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外贸发展最新形势的综合研判 在金融危机与各国债务纠葛下,世界经济持续处于调整变革中,全球经贸的真正复苏有待时日,2013年全球外贸前景难以乐观。在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各界普遍认同经贸低增长将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常态”。业界分析指,今年1、2、3月相关经贸发展数据虽微露曙光,但属短期需求因素居多,尚不足以预判未来表现。 今年外贸预期与规划 据业界分析,高层在2012年9月通过了促进外贸增长的八项措施,各地也纷纷推出相关办法,力图对外贸易增长“保10”,但受限于外需持续不振,全国外贸总额同比仅增长6.2%,低于10%增长目标。地方制定的目标也普遍没有达到,广东是唯一达到增长目标的省份,全年增长7.7%,略高于7.5%的目标;江苏增长1.6%,与8%的预定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 分析指,造成中国2012年外贸低增长的原因有四:一是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等陷入增长困境,需求不振,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明显减少。二是全球贸易摩擦和壁垒,尤其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壁垒持续上升,对中国的“双反调查”范围与金额不断扩大。三是外资和加工贸易减少。中国的对外贸易50%为外资企业的贡献,外资投入下降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另外,加工贸易对进出口的贡献也持续减少。四是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影响外贸竞争力。 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多数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中国外贸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理由有: 1.近期在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看,美、欧、日经济持续低迷及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继续加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2.从中国本身形势看,土地、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各类要素成本上升趋势未变,产业出口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3.从2012年秋季广交会的出口订单较之春季下滑9%以上,第2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总成交也比上届下降9.87%看,外商采购量减少,观望气氛明显。 至于持较乐观展望者认为,2013年中国外贸将好于上年,有利因素有: 1.近期美欧等发达国家一系列先行指针显示其经济触底反弹迹象明显,外部需求状况有望逐步改善,外部环境有利中国外贸增长。 2.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尽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CPI小幅上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略有回档,但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预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扩大展开,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进一步加速,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也很可能逐步增加。 3.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经历了金融危机焠炼后生存下来的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4.虽然2012年中国外贸增幅较低,但与其它国家比较还是较高的,显示中国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还有提升空间。 基于乐观解读,汇丰集团预计2013年全球贸易额增长有望达5%,而中国未来三年(2013至2015)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有望达到12%。亦有不少企业预期今年外贸形势会好于2012年,出口经理人指数连续回升,对未来2至3个月出口持悲观情绪的企业首次降至四成以下。 就今年外贸规划而言,鉴于去年未能达到10%的外贸增长目标,上任总理温家宝在今年3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外贸增长目标数字。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表示,对中国今年外贸总体形势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去年增长6.2%,今年预期增长幅度在8%左右。不过广东、江苏等出口大省都大幅调降今年外贸增长目标,普遍定在5%;福建、山东分别订在5%和8%,均低于去年的8%至10%。 外贸面临内外多重挑战 新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3月21日表示,有信心实现今年外贸预期增长目标,将力争稳定外需市场,实现外贸增速不低于GDP增长速度,同时要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升外贸的质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新优势。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外贸优势以产业竞争优势为基础,近几年来,中国产业的各类要素成本一直上升,传统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然而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的新竞争优势迄未形成,加上发达国家加快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的双重夹击,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很多外贸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是中国外贸的内在挑战。 外部挑战方面,除了外需动力不足与如影随形的国际贸易壁垒干扰因素外,还有两个正在动态发展中的问题,一是先进国家货币宽松与贬值政策的冲击,另一个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重构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制约。关于前者,目前各国都在努力推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其货币贬值,增加其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的商品生产成本升高,出口竞争力降低。至于后者,主要是美国加快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谈判,以及和欧盟自由贸易谈判进程。一旦TPP与美国欧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实现,将使全球国际贸易规则与形势产生重大变化,影响中国出口与企业走出去战略。 “中国梦”与“经济升级”,都离不开外贸 综观世界经贸发展趋势,每次经济危机都暴露出各国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变革调整才能再展增长活力。中国经济实力壮大后,除了自身经贸结构调整问题,还需面对与各国的贸易失衡和摩擦。 外贸是国家财富累积之本,中国在胡锦涛与温家宝当政十年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初步达到国富的目标。习近平与李克强上任以来,提出构建“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蓝图,希望到2020年实现GDP翻一番,完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观察人士分析指,从上届政府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现今的“中国梦”与“经济升级”,都离不开外贸。然而如今的世界贸易格局迥异于十年前中国“入世”之时,在外有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开始致力重构世界贸易新规则,于内则是必须以创新、内需和改革打造经济升级的新动力,努力由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升级到品牌与技术大国、出口强国;同时加快贸易区谈判的步伐,加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发展竞争力,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