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8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SO9001条款判定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5 09: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以ISO 9001 2000为例﹐将条款判断的一些技巧介绍如下﹕

(1)  最高管理者﹕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最高管理者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等﹐如判断上述条款有不合格项﹐往往意味着系统失效﹐且主要责任者是最高管理者﹐其不合格项所引起的随后措施﹐可能会涉及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应慎判。

(2)  更改。对设计﹑开发要求及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对来自顾客产品要求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对目标及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对除上述判断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问题均可判到4.2.3文件控制。

(3)  标识。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标识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等。在对标识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标识的对象﹑性质﹐寻找相应条款。

(4)  记录。标准中对要求有记录而无记录时﹐应判到所对应条款﹔对用于提供证据的记录问题﹐应判到4.2.4质量记录的控制﹔对作为产品实现质量记录的策划问题﹐应判到7.1产品实现的策划。

(5)  人员。标准各条款中﹐涉及到人员问题时﹐可采取由表及里的原则﹐如应知而不知﹐应会而不会﹐宜判到6.2人力资源。

 

(16)  设施﹑设备﹑装置。对基础设施确定﹑提供﹑维护问题﹐应判到6.3基础设施﹔对生产和服务设备使用﹑维护﹑工装管理等问题﹐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生产和服务设备的配置问题应判到6.3基础设施﹔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装置﹐凡获得﹑使用问题﹐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凡测量能力﹑校准﹑防护﹑确认等问题﹐应判到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09:28:52 | 只看该作者

(17) 防护。在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包括搬运﹑贮存﹑包装﹑交付等)﹐涉及到产品的防护应判到7.5.5产品防护﹔涉及到基础设施的防护﹐应判到6.3基础设施﹔涉及到生产和服务设备(工装)的防护﹐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涉及到测量和监控装置的防护﹐应判到7.6监控和测量装置﹔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防护﹐应判到6.4工作环境。

(18) 顾客。标准中直接涉及到 “顾客”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中心﹑5.3质量方针﹑5.5.2管理者代表﹑5.6管理评审﹑6.1 资源的提供﹑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5.4顾客财产﹑7.4.3采购产品的验证﹑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控制﹑8.2.1顾客满意﹑8.4数据分析﹑8.5.2纠正措施等。在对与顾客有关的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对象﹑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9) 确定。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确定”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5.2以顾客为中心﹑6.1资源的提供﹑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3基础设施﹑6.4.2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1总则﹑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4数据分析﹑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等。在对确定有关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确定目的﹑对象﹑过程寻找相应条款。

(20)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中应包括设备使用﹑工装﹑工艺﹑生产﹑搬运﹑贮存﹑包装﹑交付﹑服务等组织产品实现的特定过程﹐在涉及上述方面问题时﹐在没有其它条款相对应时﹐均可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09:36:55 | 只看该作者

(6) 测量和监视。对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工装﹑材料﹑环境﹑方法﹑信息﹑时间等过程参数的测量和监视﹐应判到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进货﹑半成品(在制品)﹑成品的特性的测量和监视应判到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的监测活动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顾客满意与否的监测判到8.2.1顾客满意。

(7) 做法。实际做法有效﹐但未满足规定要求﹐即合理不合法时应判不合格项﹔实际做法符合规定要求﹐但该规定做法不尽合理﹑科学﹐即合法不合理时﹐不应判不合格项。

(8) 评审。标准中直接涉及到 “评审”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3质量方针﹑4.2.3文件控制﹑5.6管理评审﹑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3 .1设计和开发策划﹑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等。在对评审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评审对象﹑性质及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9) 识别。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识别”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4.2.3文件控制﹑4.2.4质量记录的控制﹑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等。在对“识别”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识别场合﹑时机﹑对象﹑目的﹑范围寻找相应条款。

(10) 法律。向组织传达遵守法律的问题﹐可判到5.1管理承诺﹔对组织知法的问题可根据涉及对象﹑范围﹐分别判到5.2以顾客为中心和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6.2.2能力﹑意识和培训等条款﹔对组织守法的问题﹐可根据所处过程﹑场所﹐分别判到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3设计和开发输出﹔对组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评价问题﹐可根据评价目的﹑性质﹑对象﹐分别判到5.6管理评审﹑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3.4设计和开发评审﹑8.2.2内部审核等条款。

(11) 资源。标准中直接涉及到 “资源”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5.1管理承诺﹑5.6.3评审输出﹑6资源管理﹑7.1产品实现的策划等。在对资源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识别﹑提供﹑使用﹑管理资源的场合﹑目的﹑类别﹑对象﹐寻找相应条款。没有相应条款可判时﹐均可判到6.1资源的提供。

(12) 沟通。标准中直接涉及到 “沟通”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3质量方针﹑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7.2.3顾客沟通﹑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4.2采购信息等。在对 “沟通”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沟通对象﹑过程﹑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3)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其任一过程都存在改进机会。因此对 “改进”问题的判断﹐应根据改进的对象﹑过程﹑时机寻找相应条款。通常﹐针对不合格产品本身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3不合格品控制﹔针对审核发现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宜判到8.2.2内部审核﹔针对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宜判到5.6管理评审﹔针对过程中实际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5.2纠正措施﹔针对过程中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防止发生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5.3预防措施。

(14) 确认。标准中直接涉及到 “确认”要求的条款有﹕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在对 “确认”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确认的需要﹑对象﹑过程﹑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5) 策划。标准中直接涉及到 “策划”要求条款有﹕4.1总要求﹑4.2.1总则﹑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7.1产品实现的策划﹑7.3.1设计和开发策划﹑8.1总则﹑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在对 “策划”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策划对象﹑目的﹑过程﹑时机﹑需要﹐寻找相应条款。

梦里的红头巾 2008-07-23 11:37:39

(21) 统计技朮。统计技朮应用知识没有掌握或应用不正确﹐可判6.2.2能力﹑意识和培训﹐其它统计技朮应用问题可判到8.1总则。

(22) 批准。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批准”要求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4.2采购信息﹑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等。在对“批准”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批准对象﹑权限﹑过程寻找相应条款。当在标准条款中无批准要求﹐但在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有批准要求时﹐应根据组织文件要求所对应的条款进行判断。

(23) 能细则细﹐不能细则粗﹔对上的则细﹐对不上的则粗原则。如4.2.3文件控制。

(24) 最贴近原则。在标准中找不到完全能“对号入座”条款时就判最为接近的条款。

(25) 最有效原则。当存在多种判断时按最有利改进或改进最易见效的条款处判。

(26) 最关键原则。当同时存在多个问题时﹐应寻找关键词或关键客观证据或关键问题进行判断。

(27) 最密切联系原则。有些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应与问题的产生有最紧密关系的原因处判。

(28) 合并同类项原则。相同的轻微不合格项可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文件控制中一些标识等。

(29) 具体分析审核对象﹐切忌望文生义。

4#
发表于 2010-9-15 10:32: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0-9-15 21:58:52 | 只看该作者

也支持一下楼主!

6#
发表于 2010-9-15 22:40:4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另外,一个文件问题,判个4.2.3不太好吧,我看还是要细点,这样更利于工厂改善。

7#
发表于 2010-10-8 21:16:2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11-1 09:27 , Processed in 0.1831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