且减少固体废物弃置的需求。
l 宝钢集团示例:在能源使用上,宝钢成立了能源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进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回收设施逼供内制定节能计划的讨论。在1999年到2003年间,吨钢的综合能耗已降低7.66%;另外,焦炉煤气实现了100%利用,其他煤气回收率也很高。余压余热的回收利用也很受重视。2003年公司余能回收已经达到能源购买量的12%,十分可观。这显然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利益被公司管理层看到,对其进一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承诺很有积极作用。
l 巴斯夫中国示例:巴斯夫中国示例: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扬巴项目”)在工厂设计之初,就根据Verbund的节能理念[7],以年产量60万吨乙烯装置为核心,配套建设了9套世界级的下游装置,于2005年中期全面投入运营。其节能环保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安装和运行成本。工厂内的所有化工装置通过公用工程和产品管线相连接。公用工程主要包括空气、氮气、蒸汽、冷却水、饮用水、脱盐水、工业水、消防水、冷凝液等。通过集中使用公用工程,可以明显降低安装和运行成本。并且当化工装置的规模越大,节能效率就越高,可靠性也就越强,单价就会越低。2)工艺热在装置间最大程度地被复原和交换。一些装置的工艺热产生的蒸汽可供另一些装置使用,从而实现能源节省。3)废物流可用于其它装置。上一装置的废气和残留物,可以用作其它装置的原料或燃料。4)节省和避免运输成本。5)使建造天然气发电厂成为可能。只需较少的能源投入,就可以既发电又生产蒸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另外,发电厂使用清洁的天然气而不是油或煤,更有利于环保。发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还可以在南京地区缺电时,向公共电网供电;向公司氧气和氮气供应商(NBYG)提供电力。6)与扬子石化公司共用废水处理厂。通过产品管线与扬子石化公司连接以求相互支持。包括支持开车和紧急情况,共享存储能力,节省生产和运输成本,避免停车等。
l 上海石化示例:2002年4月,上海石化环保中心开始着手在位于环保中心西区氧化沟北侧地区建立“生态园”,总面积约30亩。其中养殖和种植一批对环境敏感的动、植物进行生态监测,这些动植物的生长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里动物种类繁多,包括梅花鹿、小鸟、小鸡、野鸭、鱼类动物。这些动物都是园区的“环境监测员”。建成至今,生态园里的动物生长状态反映良好,纷纷产下了健康的第二和第三代。
企业应该系统分析和密切监测其运营活动及产品/服务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并积极持续改进其环境绩效。
A.10.1 基本要求
l BP中国示例: 在当地和全球环境事务中承担起责任,并发挥领导作用。采取积极行动,利用新手段,尽可能将在能源生产和能源使用时造成的潜在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
A.10.2 环境管理体系
l 诺维信中国示例:总的环保方针是由诺维信全球总部制定。但是具体的细则制定与执行,是根据合作伙伴、当地资源等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同时,不同的工厂和地域之间经常互相交流取经,探讨更好的利用和节省能源的方法。具体的管理体系方面,诺维信中国的工厂每月要上报环境指数—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利用效率,污染物的排放、包装物、原材料的消耗等。中国总部利用一套名为CATCH的计算机系统处理各地的数据,分析各工厂的生态生产率指数(eco-production index,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率)。天津工厂每个月都会对生态生产力指数(EPI,有关水和能源消耗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
l 镇海炼化示例:其安全健康环境理念的培训分三步走:1)管理程序——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公司的HSE管理体系建设全面铺开,先后组织完成了HSE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安全检查分析、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环境因素识别等危害识别与环境因素评价等工作,全面修订了公司HSE管理制度。2)预防程序——对员工素质的“预防治理”。镇海炼化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如何整顿、规范施工现场秩序。还实行了定时召开施工单位安全例会制度,及时通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情况和公司的管理要求。3)考核程序——完善安全承诺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镇海炼化通过严格考核,不断增强职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
l 通用电气中国示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必然包含了汇报体系的内容。GE各个工厂要按月度和季度向其部门EHS总部汇报业绩和计划实施的数据。公司环保计划小组将业绩数据汇总并按季度向公司总裁提交报告,并且在“环保会议”上对计划进行审议。“环保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业务经理(而不是EHS经理)要向其部门领导和公司环保计划小组汇报EHS工作进度,简要介绍上一年度的业绩和下一年度的任务。
l 宝钢集团示例:在识别和遵守环境法规方面,宝钢公司安全环保处还负责收集整理和公司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规定,并及时修订公司管理文件,以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规要求。每年的环境管理体系评审中对是否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评价。将法规要求发展为量化可执行的绩效目标,与公司管理结合起来。另外,公司还指定了污染物排放内部控制标准作为项目设计的依据和日常环境管理的要求。
A.10.3 清洁生产及污染预防
l 中国石化示例:2005年中国石化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的推行力度,所属企业按照《清洁生产企业标准》要求,促进清洁生产秩序的常规化,致力于建立情节生产的长效机制,完善内部排污计费制度,确保污染物在全过程得到控制。与2004年比较,在生产扩大的基础上,外排废水中污染物指标COD总量减少6%,工业用新鲜水量同比减少4%。
l 镇海炼化示例:2000年6月,镇海炼化出厂的所有汽油产品就提前3年全部达到国内清洁汽油标准;柴油质量提前。1个月达到国家清洁柴油新标准,航空煤油质量则一直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目前,该公司在国内销售的90#汽油和0#柴油产品中的硫含量指标大大优于国家标准。
l 上海石化示例:该公司的清洁生产历程主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1)部署清洁生产装置。(2)成立清洁生产领导小组:于1999年成立了由公司副总经理挂帅的清洁生产领导小组,随后,公司五大事业部相继成立了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计划。(3)颁布清洁生产计划,同时以请专家上课和举办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对事业部有关人员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培训。(4)清洁生产审计验收:召开清洁生产专题会议,调整清洁生产领导小组成员,部署今后的工作,并计划于2005年年底被列入计划的装置通过公司内部清洁生产审计验收。
A.10.4 环境风险管理及应急措施
l 罗门哈斯中国示例:责任关怀-六项实践准则中第一条即“社区认知和紧急情况应变准则”( Community Awarenes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AER)。其目的是让我们的紧急应变计划与当地社区或其它业界的紧急应变计化相呼应,进而达到相互支持与帮助之功能, 以确保员工及社区民众之安全。透过化学品制造商与当地社区人员的对话交流,拟定合作紧急应变计划。该计划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其范围涵盖危险物与有害物的制造、使用、配销、储存及处置所发生的一切事故。
l 诺维信中国示例:天津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诺维信天津工厂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循环使用和处理后中水的再生利用。经过充分循环使用的工业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被贮存在诺维信自建的泻湖中,无偿用于开发区绿地的灌溉和盐碱化土地的淋洗。诺维信还制定了对中水进行回用的中长期目标。酶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料是发酵残渣。诺维信公司将这些富含有机质的废料进一步加工成诺沃肥,提供给周边农户无偿使用,自1998年投产以来已累计达到8万吨。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天津环境监测中心对诺沃肥连续几年来在天津地区的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鉴于诺沃肥对改良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化土质的突出效果,隶属于泰达(控股)集团的天津盐碱地生态绿化工程中心已向诺维信公司提出签署为期5年的第一期诺沃肥产量包用协议。诺沃肥最初提供给农民时是袋装的,但是考虑到袋装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将其改为散装。2005年10月诺维信天津工厂被国家环保局授予“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企业应该尊重和保持各民族和地区的优秀文明传统,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积极发展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A.11.1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
l 拉法基中国示例:拉法基积极推行一种新的,真正透明的工作方式:建造博物馆保护宋代古窑,并因此得到成都市政府授予的“文物保护先进单位”称号;向北京明代古城墙修缮工程捐赠了价值9 万元的石灰共1000吨,用于修复长约57米、位于北京火车站东的明代古城墙;在全世界积极推广恢复木生态系统的“森林复兴”计划,在中国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厂,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因开采矿山破坏的植被渐渐恢复,还大自然优美的环境等等。
l 中远集团示例:“艰苦创业、爱国奉献”是中远文化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凭借这面大旗,中远在世界航运舞台上展示出一幕幕弘扬民族精神,努力为国争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从依靠4艘小型船舶起航,到拥有和经营着603艘现代化商船;从步履蹒跚走出国门,到航线遍及全球1300多个港口,如今,这个拥有8万名员工的特大型国企,在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打造着自身的文化理念,锤炼着日益鲜明的企业个性。在众多国内企业开始学习外国大公司先进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时候,中远更多的是把这个先进的理念和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爱国奉献的精神联系了起来,进而向世人生动地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所蕴藏的强劲生命力和创造力。
A.11.2 培育企业内部文化
l 中国石化示例:集团公司推动以“竞争、开放、规范、诚信”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建设,并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营造良好的内部人文环境。通过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企业文化意识。
l 一汽集团示例:中国一汽的核心理念是:第一汽车第一伙伴。1953年,毛泽东主席亲笔命名并题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一代伟人赋予了一汽第一的使命。因此,它是历史的。一汽追求“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以对用户的忠诚赢得忠诚用户。因此,它又是现实的。同时,一汽重视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是其孜孜以求的梦想。“第一汽车、第一伙伴”,一汽与用户共享创新的快乐,牵手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l 上海石化示例:上海石化的企业信条为“公义诚信、恒和实精”。其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价值导向作用,被广大员工所普遍认知、认同,对内具有高度凝聚力,对外具有广泛影响力,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互促进的优秀企业文化。
l 华立集团示例:华立在文化的碰撞、融合、凝聚、直至新的碰撞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对已有的文化进行了精心的思考、总结,提炼出“共识、共和、共创、共享”的企业精神和“增进社会福祉,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理念,从而促进华立企业文化的提升。《华立企业文化手册》正是集中体现了华立企业文化体系,使其成为华立面向世界、开创事业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建设是华立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含四个平台。(1)组织保障平台。华立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实施的主体是华立集团党委、工会、团委以及企业文化推进部,他们共同承担了企业文化建设责任,通过协同展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公司提出了“经理人办文化”的理念,通过层层分解,华立的企业文化建设实体到位,组织上得到了有力保障。(2)制度建设平台。华立是从一家手工作坊发展而来的企业,带有比较浓重的传统企业的人情文化氛围,在制度化建设尚处薄弱的时候,这种文化一方面使企业能够面临危难表现出超强的团结、奋斗精神,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企业人情味过重,情大于法,制度外的不规范操作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而通过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确立华立的企业公理、价值评判标准、企业员工间的相互承诺,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企业中的不规范操作,既贯彻了华立的精神,又能合情合法。比如在对待华立退休老员工的问题上,华立成立了职工基金保障协会,这样就通过制度解决了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聘用制度、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制度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华立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文化植入制度之中,让文化产生执行力。(3)文化活动平台。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是华立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作为华立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以工会、团委为平台,每年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互动开放的交流逐渐成为企业一个新的特征。华立集团每年岁末会举办一次论坛年会,论坛的形式很开放,通过谈话、辩论、互动的方式展开,讨论的又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的宏观命题,在这里,无论是普通员工、中高层管理管理干部、还是外籍员工等,都可以自由地参加讨论,通过这个过程完成企业的思考。(4)宣传平台。企业文化的传播宣传渠道很多,华立现有文化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华立报》、《华立网站》,各子公司文化教育基地、总部企业文化展示厅、华立文化宣传手册等等。
企业应该制定公共关系政策,并设立或授权相应的部门处理好企业与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团体(如非营利性组织及媒体)的关系,展开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责任议题的沟通与合作,创新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A.12.2 企业与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
l 桑德集团示例:面对中国环保科技产业的现状,桑德呼吁政府应大力尽快改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环保企业严重脱离的现象,从政策上促进、鼓励发展科技型环保企业。桑德具体提出三方面措施:1)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向企业的科技开发行为倾斜。如果通过相应的监督监察机制确证企业投资于技术开发,那么这种投资的税收可以减免;或者可以取得政府的优惠贷款甚至贴息贷款。2) 面向环保企业设立技术研究课题。应该认识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对于整个国家产业进步的重大意义。为此,在环境领域,国家应该面向环保企业设立技术研发课题,并有配套的资金保障。3)选择有规模、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技术研究基础的环保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l 一汽集团示例:在引导国内汽车理性消费问题上,政府、企业、消费者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一汽呼吁政府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并率先垂范,各级政府部门要摈弃公务用车盲目攀比大排量、豪华车的奢侈追求,把节能、环保、小排量轿车作为公务用车的首选车型;同时应该逐步提倡消费者建立节能和环保意识,摒弃奢侈、摆阔气的陋习,树立量力而行的消费观念。
l 拉法基中国示例:在公共关系方面,拉法基认为应该作一个“好邻居”。它充分认识到如果只是独自发展,也许现在获利较为多,但不会持久。所以拉法基中国在行业技术领域、环境保护领域以及社会公益活动领域,都希望带来周边环境的整体改进。同时,拉法基也在CSR项目中,与中国的各级政府进行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其在中国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l 诺维信中国示例:1)公司参与制订洗涤加工行业劳动卫生标准:1997年联合宝洁、联合利华、汉高,针对中国洗涤剂行业生产条件差,工人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问题,进行建议。2)从1999年开始,诺维信与中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下的专家委员会合作,呼吁溴酸钾的禁用,并开发、提供替代方案,促使2005年7月1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禁止溴酸钾在面粉改良剂中使用的规定。3)诺维信根据美国和巴西的经验,推动汽油醇的使用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目前,含乙醇10%的汽油醇已经在中国的九个试点城市使用。4)参加环保局污控司的淮河流域污染控制研讨会,派出管理层人员和技术人员介绍经验。
l 陶氏中国示例:200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陶氏化学在北京联合宣布全国清洁生产示范合作项目正式启动。陶氏化学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6月16日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承诺在2005年至2007年的3年时间里为该项目捐赠600万元以支持清洁生产在中国的推广与发展,引导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中小企业提高效率,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环境绩效;重点是在制药、印染、造纸、电镀、酿酒等化工相关中小企业内作推广宣传、人员培训以及成果审核。
l 巴斯夫中国示例:巴斯夫将先进建筑理念于中国建筑部门交流和分享,并与国家建设部建立了建筑节能和环保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支持中国的建筑节能的发展。同时,还积极通过一系列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向中国建筑和设计届介绍其节能材料和技术。以辽宁本溪市郊的一项由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牵头创办的一个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例。巴斯夫为该项目提供资金、建筑材料以及专业技术,以期打造一个节能环保模范居民区。这一基于循环理念设计的居民区采用创新技术和建筑材料,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采用轻质节能的Styropor可发性聚苯乙烯制成的巴斯夫隔热保温材料,使建筑具有节能特点,且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A.12.3 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
l BP中国示例:在中国,每天有近30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人,受伤约55万人,迫切需要采取证实有效的道路安全干预措施。研究表明,在车祸中,如果司机系了安全带,死亡的风险要比没有系安全带的司机最多减少60%。2004年实施的中国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司机和前排乘客应按要求系安全带。然而,在中国尽管绝大多数汽车(除卡车外)都配备了安全带,但安全带的使用却远没达到国际水平。很明显,通过干预行为来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将显著减少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在BP公司,“安全驾驶”已经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BP在中国各地的业务部门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当地社区的道路安全活动中。2005年,BP中国公司与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乔治国际卫生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开展“中国推广安全带使用项目”。该项目计划通过在广州试点一年的干预活动,能使广州市的安全带正确使用率提高20%;并获取充分数据以评估干预的成本效益;同时提高广州市道路交通伤害预防能力。
l 拉法基中国示例:拉法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保护伙伴项目的创建成员。在世界范围内,拉法基与合作伙伴签订关系协议, 以恢复矿山的生态学价值为目的, 结合生物多样化的战略, 并制定了矿山的恢复政策。在地区范围内, 针对矿山恢复、环境意识以及与维护森林业务有关的新增的工作职位等问题, 一些拉法基的运营单位已经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国家级组织开展了合作。这些合作项目已经促使双方在奥地利、肯尼亚和中国签订了地方伙伴关系协议。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双方正在确定其它新的项目。
l 诺维信中国示例:从2001年开始,诺维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设立“中国珍稀物种保护小型项目基金”,用于支持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领域十分重要却相对薄弱的环节,并作为对生物多样性原则(酶产于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承诺。选择那些进行实实在在保护的项目,或者对于如何更好保护而进行的调查项目。其对当地社区进行教育,对生物进行实在保护,并且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保护意识。同时,诺维信一直与各类政府性质民间机构,如行业协会等,由紧密的联系,并积极参与活动。如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员等。
l 拜耳中国示例:广泛的开展对艾滋病的斗争活动并参加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在有关HIV/AIDS的意识和宣传方面,拜耳特别强调了工作场所氛围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最简单而直接的沟通方式,让人们更加了解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的问题,体恤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鉴于在艾滋病和其他慢性病问题上,媒体对于预防和减少患者所受的羞辱和歧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拜耳于2004年正式启动“清华—拜耳公共健康与艾滋病媒体研究室”计划,鼓励和培训媒体从业人员报道中国HIV/AIDS和其他慢性疾病和医疗保健相关事宜,从而构建一个全国性医药保健报告的平台。
A.12.4 国际角色
l 中远集团公司示例:在中远43年的发展历程中,光华轮13次赴印尼接侨,3次赴印度接侨,潍河轮南也门救助援外专家中远船队每次都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外交使命。在索马里暴乱、中东战争等恶劣环境中,都有中远船舶执行特殊使命的身影。作为共和国的浮动领土,COSCO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言人。如果说中远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是对中国负责,那么其企业社会责任的延伸就是对国际航运事业负责。在国际舞台上,中远不仅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更把中国的民族风貌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在贸易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和谈论的焦点。结合远洋运输的行业视角,分析国际海运业结构性变化中中国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由此为国际海运业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是中远集团所承担的最有深远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中远集团致力于同其他企业一道,积极培育并充分利用相关工商协会组织,为国际海运及相关业乃至世界经贸的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l 中远集团公司示例:在集装箱领域,1997年中远首先与日本川崎汽船、台湾省阳明海运公司等合作,后来又接受韩国的韩进海运公司加盟,互租舱位,协调派船,形成世界最大集装箱运输服务联盟CKYH。2006年初,与日本铁路货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从事中国到日本的海铁联运项目,再次深度进入日本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由于国际上对包括中远在内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使其受到歧视,例如中远在美国曾长期受到“受控承运人”的不公正待遇。中远的做法是坚持竞争合作和互利共赢。首先,按照美国惯例做了大量公关工作,争取美国政界友好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决定班轮挂靠美国波士顿港,中远珍河轮首航波士顿,不仅为波士顿解决了9000人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彻底改变了部分美国人对中远以及中国国企的认识。这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是中美合作实现双赢、民间合作推动大国外交的典型事例。2004年11月美国终于宣布,豁免中远及另外两家中国船运公司的“受控承运人”待遇。
企业应该遵守其经营活动所在当地社区和影响所及地区的管理条例及规定,积极参与和支持当地社区的建设、公共事务管理和公益事业。
A.13.1 参与社区建设
l 壳牌中国(中海壳牌)示例:企业与社区共同发展。首先,尊重和维护原住民的利益,使新项目附近社区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这是中海壳牌对社会的承诺。因南海石化项目征地需要,大亚湾区东联村和岩前村2707户共8351人被搬迁到新建的安置区。大型工程的移民问题常常令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头疼,中海壳牌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树立了榜样。首先,按照世界银行则,公司和政府合作制定了生计恢复计划,并定期对安置动迁进行一次独立的外部监测。其次,支持村办企业。与村民和政府一起,中海壳牌帮助两个搬迁村建立村办公司——东联村的东益公司和前兴公司。公司为这两家村办公司提供小企业商务咨询与培训服务。通过这两家公司,村民为项目工作并分红。到2004年9月,有429名村民在项目工地上工作。除了提供免费建议,公司还安排第三方举行为期6个月的小型企业培训,指导村办公司按可持续发展要求经营自己的企业。第三,帮助搬迁村民就业。项目搬迁将改变原有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解决就业是重中之中,中海壳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帮助搬迁村民在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中海壳牌及其承包商优先考虑雇用拥有相应技能的搬迁村民,或者有潜力通过培训可以掌握相关技能的村民。在大亚湾劳动局协助下建立了搬迁村民劳动力数据库,摸清搬迁村民的年龄、就业状况和技能等资料,中海壳牌、承包商和政府部门通过这一数据库寻找符合要求的劳动力,同时跟进村民的培训和就业状况。还制定了搬迁村民招聘程序,安排合适的搬迁居民应施工承包商的要求为项目工作。第四,优先在当地采购。为促进当地社会更好发展,中海壳牌制定了合同授标程序,列出本地承包商和供应商可承接的工程和采办合同,及有潜力的承包商和供应商名单,尽量采用本地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的材料和服务。此外,中海壳牌还建立了项目采办网站并举办中海壳牌采购程序讲座(http://info.cspc.net.cn),提供有意成为项目供应商或服务商的企业在网上登记公司资料,并有超过150家广东公司在上面登记。第五,村庄屋顶菜园。在与村民沟通中,公司了解到一些村民希望能在他们新的居住环境继续种植蔬菜,同时发现一户有探索精神的村民已经开始在新居房顶种植蔬菜了,公司认为这个模式可以推广,就与其它感兴趣的村民一起实施屋顶菜园项目。第六,社会公益投资。
l 美铝公司示例:美铝公司的成功与世界各地美铝工厂和办公室所在地数百个社区的卫生和福利息息相关。美铝公司通过捐赠、提出建设意见、义务贡献自身力量和时间等各种方式,使得社区的生活更为丰富。除了以捐赠为主的活动,美铝公司特别拨出款项推动两项全球计划来表扬美铝员工的义工活动。ACTION活动(其意为美铝员工在我们社区聚集一堂)鼓励美铝员工组成小组来帮助当地的非赢利性机构。而Bravo!活动主要是为了表扬义务贡献服务的个别美铝员工。
l 陶氏中国示例:陶氏主要进行员工和社区调查,其中社区调查主要用来评估陶氏工厂所在社区对陶氏的满意程度。对每一个社区,陶氏根据工厂的大小和陶氏对社区的影响大小来设定评估目标,在主要的产地,陶氏至少需要80%的居民视其为好的邻居和有价值的社区成员。
A.13.2 进入或退出当地社区
l 壳牌中国示例:中海壳牌(由壳牌集团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广东省投资开发公司共同投资)南海石化项目。(1)让利益相关者参与:从项目一开始,中海牌就广泛听取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顾虑和观点,并分享大家的看法。项目不仅向政府部分、合作伙伴、客户和媒体征求意见,还和其它社会各界密切接触。包括搬迁社区村民、渔民、周边社区、商人、旅游界人士、非政府组织等,进行广泛的商议和公告。(2)安置动迁公共参与和商讨。《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发布充分考虑了受项目影响人公共商议的正式要求。村及村小组定期组织村委会议,既对安置动迁原则程序及项目进程进行宣传或讨论,也为受项目影响人提供了对项目及其执行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发表不满的交流场所。商讨的内容包括补偿标准和办法、新村位置和规划、房屋建设、生活状况等等。(3)透明度和问责制。在项目施工之前,中海壳牌就请国内外权威机构做了《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并据此制定了《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请独立机构对40多项环境指标和60多项社会、健康指标进行监测。《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和《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都在中海壳牌公司的网站上予以公布,为公众提供查阅。监测根据《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要求完成的情况的季度报告也在网上可以查到。请独立机构进行的《外部监测》也公布在公司的网站商供查询。(4)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研讨会。2002年6月在香港举行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研讨会,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学术界、香港非政府组织、惠州市政府、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公司澄清有关《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的相关问题,利益相关方代表的反馈和评论吸收到报告的最终文本中。(5)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中海壳牌还举行相关针对性更强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方式和活动,包括针对承包商的项目采购研讨会、针对工人的职业健康研讨会、针对村民的社区健康研讨会、面向惠州和广东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等。
A.13.3 支持慈善公益事业
l 宝钢集团示例:1990年,宝钢设立宝钢教育基金,到2004年已经达到5000万元,至今已经有全国100多所高校和中科院直属19个研究所的10000多名优秀教师、学生获得奖教金,奖学金。奖金指出和教育资助达到6800多万元。1993年,宝钢出资1000万元建立宝钢高雅艺术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为繁荣上海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和优秀文艺作品的作者,重点扶持京剧、芭蕾、少儿文艺等困难团体,至今已经支出840多万元,奖励或扶持了61部优秀作品、249名优秀文艺工作者、19个优秀文艺团体以及10个文艺单位。
l 中国石化示例:多年来,中国石化一直承担对我国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对口扶贫任务。2005年,中国石化向湖南省泸溪县、凤凰县、安徽省岳西县、颖上县和西藏班戈县共投入扶贫基金2000余万元。通过扶贫和援藏工作,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教育条件、基础设施等得到初步改善。
l 巴斯夫中国示例:巴斯夫支持中国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取得科学成就。1997年5月,中德研究和发展基金成立,主要通过资助和奖学金的方式支持巴斯夫与中国的高等学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合作。
A.13.4 致力于当地社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
l 示例:暂缺
A.14. 社会进程及企业的本地嵌入性企业通常嵌入其所处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各种具体关系的情境之中。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其所面临的矛盾有所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和评价亦不能脱离企业与所处社会具体条件及发展进程的交互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改进无法在“真空”中进行,因此,应该密切联系其所嵌入的本地社会的具体发展阶段来切实考虑其社会责任的恰当内容;同时,企业应该积极扮演公民角色,推动社会进程的发展。
A.14.2 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l 示例:暂缺(推动社会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从而亦有助于刺激和实现企业在社会责任绩效改善上的价值创造,即社会责任供给)
A.14.3 参与公共治理
l 招商银行示例:武定县地处云南滇中高原,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使贫困人口居高不下。针对这种情况,招行与云南省、楚雄州及两县领导同志共同研究,确定了“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以教育扶贫为重点,以综合开发为主攻方向”的扶贫工作思路。1999年5月,招行第一批扶贫干部奔赴云南永仁、武定两县挂职。至此,招行全面启动了对武定、永仁两县的定点帮扶工作。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招商引资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之一。招行扶贫干部与当地人一起制定了适合本地水土的规划,开发特色经济项目。在武定,结合县里“白药之乡”建设新思路,招行与县科技局合作,投资建成以云南白药的原料药材———重楼为主的中草药试验基地,成功后在白路乡、高桥镇等地广泛种植,带动全县山区中草药种植业;引进优质牧草试种获得成功,繁育种苗200万株,在全县示范推广种植2000多亩,使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势头可喜;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上万人次参加,使众多群众掌握了致富技术。在永仁,招行的扶贫干部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地区考察旅游业。通过不懈努力,永仁终被列为楚雄的旅游重点县,省里拨出50万元专款用于该县旅游规划。招行还积极引进了小黑龙矿泉水厂、方山游乐场等项目。“输液”固然重要,但一个健康的机体必须拥有自我造血功能。招行于2001年6月开始为两县贫困农民提供小额信贷,计划分段投放400万元,用于支持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培植其“造血功能”。小额信贷的发放,促进了由单一式救济扶贫向综合开发扶贫的转变。为帮助两县通电、通水、通路,招行扶贫干部踏遍山村,实地勘察,多方协调,立项投资。从2001年起,招行先后投资建设了5个温饱示范村,修建了一批基础设施。目前5个温饱示范村都收到了良效,明显改善了所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好评。据统计,温饱示范村建成后,农民年均增收都在180元以上,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A.14.4 充实中间性组织的社会责任
l 巴斯夫中国示例:支持行业协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最佳做法。巴斯夫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国际化工行业安全环保管理领域的最佳做法-责任关怀。巴斯夫与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联合,将责任关怀理念和经验传递到化工行业的中小企业。
l 诺维信中国示例:诺维信作为天津开发区实现区域共生和循环经济的积极行动者之一,在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规划和建设中推介丹麦凯伦堡(Kalundborg)的工业生态模式,参与泰达废弃物最小化俱乐部(WMC)的组建和运行。
A.14.5 加强社会责任投资
包括与企业目前核心业务相关的或战略选择性的投资,也包括纯粹以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投资活动。
l 安赛乐集团示例:2005年11月7日,安赛乐在北京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支持联合国在中国的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计划,致力于推动中国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合作领域包括:通过加强政策和法律框架以及能力建设,支持改善能源利用的有效性,以便贯彻执行京都议定书所倡导的清洁发展机制;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提高政府环境管理能力;推动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使其成为扶贫与发展的工具,特别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的实现,特别是在山东省、江苏省、青海省和四川省。
l 拜耳中国示例: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大多数人没有办法享受贷款的待遇,很多人没有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事业。拜耳中国非常关注中国农村人口的生计问题,并通过“小额信贷”的方法,希望帮助广大的中国农村人口。拜耳公司为推动这项微观金融领域的信贷服务,积极的与美慈集团、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其他一些赞助部门合作,在过去两年中大力支持福建省周边农村地域的小额信贷服务。现在,当年的很多贫困户有了自己的养殖场和种植地。2005年,拜耳又将目光投向贵州的农村地带,他们的投资已经初见收益。
A.15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范例
以壳牌集团为例。
1997年,壳牌形成了高层、中层和底层的三级组织层次来管理可持续发展事务。在高层的社会责任委员会(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ittee,以下简称SRC),其成员主要来自公司的董事会,负责制定修改公司的商业原则和HSE政策;在中层的壳牌可持续发展团队(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oup,以下简称SDG),其成员包括企业五个核心业务部门的执行主管以及财务、人力和战略等部门的主管,在高层的社会责任委员会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壳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发展战略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在底层的可持续发展小组(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nel,以下简称SDP)成员来自五个核心业务部门的部门经理以及财务、人力和战略等部门的部门经理,主要负责具体的工作事务。在SRC的指导下,SDG于1997年制定了一个5年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图(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map,以下简称SDR),将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步引进到其经营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该路线图中,可以看出壳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保证:
1. 年度报告:描述壳牌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年度表现,可供雇员、外部利益相关者及其它利益团体如各种NGO组织、学术界和社会责任投资团体等获取查阅。连续的年度报告不仅反映了壳牌沿着其SDR路线图不断发展的轨迹,而且更加详细地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Framework,以下简称SDMF)及其管理程序和各种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简称KPIs)等新的测量方法。年度报告的编撰主要由SDG负责完成,其中数据的收集和校对整理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数据的收集主要由SDG从五大核心业务部门获得,财务数据由传统的财务数据系统获得,健康、安全和环境数据由严格的HSE数据管理系统获得。数据的校对在一般的核对、评估处理和侧面调查(如个案调查的方法)以及样本调查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2. 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解释怎样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应用于管理实践中。SDMF基于壳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原则,并且考虑现实应用的需要。主要包括8个相互关联的步骤:(1)识别利益相关者,以及存在的风险和机会;(2)区分风险机会优先秩序,选定目标;(3)制定战略、目标和计划;(4)组织相应的人力和资源;(5)执行计划;(6)对绩效进行监控和测量;(7)回顾学习总结经验;(8)先进示范。虽然SDMF由壳牌高层启动和发展,但同时也正视了过程的渐进性,在初始阶段各个业务部门可以根据所经营的特点进行调整,SDG主要是“为各个商业部门提供一个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支持和辅助资源的整体架构,而不是提供直接使用的一成不变的程序”。随着各个业务部门对SDMF的逐渐适应,它最终被所有的业务经理和职员所接纳采用。
3. 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监督和测量企业承诺的社会责任绩效,以达到持续改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首先,壳牌制定了一套准则来识别好的绩效指标。这些准则要求指标能够反映变化的趋势、可验证、可比较及能够被管理者所影响,使得KPIs能够驱使经营活动朝着清晰的方向发展,并且与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优先程度和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议题的优先次序高度相关。接着,壳牌与利益相关者展开广泛深入地对话,识别重要的KPIs,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最后,形成了一套具有7类KPIs的指标系统,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的各个方面。壳牌承诺将进一步地与内部和外部的专家进行咨询对话,不断地推进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空仔细学习一下,支持了!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chinacsra.or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