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7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13家报纸发表共同社论敦促加速户籍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 14: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有受户籍制度之苦久矣!我们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拥有自由迁徙之权利!然此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不合时宜地存在数十年之久之弊政至今仍时时困扰着我广大民众,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息民怨,非革新不足以与时俱进之境地。为此,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全国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家报纸发表共同社论,提请两会代表与委员们,善用你们手中的权力,加快户籍改革进度,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取代现行僵化的户籍制度,直至最终将其彻底消除!

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迁徙自由是人权和人身自由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是宪法赋予国民的基本权利。然而,现行的户籍政策却事实造成了城市居民与农民、城市居民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制约了中国公民的自由迁徙,明显与《宪法》相违背。我们都知道,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加速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法理基础。

户籍制度分割了城市和乡村。“农民工”是对那些户籍在农村而身在城市打工的人群的特定称谓,最早的一代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可是,他们的下一代仍然没有办法解决身份认同,他们的子女仍然背负着上一代的困惑,他们生活的城市仍然无法接纳他们,这才有了80后、90后农民工的称谓。我们要问,这样的隔离究竟还要持续几代人?

即便在城市中,户籍制度也分割了城市的居民。在同一座城市中,尽管我们与其他人一样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奋斗多年,我们与其他人一样纳税,但没有户口让我们无法像其他人一样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享受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因此,夫妻被迫两地分居,年老的父母无法与子女团聚,孩子无法获得良好教育。我们要问,这样的隔离究竟还要持续几代人?

户籍制度还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正因其稀缺,在很多城市户口成了被买卖的对象。有权者可以以此寻租,地产商可以以此为销售的工具,而千万的弱势群体要么付出金钱的代价,要么望洋兴叹地面对种种不公的待遇。我们要问,这样的不平等究竟还要持续几代人?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就明确表示,中央已经决定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而包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数十个城市都已经出台户籍改革的措施。在这些城市,居住证正在逐步取代暂住证,持证者将可享受与当地居民相同的社保、医疗服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在一些城市中,农民工也正陆续被城市所接纳,他们迎来了迟到的尊严。

同时,国家正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这为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加速奠定了基础。

这些变化固然可喜,但在更多的地方,我们仍然失望地看到户籍这一无形而又沉重的枷锁,困住无数疲于奔命的人们。我们深知户籍政策之盘根错节,改革细节之错综复杂,然而我们更无法漠视那些已经、正在以及仍将因此政策而受挫、受苦的人们。对于他们,等待改革的迫切让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显得非常漫长。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由经济,人的流动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欣喜地看到中国经济的飞速成长的同时,我们也要警醒经济结构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自然资源也非源源不绝,中国经济下一轮成长的动力已经更多地指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化,而非粗放式的外沿扩张。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利于民生,更能加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将能帮助确立中国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均衡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为此,我们呼吁全国两会代表,运用你们手中人民赋予的权力,敦促有关部委尽快废除1958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度,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取代现行僵化的户籍制度,直至最终将其彻底消除。

我们希望,我万千国民,地无分南北,人不分城乡,都拥有同样的就业、医疗、养老、受教育、自由迁徙的权利。我们希望,僵化的户籍制度,能终于我们这一代人,让下一代人真正享有自由、民主、平等的宪法赋予之神圣权利!(来源:云南信息报、重庆时报、南方都市报、城市晚报、辽沈晚报、新安晚报、大河报、都市时报、华商报、经济观察报、东南快报、安徽上报、内蒙古晨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10-3-1 22:28:31 | 只看该作者
革户籍制度轮到你参与了
2010年03月01日 12:08凤凰网评论专稿
后天两会召开,又要进入中国的政治时间了。两年前我写过一篇《从今天起,做一个政治人》,文中重点谈的不是两会有多么重要,而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关心政治。去年轮到张恒,他又长篇大论号召大家一定要来关心政治。说来令人灰心,总是会有很多人不看,而且我还挺能理解他们的。所以我一般也总是能拖就拖,不拖到两会正式召开,我就不写两会评论。

今天是个例外,因为我看到了真正的兴奋点,就是现在的评论头条《全国13家报纸发表社论敦促加速户籍改革》:

中国患户籍制度之苦久矣!我们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拥有自由迁徙之权利!然此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不合时宜地存在数十年之久之弊政至今仍时时困扰着我广大民众,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息民怨,非革新不足以与时俱进之境地。为此,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全国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家报纸发表共同社论,提请两会代表与委员们,善用你们手中的权力,敦促有关部委提出户籍改革的明确时间表,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取代现行僵化的户籍制度,直至最终将其彻底消除!

说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件并不为过吧?很高兴我们没有缺位,本网也是网络支持媒体之一。

本次两会我们想出的口号是“进步需要你参与”,没想到这么早机会就来了。

如果你也赞成废除户口制度,很简单,去找到你所在地区的代表委员,要求他附和这一倡议;如果觉得太难(比如你可能会找不到联系方式),那么你可以转贴这篇文章;如果还觉得难,你可以去回复表示支持;如果还觉得难,你可以去那篇文章末端点一下“支持”按钮。

不要以为你的行动可有可无,掌握着政治权力的人正是利用了公众的“搭便车”心理,所以会有人说我们的处境其实都是自找的。试想,现在媒体发出了声音(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媒体以联合发表社论的形式要求改革恐怕这是第一次),殊为不易,如果普通人不趁势参与,那么这个呼声很快就会消失在空气之中(也许那时候还会有人站出来嘲笑媒体“作秀”)。但试想,如果大家都行动起来了,比如说,这篇文章有了10万名网友回复表示支持,在大多数论坛都有转载,谁能忽视?谁敢忽视?

诸位,世上没有救世主。

我所能做的,就是早上把这条评论调为头条,推荐到凤凰网首页,然后在微博呼吁博友转发,最后写了这篇评中评。现在,轮到您了。

支持请点击:全国13家报纸发表社论敦促加速户籍改革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3#
发表于 2010-3-1 22:30:21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如果您支持,您可以回复,也可以到http://www.chinacsra.org/bencandy.php?fid=35&id=1552点击支持!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08:21:58 | 只看该作者

能有13家媒体的联合社论,看来社会的有识之士还是不少。

一个弊政的改革,要靠民众的推动,靠有识之士的呼吁。

如果想要既得利益者良心发现,那真的很难。

希望能顺利,乃中国之福,民众之福。

5#
发表于 2010-3-13 00:31:52 | 只看该作者

张宏:我只是温和的建言者     


  《经济观察报》副主编张宏。
  
  
  
  
  以下是《经济观察网》前任副总编辑张宏的信件全文。
  
  3月1日13份报纸共同发表《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快户籍改革》的社论之后,引起了挺大的反响,各方也对此共同社论的出台背景有许多猜测。作为当事人,我觉得有必要在适当的时机与可能的媒体上发布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评论称此事件当载入新闻史,我个人觉得可能意义不会那么大,但本着为读者负责的态度,我愿意撰文说明。
  
  共同社论这种形式的设想源于《经济观察报》去年与英国《卫报》一起发表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56家媒体共同社论。当时我负责与《卫报》联络、探讨与翻译了共同社论,对整个操作过程了解比较深入。此后便萌发出我们在国内是否可以也以相同形式发表社论的想法。
  
  以户籍作为切入点,这是我的另一位同事的主意。选取此为议题,主要考虑到的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多点突破,许多城市正在加快推进,而包括温家宝总理在内的中央政府高层官员对此项改革也有过多次公开场合的表态。我们认为就此议题发表社论是符合中国政府改革方向、符合广大民众利益,风险应该不大。有一些外电称此举可能来自政府高层授意,其实事情绝非如此。这只是几个小编辑闭门造车的结果,只不过引起的动静超过了我们当初的预料。
  
  此外,我们选取两会作为发表此社论的时间窗口,表明的是媒体参与中国整体改革的一种期望。坦率地讲,我活了36岁,从不知道哪位代表委员是我选取出来的,会为我申张。我想许多中国的民众也会有类似的看法。作为媒体,我们期望大众的声音可以让这些“代表民意”的代表委员们听到。这是一种温和的态度,但也是一种以前少见的媒体的直接表达。
  
  整个户籍改革策划案实际上有四个步骤,而共同社论是其中的点睛之作。
  
  第一步是在1月26日经济观察网上挂出户籍制度改革的投票倡议、征文与相关专题,同时邀请两家网站共同参与。共同社论的首段“中国患户籍制度之苦久矣!我们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拥有自由迁徙之权利!”字样,最初即出现于我所起草的网站投票倡议书中。我们的投票倡议获得了读者踊跃的参与,参与投票人数达到3500人以上,对经济观察网这样规模的网站实属难得。
  
  第二步是在2月22日当期报纸中推出名为“愤怒的户口”的户籍专题。这个专题主要是采写因户籍制度而面临过现实困难的人群的遭遇,并约请专家进行访谈。这个专题已经开始引起一些反响。
  
  第三步是高潮,在两会期间3月1日当期推出共同社论。由于春节因素,我们约请其他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们本来预期是有20家以上的媒体可以参与,但实际上参与家数比我们预想要少。此篇社论的初稿是由我的另一位同事撰写,于2月7日写出初稿发给我修改。我做了很大幅度的修改,后来见报的文字基本上就是此稿。在2月9日发给我的同事后,他就宪法规定内容又提出修改意见,而后我们又根据其他报社的反馈做了一些字句上的小幅修改。我承认此篇社论文字激越,但这也是我一直信奉的风格,评论必须一针见血。报纸出版后,由于我们约定的共同发布时间是3月1日,所以向各大网站发布的社论文稿到3月1日早上才放行,而经济观察网也以头条发布此篇共同社论。社论发布后,遂成燎原之势。
  
  第四步是收尾。按照我们的计划,在共同社论发表后,我们至少会写两篇文章,一是自我对此共同社论进行报道,二是再揭密整个策划案的过程。我本人在下午时先写出一篇《媒体不只是见证者:我们为什么表发共同社论》(此标题因编辑失误出现错误,应为“发表”而非“表发”)的评论文章,在网上发表。同时我们也发布了一篇《13家媒体发布户籍改革共同社论引发热议》的报道文章。而原计划中的揭密策划案过程的文章,因故没能执行,此为此次策划案中惟一的缺憾。
  
  在共同社论发表后,引起的反响可说是远远超出我们当初的预料。我们预料过会有一些反响,但没想到会如此之大。正应了那句古话“世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我不敢贪天之功,也不愿诿过于人,所以在此篇文章中将所有参与媒体与个人的名字一概隐去,只剩我这一无牵挂之人的名字。事实上,每位读者都明白,共同社论引起的广泛影响,并不是媒体的力量有多大,而是民众的期盼有多么热切、焦急!
  
  在这件事出来后,我本人获得了相应的处罚,其他同事和合作媒体也受到连累。想及此,颇有负疚之感。这不能归咎于报社,因为面对的是不可抗力,我们在做事时总要考虑到还有许多人的饭碗应该保全。在此我要感谢与我一起做出努力的同仁们。
  
  我的父辈因户籍制度受过许多苦,我的许多朋友甚至下一代现在还在因此制度而受苦,疲于奔命,欲诉无门。我不是专家,提不出完整充分的改革方案,但我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一项无视人的尊严与自由的法规,终究要被历史扫入垃圾筐中。我期盼着这项制度的最终消亡,届时相信会有许多人喜极而泣,奔走相告。作为一位媒体人,我只是在尽我的责任与义务,而我们的每一个人也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我是一位温和的建言者,无意挑起巨大的波澜,只不过事态的发展超出了预想。最后请大家记住,我现在是一位独立的评论人。只是希望这些文字能让大家对整个事件有全面的了解。谢谢大家对我的反馈,不论是支持,还是批评。
  
   张宏
  
  原文链接:http://www.nytimes.com/2010/03/10/world/asia/10china-text.html【天涯博客】本文地址ostID=22340742&idWriter=0&Key=0">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34653&ostID=22340742&idWriter=0&Key=0

6#
发表于 2010-3-13 22:28:18 | 只看该作者

纪念一下有良知的文人!

7#
发表于 2010-3-21 16:14:53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不要被和谐。

因为呼吁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痛处,所以现在此类的报道几近消声,这是谁的悲哀?

农民?中华民族?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7-4 06:27 , Processed in 0.1603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