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行贿案影响,广药集团旋即不再认可2002年和2003年两次补签的协议。 但让人们不禁浮想联翩的是,此后多年,广药集团一直没有采取法律手段或其它正规方式明确加多宝到底可以使用多少年的“王老吉”商标。按广药集团最近的说法是:“迫于当时处于合同执行期,广药集团没有采取法律手段。” 而这些年,却恰恰又是加多宝为推广王老吉品牌投入最多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加多宝的营销攻势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虽然其脚下的法律板块已经暗暗松动。到2007年,红罐王老吉已成为“2007年度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第一名”,超过了在中国市场长久以来的领先者: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人民币。一个纯地域文化下的“王老吉”,凭借“怕上火”的准确市场定位,迅速突破了地域限制,红遍全国。 而同时,广药集团由于保有原来的生产设备,依然在默默生产绿盒王老吉凉茶,在品牌推广方面搭着红罐顺风车。为此,多年来双方常有争执发生。不过,现在看来,那些争执都是小事一桩,2002年和2003年合同的有效性,才是决定双方命运的关键! 决战前夜 决战前夜很快到来。 2010年5月,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在2000年签订的合同到期,广药计划收回商标许可权。这引起了鸿道集团的极大抵触,因为他们认可的是2002和2003年的合同。按广药集团的说法:“广药以电话、公函等多种形式数十次与鸿道集团联系,但对方皆不予回应。2010年8月30日,广药集团向鸿道集团发出第一封律师函,要求对方于9月30日前回复,但是对方一直称未收到律师函。广药集团两位高管亲自到鸿道集团在香港的办公地点送递,对方竟然拒绝接收。” 而让广药集团气愤的是:“鸿道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往广药集团的账户汇款,试图用这种‘强迫式’的支付造成‘租用’王老吉商标的既成事实。” 在广药义愤填膺之际,关于这一阶段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加多宝方面始终没有公开谈过个中细节,只是从2011年年底,默默开始了产品的“去王老吉化”:在红罐王老吉包装上突出了“加多宝”三个字。 双方僵持不下,广药集团遂于2011年4月26日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长达445天的王老吉商标争夺战拉开帷幕! 拒绝和解?! 对于这场商标争夺战,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会以和解收场。 因为从人们常规的视角来看,显然是加多宝把“王老吉”做成了中国第一品牌,2011年品牌估值甚至超过了海尔,达1080亿元人民币!看起来,加多宝继续运营“王老吉”,自然是让品牌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但广药集团的主张也得到不少人的理解。根据广药集团披露的合同:从2000年至2011年,鸿道集团付给广药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使真的使用到2020年,按之前的合同,商标使用费年租金仅为537万元。而按照国际惯例,商标使用费应该是销售额的5%。照此来算,2011年年销售已经达到16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应支付8亿元。 广药集团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提法:即使广药集团租给其它合作伙伴(如广粮集团等)“王老吉”商标,使用费也是销售额的2.3%~3%。即使按这个比例,红罐王老吉也需付3.68亿元至4.8亿元。 如此,这个仲裁给人们的感觉,仅是加多宝只需同意一个更高比例的商标使用费的问题。这就如同唯冠就iPad商标权问题起诉苹果公司一样,需要的只是谈出一个合适的价钱。 但人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双方居然一直没有和解。 普通的仲裁案180天即宣判,但是这个案件却持续了380天,也没有结果。按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的说法:“3月14日,仲裁庭组织双方调解,但鸿道集团临时单方面放弃调解。5月9日,这一历时380天的第一商标仲裁案才有了终局裁决。” 为什么没有和广药集团和解?加多宝方面并没有对公众做解释,但仲裁审理期间,有媒体报道:据“深喉”透露,广药坚称“王老吉”商标租赁合同延期到2020年是无效的,而加多宝则坚持合同有效。仲裁庭上双方对抗非常激烈。该人士称:“没有和解可能,一时半会儿不会出结果。” 为什么加多宝绝不后退半步?医药行业专家郭凡礼分析:王老吉年销售超160亿元,品牌价值更是达到1080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加多宝每年给广药集团支付的500万元左右品牌使用费可谓九牛一毛。但如果换个角度来考虑:双方在签订合同之时,王老吉的品牌价值几何呢?这是焦点所在。要考虑到这些年来加多宝为了推广王老吉品牌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王老吉品牌的增值几乎全是加多宝费心培育而成。而这恰恰是加多宝集团一直不肯放低身价的原因。 也就是说,看似完全能够和解的案件,却因为双方对事情的理解角度完全不同,而不得不放弃调解。 2012年5月9日,仲裁结果出炉:从2010年5月2日起,鸿道集团就不能再使用“王老吉”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