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专论 考生的选择空间是否扩大,是评价自主招生改革是深化还是倒退的最重要标准。北大以深化自主招生改革的名义,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其实不过是北大招生抢生源的一大招数罢了。 北大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几乎每一个步骤都引来媒体的大篇幅报道以及如潮评论。 赞成北大新政的,讴歌此举能打破一考定终身,“不拘一格降人才”,发现“偏才”、“怪才”;可当北大把推荐资质仅给重点中学校长,以及这些中学校长又把推荐机会交给成绩第一、第二名之后,他们只能感慨,推荐制尚有瑕疵。那些以公平为由质疑推荐制者,却发现公平倒不是北大校长推荐制的核心问题,在这一新制度中仍实行“分数公平”,却是大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糊里糊涂”与困惑的制度。原因在于这一制度中的几个关系,没有被推出方说明(或者故意混淆),而社会也没有认真思考这几个关系。 其一,校长实名推荐与中学推荐的关系。北大始终强调的是“校长实名”,突出校长个人的声誉。但现实中的“校长实名”,则成了“校长代表”,赞成与反对均落空。假如北大事先务实地将这一制度定位为“学校推荐”,这种困惑当不会发生。此前在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都已推出“直推生”制度,其性质与北大的制度在操作上几乎完全一样,是中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渠道,已得到普遍认可。 其二,校长推荐与自主招生资格的关系。有不少评论,将校长推荐,等同于“直接上大学”,于是认为这是给偏才、怪才上大学的通途,而事实上,根据北大的规定,对获得校长推荐的学生,学校将进行考查,通过考查的同学,将获得降低30分录取的优惠。这哪有什么数学不及格、语文不好的学生的机会?这些学生就是被中学推荐、北大考查通过,他们还是要参加高考,如高考分数没有超过一本线、没有达到北大当地录取线下30分以内,是不能被北大录取的。如果认真分析这些规定,当会发现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还是嫁接在集中高考制度之上,对高考制度的突破实在有限,期待这种制度给基础教育带来新风气,更是一厢情愿。相比而言,还是中学校长实在,知道要害所在,所以纷纷推荐分数最高的同学,以示分数在当前高考制度中无法撼动的地位。 其三,高校生源竞争与学生选择权的关系。北大以深化自主招生改革的名义,推出“校长实名推荐”,最初人们认为这是在为高考改革探路,但当北大要求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必须签订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承诺书后,才恍然大悟,这不过是北大招生抢生源的一大招数罢了。事实上,近年来获得自主招生试点权的高校,不断把招生时间提前、采取各种方式提前把中学优秀学生纳入囊中,要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志愿(或A志愿)填报本校,否则取消资格,只是体现了自己的“自主”,而并没有真正推动高考改革的意图——真正的自主招生,是考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一名考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然后再根据大学录取的专业、提供的奖学金,选择确认大学。考生的选择空间是否扩大,是评价自主招生改革是深入还是倒退的最重要标准。 “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糊里糊涂提醒我们,要有清晰而明确的改革思路,不能制造改革的噱头,不能被改革的表象所误导,这样的“改革”,难以推动教育进步。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