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企业将转移至深汕合作区 会上,各区还分别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产业转移升级工作责任书,还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签订了产业转移合作协议,并邀请了深圳硅谷动力运营公司董事长何明远作为企业界的旧厂房改造、产业园运营的成功典型进行发言。据悉,该公司通过产业整体置换,在深圳成功打造了8个产业园,废旧的厂房经过整体改造后,出租率达到100%. “要分清哪些是要留下来的,哪些是要搬走的”,许勤说,深圳要从产品的输出,转变为技术、服务的输出,要主动引导那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企业进行转移。到2 0 1 5年,要有序转移1万家低端类企业,其中,4000家将转移到深汕合作区去,另外的5500家则转移到广东省的其他区,形成总部、研发在深圳,其他的制造、生产环节在外地的格局,“虽然它们都转移去(深汕)合作区了,但是由于总部经济的存在,所以七成的效益仍可以留在深圳。” 许勤:水电已近极限转型迫在眉睫 昨日的会议上,深圳市市长许勤用一串串数字谈到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之迫切性。许勤说,在城市发展的关键期,城市资源已经接近极限,转型迫在眉睫。 许勤透露,当前,深圳的用水已经达到18亿立方米,而城市可供使用的地下水仅22亿立方米;在不到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容纳了1400万人口;城市的最大用电缺口达到170万千瓦时,这还是“十二五”的头一年,而后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用电缺口肯定会更大。“对于用水大户、用电大户,有些大户可能只产生很少的产值,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就要考虑转移”,许勤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转型升级的速度不够快,深圳将面临着丧失发展机会的极大风险。 许勤透露,深圳最高峰时期,来料加工性质的企业达到9000多家,到2010年,这个数字下降至3000多家。而加工贸易型企业由于附加值低,仅创造全市不到2%的工业产值。因此,深圳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就要保留附加值高、资源能耗相对少的企业,而对于附加值低的耗能大户、低端制造业则要进行不停产转移。到2012年,这样的企业计划达到3000多家。 ■转型升级时间表 阵痛肯定是会经历的,但是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和要求。 ———深圳市市长许勤 2012年 ●完成35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 2015年底前 ●腾出750万平方米发展空间,释放15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面积 ●基本完成20个旧工业区改造,建成战略新兴产业基地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11个,先进制造业工业园区20个 ●引进200个高端重大项目,建立宝安松岗、龙岗坪山产业转型示范区 ●要有序转移1万家低端类企业,其中4000家将转移到深汕合作区去,另外5500家转移到省内其他地区 ■专家观点 经济形势逼迫必须转型升级 “政府这么强势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确实不多见,但也确实是到了时候”,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深圳在转型升级、找空间要效益有其必要性。因为深圳在节能减排、城市人口与空间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他认为,相比于此前,政府几乎很少直接通过某种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而这届政府则比较较真,显得较为强势,“应该是当前的形势倒逼政府采取措施,推动转型升级。” 郭万达建议,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的困难可能比较大。出于社会的稳定角度考虑,政府除了要让部分企业转移腾出空间,也要从实际出发,帮助企业找到新的出路,比如设立转移专项资金等等。“不能让企业一夜之间就要走或者关门,至少要让他们知道,可以去哪里,也能得到必要的帮助,帮他们渡过难关。” 迁老旧 将强化产业转移倒逼机制,对发展后劲不足的拟转移企业,原则上不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不予错峰用电优惠,依法对其加强劳动监察执法、环保执法和安全隐患巡查等,促其转移。 迎高新 要超常规支持特殊重大项目,对于华为、中兴、比亚迪、华大基因、长安汽车等单位特殊重大项目给予超常规支持,力争新一代通信、新能源、生命科学、高端汽车等领域实现重大产业突破,带动行业内的企业的转型升级。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刘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