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5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若贫者无立锥之地,城市有何温情可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4 12:0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张图片的网络热传,足以成为一桩新闻事件。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广州高架桥下有浇筑水泥锥,疑为驱赶流浪者露营,一时间网络数万转发。据南都调查发现,广州白云、天河确有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此类水泥锥,且已存在多年。

针对机场高速黄石出入口桥下区域的水泥锥归属,白云区城管局负责人给出了一段颇为绕口的责任归属分析,从城管、绿化,一直到机场高速管理公司,再经由机场高速公司工作人员之口,重新绕回城管一方(并将原因指向“过去桥底聚集了太多的流浪人员”)。网络与媒体讨论许久之后,昨晚,广州市建委才出面承认该设施系“由10年前的市政园林局所建”,且承认“初衷是为防止流浪汉留宿桥底影响市容”。截止昨日晚间,广州白云、天河现存多处水泥锥“没有一个部门站出认领并解释其用途”。

据南都深圳报道,在深圳被发现的同一款锥状设施,深圳河道管理处亦出面回应称,其设置主要就是为了清理“三无人员”,且系“借鉴广州经验”。现在看来,倒是作为“经验”输出方的广州市有关部门,百般扭捏了一番,全无敢作敢当的起码气派。官方迟迟不出面,围绕这一奇怪设施的种种民间揣测,却也逐渐指向趋同的解释。在几处建了该水泥锥状物的高架桥附近,市民、商户的讲述与推测,集中于驱赶流浪者一项上,且该设施所在地此前也多为流浪者聚集处,而水泥锥的出现与流浪者散去之间,起码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当广州市建委出面证实二者之间起码历史上的因果关系之后,着实不得不让人感到汗颜,并进而发出追问:这样粗暴驱赶弱势群体的建筑设计,何时彻底退出城市(而不是像深圳有关部门所言,近年来还在借鉴所谓的“广州经验”)?

流浪者与水泥锥,本无必然的字面联系。流浪或许出于纷繁的原因,使人暂时或者较长时间身无立锥之处,不得已浪迹城市角落,以求遮风避雨。这样的现象与群体,自古以来,于城市而言便是不得不面对的客观存在。名为“水泥锥”的奇异设施,据网友检索发现,其形状近似于一种名为“反坦克锥”的军事建筑,尺寸虽有差异形状却极为相似。殊不知这种以“阻碍履带式坦克车”为其主要军事用途的自卫设施,在疑似“军转民”后竟可能成为阻碍流浪者聚集的利器。现行中国法律,不再授权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对流浪者进行强制驱离(而只能是自愿救助),这曾是中国人权、法治的重大进步。不能再有所谓变相驱赶、逼退乃至震慑的思路,延续过往的不人道决策。

数以千计的水泥锥状物,借由新闻图片的冲击力,给公众以刺目、锥心的痛感。尽管到目前为止,广州相关政府部门尚不愿宣布对此负责,但现实生活的残酷片段一旦成为新闻,也就交给了时间。时间不等人,越是在确切消息无法及时到来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如此怪异的城市设施,便更有理由去揣测其用途、追问主事者。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厘定水泥锥管理责任和部门,出面回应、并详解该水泥锥项目的来龙去脉。给个说法并不难,哪怕最终认定为决策失误,也有错认错,积极予以改正。舆情危机未尝不可以成为一次政策修正和完善的机会,采取更多元的组织对接和形式供给,给流浪人群以有尊严、无芥蒂的救助服务。

城市发展愈是趋于文明,便必然需要用愈妥当的方式去诠释包容、开放的品质。市民个体对此种疑似赶人的做法可以表达认可,但城市决策者却实不该让广州以此种面目示人。更何况,“立锥是为了安全”的说法,除了将流浪者赶到更不安全的路边栖身,并无一处实现这一“客观效果”。对待流浪人群的政府责任,绝不应当是几千水泥锥可以替代,锥子建起来,把流浪者逼走,或者只是把人逼到更危险的人行道上栖身,只能让闻者伤心,见之不忍。因为,贫者无立锥之地,城市便再无温情可言。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2:04:15 | 只看该作者
郭杨阳:满地“立锥”寒心的不仅是流浪者

2012年07月04日 02:28
来源:新京报 作者:郭杨阳

近日有网友称,广州白云、天河有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密密麻麻的水泥锥。记者向多部门了解水泥锥区域的管养权属,却没有部门“认领”。有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桥底聚集了太多的流浪人员,市政部门为防止安全隐患,在桥底建了水泥锥。

如新闻所言,“从远处望去,(水泥锥)如同一排排让人不寒而栗的矛尖。”有了这样的“矛尖”,不仅能从客观上阻止流浪汉栖身桥底,更能在心理上对其形成强大的震慑,于是,“这一带流浪汉确实很少”。但从一边倒的网络舆论来看,这满地“立锥”,防住了流浪汉,却令社会寒心。

古语形容穷人“无立锥之地”,而此处“满地是立锥”。这种人为特意制造的满地“立锥”,到底是为了防谁?

有人说这些水泥锥是防止行人横穿马路的,当然也有保障流浪汉人身安全的意思,真希望事实就如这个设想一样充满善意。因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其对诸如流浪汉这样的底层的包容程度。但“水泥锥无单位认领”的事实又分明表明——这些水泥锥似乎不是单纯地为防止横穿马路而设。不管这些水泥锥的本意是什么,其客观上形成了对流浪汉的设防,至少就是城市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在放置水泥锥的过程中,没有想过流浪汉所需要的那一片栖身之地,现代城市就难言文明。

有人从城市管理方面支持水泥锥防流浪汉的做法,但这种观点也难言正义——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有什么比晚上那一处尚能遮蔽些许风雨的栖身之地更刚性?流浪汉也是人,也需要有一块遮风挡雨的地方,城市管理还有什么比给流浪汉留一块栖身之地,更温情?

事实上,给流浪汉一块栖身之地又如何?流浪乞讨人员自古以来就存在,也没听说哪个时期因为没管理好这些人而产生多大的社会危害,倒是那些屡屡出现的普通人对流浪汉的善令人动容。在现代城市的管理过程中,实在应该从中获得启发。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2:04:56 | 只看该作者
谭敏:壮观水泥锥为谁量身造

2012年07月04日 07:0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谭敏

上世纪80年代,央视曾经有一档风靡全国的节目,叫做《正大综艺》,里面有一个“世界真奇妙”的环节,外景主持人周游世界各地,介绍全球的各种奇闻,有的是自然现象,有的是社会百态,在你看得正入迷之际,画面戛然停住,主持人出来了:“各位嘉宾猜猜看,这个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那时,出国还不那么容易,里面的种种新鲜事物让幼时的我大开眼界。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正大综艺》了,要不,近日广州高架桥下的水泥锥,在我看来绝对是“世界真奇妙”的最佳素材。近日,一个网友微博爆料,市内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水泥锥。记者问了多个部门,居然没有一个单位知情。这些水泥锥呈金字塔形状,均匀成片铺就,实在看不出到底是做什么用的。网友们跟帖无数,提供了无数个答案选项,有人认为是防流浪汉,有人认为是防止司机违规在桥底掉头,有人说是施工队临时创意,还有人认为是新型地表散热系统……

不得不佩服网友们的想象力,可惜,城市管理并非一档综艺节目,其引起的舆论狂欢并非那么娱乐。虽然这些水泥锥不知是谁人的杰作,也不知真正用途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堪比新式武器的造型雷人更易伤人,而水泥锥四周没有任何标识和防护设施,一不小心掉进去,肯定是会见血的。更何况,城市里有这种杀气腾腾的东西,让人望而生畏,背心陡然生出一股凉意,实在是比有一两个流浪汉睡在这里更有损市容市貌。

城市管理在乎细节,不管水泥锥有没有人认领,但既然已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恐怕有关部门还是要早日采取措施,先消除安全隐患,方为上策。至于弄清其真正用途,我看倒还在其次。

4#
发表于 2012-7-4 13:03: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出现金字塔了?有没有狮身人面?[em140]
5#
发表于 2012-7-4 13:06:33 | 只看该作者

《世界真奇妙》,怀念一下。里面有一个瘦瘦的女主持,短头发。

以前我就做过一阵子这样梦,像那主持人一样。估计我现在爱流浪和这个有那么一点关系。

6#
发表于 2012-7-4 14:40:01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什么社会都是有金字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11-22 18:39 , Processed in 0.1333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