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0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个地区发现合成假豆腐 专家称难判是否违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9 22:1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个地区发现合成假豆腐 专家称难判是否违规

2010年12月29日05:17    扬子晚报   陈郁

 今年5月19日,连云港端掉生产豆腐的两个黑窝点。这两家豆腐作坊用无商标的石膏、泡敌(一种添加剂)原料制作豆腐。随后记者了解到,做豆腐使用“泡敌”等添加剂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损耗,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就是起增白豆腐的作用。

今年5月19日,连云港端掉生产豆腐的两个黑窝点。这两家豆腐作坊用无商标的石膏、泡敌(一种添加剂)原料制作豆腐。随后记者了解到,做豆腐使用“泡敌”等添加剂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损耗,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就是起增白豆腐的作用。

元旦春节将至,食品安全问题备受重视。近日央视才爆出人工假鸡蛋的新闻,最近湖北等地又曝出有不法工厂生产“人工合成豆腐”,并在市场上销售。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南京市场上也有不含黄豆或仅含少量黄豆的“合成豆腐”在销售。

那么,这种人工合成豆腐到底是不是豆腐,对人有没有危害呢,我们在购买时又该怎么辨别呢?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什么是传统豆腐?

传统的豆腐是用大豆磨成豆浆,再加入石膏,采用点卤的方法制成,含有优质蛋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

什么是合成豆腐?

而人工合成豆腐则是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和白色素搅拌沉淀制成。

据了解,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类补充品,常应用于饮料、营养食品、发酵食品等食品行业中。变性淀粉是一种改性的可食用淀粉,而“白色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常用于食品增白。这种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豆腐有点类似冰冻豆腐,含有丰富的气孔。

总之,这种豆腐虽然口感没有特别不适,但它不仅没营养,还添加了色素和食品添加剂,多吃无益。

那么消费者到底应该怎样辨别真假豆腐呢?今天让专家来教教大家三个辨别技巧。

一看:取一块豆腐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传统豆腐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而人工合成豆腐因为加入了白色素,比起传统豆腐要白得多,而且比较无光泽;也可能内有水纹、气泡、细微颗粒等。

二摸:传统豆腐用手按压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弹性,而且软硬适度。人工合成的豆腐切面处会比较粗糙,质地不细腻,弹性较差,且没有白色豆腐液体流出。

三闻:在常温下直接嗅闻其气味。传统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有大豆的香味。而人工合成豆腐是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气味很淡,甚至有化学药剂的味道。

苏州豆腐武汉被“合成”主要原料竟是添加剂

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合成豆腐,并假冒外地品牌生产销售。日前,苏州一公司生产的豆腐竟然在武汉被造假。

而让工商人员惊讶的是,假冒产品上除了厂名、地址卫生许可证号等与该公司产品一致外,外包装袋上还有其正宗产品独有的激光防伪标志。“这套激光制版机价值在800万元左右,可见提供包装袋的印刷厂规模相当大。”苏州厂方人员杨帅锋表示。

接到举报后,武汉工商部门彻夜进行查处。

一名周姓工人交代,现场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变性淀粉、盐、味精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用搅拌机搅拌,然后加入冰块和色素继续搅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是封包装。

与通常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腐不同,此次查处的假冒他人品牌的豆腐可以说是合成的,那么,其所用的添加剂是否有害呢?

记者看到,这种豆腐有点类似冰冻豆腐,含有丰富的气孔。据了解,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类补充品,常应用于饮料、营养食品、发酵食品等。变性淀粉是一种可食用淀粉,而“白色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常用于食品增白。(综 合)

记者追访:合成豆腐是怎么回事?

那么,武汉这种人造豆腐所用原料到底有没有问题,一旦食用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的曹工。

传统豆腐原料应该有四种

曹工表示,传统豆腐的原材料,如果按照比重来排序,应该是水、大豆、消泡剂和凝固剂,而后两种属于食品级的添加剂,所占的比重加起来不超过3%。

对于豆腐的制作工艺,曹工进行了简要介绍:首先对大豆进行清洗和浸泡,然后再进行研磨和去渣,接着将生成的豆浆煮沸,在这种情况下,豆浆会产生大量泡沫,此时就要添加少许的食品级消泡剂,以确保豆浆煮沸。在沸腾之后,就可以加入凝固剂,豆浆就会随之变成日常所见的豆腐。

人工合成豆腐多吃不好

在昨天被曝光的“假豆腐”制假窝点,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了大豆分离蛋白、食品专用变性淀粉以及白色素三种材料。那么,这三种原材料对人体是否有害呢?

曹工解释说,大豆分离蛋白可以人为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豆腐的蛋白质含量,而变性淀粉可能是为了增加豆腐的顺滑感和口感。

对于在现场发现的“白色素”,曹工表示,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豆腐生产中应该是不需要添加这种增白剂的。

在她看来,这种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豆腐,其最终的成品应该有点类似冰冻豆腐。从营养价值上来讲,虽然添加了一些蛋白质,但是由于人为的添加了色素和食品添加剂,因此多吃肯定无益。

合成豆腐算不算豆腐没说法

人工合成豆腐究竟算不算豆腐?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相关人士的时候,这位人士坦言自己也不太好判定,因为国家并没有对豆腐有这个宽泛的概念给出定义。而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包括嫩豆腐、豆腐干等产品,所适用的生产标准都是国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非发酵类豆制品》国家标准。而该标准的适用前提必须是:经制浆工艺制成的豆制品。也就是是说,如果是用其它工艺制成的豆制品,该标准对其并无约束力。

该人士直言,从这个层面来看,非传统工艺的豆腐生产,很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监管盲区。因此在眼下,从这个层面来说,只要“合成豆腐”所添加的相关添加剂属于合法添加范畴内的,那么相关部门也就不好说它是不合格豆腐。

合成豆腐最担心蛋白质不合格

“合成豆腐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蛋白质的含量问题。”该人士直言,豆腐的最大营养就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如果合成豆腐中缺少了必要的蛋白质成分,自然也就丧失了豆腐本身的营养价值。在他看来,在目前的标准下,国家对传统工艺生产下的豆制品蛋白质含量有明确的规定,而合成豆腐虽然口感还是豆腐,但在蛋白质含量上却没有任何说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2:31:1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豆腐啊,汗

3#
发表于 2010-12-29 22:56:56 | 只看该作者

哎,吃的豆腐都有假的了,这世界真不让人放心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3:06:26 | 只看该作者
回老家去搬石磨,自己做豆腐吃算了
5#
发表于 2010-12-29 23:08: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若我安可在2010-12-29 23:06:26的发言:
回老家去搬石磨,自己做豆腐吃算了

这可能是气话。

买豆腐时还可学专家那样望闻问切一下,但在外面如果想吃豆腐可能就没那么放心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3:14:0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owang在2010-12-29 23:08:35的发言:

这可能是气话。

买豆腐时还可学专家那样望闻问切一下,但在外面如果想吃豆腐可能就没那么放心了。

那就先买了好的带到饭店再让人家做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3:15:38 | 只看该作者

好像那也不行,估计人家那油也会有问题,那就再一瓶油去,最好再带上盐、味精和酱油。这些据说也是有假的。

8#
发表于 2010-12-30 10:10: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不放心,小学生调查毒蘑菇、火锅疑用化学底料的问题,还未告一段落,假葡萄酒、假鸡蛋的报道就上了焦点访谈,除此之外,湖北一工厂使用添加剂色素制贩假豆腐的新闻又开始了接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道理谁不懂?都懂。然而,现实中却有一撮不法商贩,一边干着昧良心的买卖,一边在哼唱着“卖盐的喝淡汤”的顺口溜,颇有点“自知”和“不自治”的滑稽味道。纵然我们一再地降低对道德底线的认同,仍然不乏“后继者”,为了一定比例的利润,在实践者马克思那句“铤而走险”,直至“绞首”的铁律。

如果“无商不奸”,在说明这个群体的精明,仰或是逐利的嗜好。那我们的监管部门又是干什么吃的,莫非真成了“素食者”,扮演者“与狼共舞”的和谐角色。“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能力者就列,不能者止”,这是对任何一名官员、监管人员的起码要求。不然我们还会继续不断地“举一反三”将“亡羊补牢”蠢事干下去。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当地党委、政府事后的态度,以及采取痛定思痛的硬手腕。但这种代价的付出,往往伴随着品牌的缺失、相关人员的命运甚至政府的公信力损伤。得与失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千万不要等到像类似笑话一样:“造假”等于“made in china”,我们才痛定思痛,那真就痛何如哉!
9#
发表于 2010-12-30 13:51:06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简直是聪明绝顶了,TMD连几毛钱一块的豆腐也有人造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4:05: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的聪明都喜欢放在造假而不是造福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5-2-24 18:07 , Processed in 0.2012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