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企业回巢对中国影响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7 08:3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2年5月,全球最大的建筑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完成其在德克萨斯州维多利亚1.2亿美元的新工厂项目,将其液压挖掘机的部分装配流程从日本迁回美国,并由此带回500多个就业职位。2012年3月,通用电气公司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开设新冰箱生产工厂,而最初生产地设在墨西哥。该工厂招聘1000位员工在此就业,今年夏季将再新添380个工作职位。这只是通用电气在路易斯维尔的其中一项投资;到2014年,通用电气在该城市的总投资额将达到8亿美元。惠尔普(Whirlpool)也于2012年3月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开设新烹调设备生产工厂,耗资2亿美元,创造130个新就业职位。2011年美国汽车巨头福特、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与汽车工人联盟签署为期四年的协议,将把部分生产流程迁回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计划在未来四年投资130多亿美元,将由此产生14,000个新就业职位。下表提供了美国企业开始“回巢”的一些示例,“回巢”是海外生产业务重回美国本土的一个通俗用语。
胡一帆:美国企业回巢对中国影响多大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ltingGroup)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工业行业经理人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经理人打算或考虑将公司生产业务从中国迁回美国,其中67%的橡胶和塑料产品企业,42%的机械产品企业,41%的电子产品企业为,40%的计算机生产企业和35%的金属产品企业表示有此种想法。调查样本只包括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而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中更有约48%表示愿意回巢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回巢可能为美国带来200万到300万个就业机会。回巢过程才刚刚开始,两到三年后有望达到高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8:37:51 | 只看该作者
I.导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因素

  乍一看,近几年美国似乎并不是对制造业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这些企业为何会选择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可能也让人感到疑惑。美国征收的公司税非常高,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第二。美国的制造业薪酬也远高于平均水平,2010年时薪为34.74美元,而中国仅为2美元。经过近几年的经济困境之后,通用电气公司等企业有时也能支付低至每小时13美元的起薪;但是即使在此种情况下,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依然明显偏高。而且未来十年并没有明显迹象证明此种差距会大大缩小。

  鉴于两国薪资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相比,美国似乎处于竞争劣势。那么问题又回到为何存在回巢现象上来。几个关键因素导致美国制造对某些企业很有吸引力。

  ·美国支持创造就业的政府优惠政策

  在美国经历自此次金融危机以来所面临的经济萧条和失业率多次回升之后,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是美国最突出的问题。由于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创造就业甚至成为候选人争取选民的更为重要的话题。制造业多年外包导致美国蓝领工人失业,将制造业就业机会带回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期间迁走的制造业职位占全部制造业职位的33%左右(约390万个就业职位)。美国经济仍在奋力自此次金融危机中复苏,回归实体经济或者进入二次工业化过程也许会是刺激经济复苏的一个因素。

  奥巴马政府出台一系列旨在刺激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10年8月通过《制造业促进法案》,将暂停或降低供制造业使用的进口原料的关税。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报告显示,该法案可能使产值增加46亿美元,并创造近9万个就业机会。此外,2010年9月出台《创造美国就业及结束外移法案》。该法案提出,将为从海外回迁就业职位的企业提供为期24个月的工资税减免,并终止为向海外转移工厂和生产企业提供的数项补贴,如免税和减税。美国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跨国企业累积盈利7000亿美元,但仅支付160亿美元税收,这意味着实际公司税率仅为2.3%,而官方公司税率为35%。

  地方政府也提供相当大的刺激措施,以吸引企业进驻。比如,通用电气公司从肯塔基州和路易斯维尔市获得总额3700万美元的资金,以及联邦政府提供的248万美元减税措施。鉴于其为地方就业所做的贡献,卡特彼勒从德克萨斯州企业基金那里收到118万美元资金。

  ·在全球经济下滑之际饶开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途径

  由于美国深陷高负债及长期以来的巨大贸易赤字的泥潭,公众态度日益向支持保护主义的方向转变,特别是直指中国,而中国常常是政客和媒体用来为经济困境开脱的替罪羊。过去几年,美国对此对太阳能产品、轮胎和大蒜等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保护主义情绪抬头甚至导致身处美国的外国公司陷入贸易保护的重围。比如,中国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尚德在亚利桑那州收购了一家工厂,之后不久美国就对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由于其生产设施外包,美国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加大进口商品征税力度的影响。考虑到关税问题时,制造业回巢似乎更具经济效益。

  国内制造商能够从政府为促进就业和出口所提供的补贴中获益。在奥巴马于2012年1月提出的”美国基业长青蓝图“中,政府提出多项措施,旨在振兴美国制造业,包括为回巢企业搬迁成本提供20%的税务减免,并取消对外移企业提供的类似福利,为采购设备的制造业企业提供500亿美元的税务减免,为在受裁员严重影响的地区投资的企业再提供60亿美元税务减免。另外,将为清洁能源制造业的税务减免规模扩大到54亿美元,其在2012年3月获得通过。此外,美国议员正在考虑为将生产从海外迁回美国的美国制造商下调20%的公司税。

  ·与回巢相关的其他好处

  与企业外移有关的成本包括物流成本、差旅成本、技术转让成本和长期供应链风险上升的成本。生产回巢将减少或消除部分此类因素,也带来多个无形好处,如商誉、声誉和质量认同。

  回巢会降低物流成本。由于燃料价格上涨,货运成本成为海外企业的一大担忧。HIS环球透视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四年货运成本飙升71%。成本不断攀升使利润率下降,外包的盈利能力受到打击。生产回巢美国将降低货运成本,因为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将不再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运输。

  制造业回巢也将消除对美国本土管理层和工程师频繁进行全世界差旅的需求,由此削减海外机票和酒店费用,也减少了时间浪费,并减少海外工厂可能会出现的语言障碍。

  回巢也可能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对高科技企业很有吸引力,并将降低技术转让成本。在新兴经济体开设工厂时,时常发生知识产权流失的情况,这是因为新兴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并不严格,从而导致产品仿冒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公司也因此丧失了市场份额及其研发价值。

  缩短供应链及加快市场反馈也刺激时间敏感型企业回巢。美国国内市场仍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本地生产可以让公司对消费者需求做出迅速反馈。回巢也消除了某些额外的措施,如将制成品运回美国的海关检验过程。海关检验过程通常会延长供应链,特别是在某个地方正处于公众假期时更是如此。

  “美国制造”的标签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美国制造商品具有质量更好的社会认知,激发出很多美国消费者的爱国情绪。草根阶层中再次出现“购买美国货”的情绪,这与保护主义情绪日渐升温的情况一致。生产回巢美国的企业将从各利益相关方的商誉中获益,包括部分消费者也会很乐意为美国制造商品支付更高价格。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8:38:36 | 只看该作者
II.回巢对中国的影响

  在讨论西方国家制造业从各新兴经济体回巢的更广泛问题时,一个主要问题浮出水面。一波西方“回巢”将给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前景以及这些经济体的总体经济增长带来怎样的影响?具体而言,美国企业回巢本土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短期影响有限

  由于西方国家开始将其部分海外投资迁回本土,这将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短期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美国海外制造工厂回巢将给中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某些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回迁将导致失去就业职位,以及专业知识流失和技术转让的溢出效应。因此,引人关注的是过分强调美国企业回巢本土的趋势及其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这样的影响应会是非常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回巢规模依然很小。不太可能呈现巨大短期支流的明显情景,原因是此种回巢的规模可能比较小,短期而言非常小。近期美国从中国回迁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就业职位只是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而且只出现在某些特定情景下。美国企业并未全部离开中国返回美国本土;在可预见的将来,从中国回巢美国仍会只是规则中的例外情况。回巢过程才刚刚开始。

  回巢似乎更多地从其他国家而非中国开始。实际情况是,尽管过去几个月中国的薪酬水平不断上升,但中国仍是全世界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即使美国企业迁回本土有国内方面的原因,但回巢的很多工厂有可能来自竞争力不及中国的其他国家。

  ·长期而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层面仍颇具竞争力

  长期来看,西方国家制造业回巢本土的影响将不会给中国带来严重影响的原因是,中国是并且仍将是全世界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

  劳动力成本依然较低

  尽管薪酬水平快速上升,但回迁美国很快会在更大程度上带来更多成本效益的论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站不住脚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制造业薪酬依然远低于美国及其他国家。即使做出大胆预测,如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2015年中国的制造业薪酬将升至每小时4.41美元,而美国为26.06美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短期来看仍只是美国成本的一个零数。

  中国的其他劳动福利依然缺乏。养老金覆盖率仍然很低,农民工常常被排除在养老体系之外。在发达国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医疗保险等福利在中国通常很低。尤其是在私人企业中,工人常常超过合同时间加班,有些企业有时也会拖欠工人工资。务工者的合法保护也较差;务工者有时可以在很短的通知期内或者没有清楚理由地被解雇,遣散费也很低。这些因素导致劳动力成本偏低,并为企业提供了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在劳动者保护更强的国家是不可能有的。这种雇工状况已引发了多种担忧,过去几年也有了显著改善,不过要达到发达国家或甚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标准还需要很长时间。

  总之,这些因素综合为企业提供了低劳动力成本,特别是相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更是如此,这趋势还会继续使中国保持在全球层面劳动力的竞争力。

  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

  一种观点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水平。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报告列出了中国工人的单位小时生产率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明显改善,并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世界大企业联合会的数据表明,2005年至2010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有近10%的增长,远超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水平,而且也超过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中的印度和巴西。此种明显差异意味着,中国正向长期赶超目前领先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迈进。

  ·中国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继续吸引全球企业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财富水平稳步增长,并且渴望从原来的出口主导型模式向国内消费型增长模式转变,中国的国内市场份额,即使不是众多企业力求捕获的最想要的市场(如果还未获得),仍是其最梦寐以求的市场之一。这是这些企业进驻中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1年中国的最终消费支出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相当于3.48万亿美元,约合22.47万亿元人民币。虽然国内市场名义值已非常巨大,但仍有大量上升空间,原因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依然非常低;这种增长动力一直存在;自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支出始终保持平均14.9%的同比涨幅。

  按照未来几年中国GDP平均同比增长7%、美国同比增长2%的假设,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年平均升值3%的前提下,并考虑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预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消费水平将达到美国的一半以上,到2020年达到美国水平的80%。

  越来越多在中国的工厂将定位于生产适合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为了出口,因此这否定了很多有关货运及运输成本不断上升以及时间效率低下的论点,如果产品只是在中国销售,那么所有这些成本都将大幅下降。

  卡特彼勒的示例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尽管制造业工厂从日本和加拿大回迁至美国,并且作为将制造业就业职位回迁美国的首批大型企业之一,但卡特彼勒仍继续在中国扩张,扩大其徐州生产工厂的规模,在中国努力拓展供应的产品种类和服务,从而利用中国的市场需求;公司已制定多项计划,以使徐州工厂的挖掘机产量翻四番。

  此外如果中国国内市场成为主要目标,即使生产成本日益上升,但企业仍有动力进驻中国,以利用本地物流、供应链和市场知识专长。因此将加快侧重点转变步伐,从为利用低投入成本而进驻中国的企业向为寻求捕获中国消费支出份额而进驻中国的企业转变;中国仍将是企业进驻的颇具吸引力的地方,即便成本不断上升。

  ·潜在未来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预计中国制造业将出现两种趋势。

  “部件生产将继续留在中国,而装配线则可能回巢至发达国家。中国的零部件和组件生产可能仍会居于主导地位,原因是极少数国家能够达到中国这样的低成本、世界一流基础设施和庞大规模相融合的程度。不过,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主义情绪升温,中国可能会发现迁移部分装配流程会带来好处,如前述尚德的情况那样。中国可能会将最后的零部件装配移至某个地方,即使所有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在另一个国家装配也可以贴上这样的标签;中国注塑机(PIMM)生产商海天国际的情况就是如此,凭借旗下德国子公司长飞亚塑料机械公司(ZhafirPlasticsMachinery),公司能够组装商品,但却贴上德国制造标签。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与美国高度互补。中国仍主要涉足低增加值制造业行业,而美国则集中于高端生产,美国缺少愿意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做低增加值工作的工人,而中国仍缺少必要的创新和在全球层面竞争的长远规划。

  “中国可能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发中心。中国有望提高其作为未来研发中心的地位,这是因为中国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廉价技术熟练工人,也是由于政府侧重向高增加值领域转变及加大战略行业投资力度。收购可能会加快这一进程,如联想在2004年收购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其加快了中国对技术的获取。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8:39:23 | 只看该作者
III.结论

  多家美国企业开始回巢,将生产工厂迁回本土,美国大企业因其为美国带回就业机会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优惠政策、回避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愿望以及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已鼓励某些企业回巢,即使制造业薪酬差距依然巨大。不过,回巢规模较小,原因是过去十年带回的就业职位数量仍远低于为其他国家创造的就业。回巢现象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高峰。

  回巢已经导致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已经结束,其制造业正在下滑。我们认为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现在回巢规模很小,并似乎主要从其他国家而非中国开始,所以对中国的短期影响应很有限。长期来看,中国仍具有较高竞争力。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依然较低,长期劳动生产率仍会继续提升。中国的国内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这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激励因素,促使企业仍留在中国,而这对中国制造业是有利的。即使全球大企业将最后装配线回巢至发达国家,中国仍有望在零部件生产领域保持主导地位。预计中国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发中心,这将确保中国仍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保持主导地位。总而言之,虽然中国可能会感受到些微影响,但从大局来看,中国受美国企业回巢的负面影响不会太大

  胡一帆现任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财经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11-26 00:18 , Processed in 0.1354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