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个睿智的管理者早就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取代经济资源成为维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作为知识活载体的人才成了企业之间竞相争夺的宠儿。 而目前暂时拥有一批知识创新人才的企业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在员工忠诚度滑坡之风愈刮愈猛的时代背景之下,表面看起来固若金汤的企业其实时刻都面临着灰飞烟灭的挑战。因此,“聪明”的管理者想到了“以薪换心”的高招,将注意力放在福利、薪酬等治标不治本的短期行为上。殊不知,那些绞尽脑汁地设计各式各样的薪酬体系,是一个个“黑色忠诚”陷阱。 认识 “以薪换心”的陷阱 症状:九十年代对部分辞职员工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1、缺乏发展机会; 2、对企业文化的某些重要方面感到不满; 3、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4、对管理不满意; 5、压力太大或精力不济。 竟然没有一样是薪酬? 诊断:员工忠诚度普遍下降,是员工所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推动、外在企业诱人的高薪报酬的拉拢、员工们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的思想性格以及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不协调四者相互作用而共同造成的。不难发现的一个管理怪圈:企业一边在完善自己的管理机制,一边在不断提高薪酬水平,然而员工的忠诚度却不断滑坡。 以薪换不了心 不难发现的一个道理:既然我可以用高薪吸引这名高素质人才,一旦有企业愿意付出更高的薪酬,那么这个人才也会弃我而去,另谋他就。员工的忠诚度如果可以用高薪买回来,那么可以用更高的薪酬被别人买走。因此,用薪酬换来的只是员工在该企业暂时的停留,却不是一颗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心。 换心的效果并不理想 薪酬对于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Herzberg)在研究工作满意度时提出过激励因子和保健因子的概念。根据他的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al/Hygiene theory),薪酬就属于“保健因素”,只有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受到员工的足够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也是很有限的。 以薪换来的窘境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高达34%的员工属于高风险雇员,这些人都“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另有31%的人则由于环境限制,只好在目前的公司里混日子。所以至少有2/3的雇员在公司里是危险的。中国员工对于自己对企业成本、工作质量、企业收入增长、利润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的影响力在认知度上,忠诚度高的员工比忠诚度低的员工要高出4到9倍。 那些在公司里聊以度日的员工,不会为了公司的利益竭尽所能。这对于服务性行业来说,低敬业度员工的影响是致命的,顾客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其他竞争企业的囊中。这也导致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的窘境——保留有创新能力的忠诚度高的员工和剔除敬业度不高的工作效率低的员工。与此同时,如履薄冰的企业管理者还要防范这些被剔除的员工一旦流向其他竞争企业,会导致企业工作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商业机密外泻。 由此可见,“以薪换心”是一个让企业走向陷阱的错误导向。 跳出“以薪换心”的陷阱 在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员工期望从企业获得的东西是不同的。使员工一直保持高度的忠诚度,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们只能对员工在企业中不同的阶段,对症下药。 案例:全球音响零售商中营业额最高的英国瑞奇音响以度假小屋、私人飞机、劳斯莱斯小汽车作为激励员工的方式。 董事长朱利安每次出差都带7位同事与他同行度假。目前为止已经载过两百位员工,每位员工都以能乘搭飞机为荣。打造出一种以能与董事长同乘小飞机为荣的共同概念。因此,他们会在工作上更加努力。 每月选出3名优秀员工,让他们周末使用劳斯莱斯或班特利豪华轿车,对一辈子都还没坐过的员工来说是一件喜事,他们可以开车去探访学生时代的老朋友,或者带岳母出去喝杯茶,让他们面子十足。 瑞奇一年花费几千英镑用于激励员工。但是让员工变得忠诚、快乐,并换取瑞奇音响一年约8500万英镑的营业额,是相当值得的。 启示: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企业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那么首先应该自己对员工忠诚。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比经济手段更为有效的利器。 企业应该真诚地对待员工,真心地为员工负责,员工才会信赖地跟随企业一步步发展成长,才能赢得企业员工同样真诚的反馈与信赖。企业应该把员工的职业前途与公司发展紧密结合,让员工认识到个人发展与企业息息相关,把公司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自觉地担负起各自的工作责任,一切行动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利益,真正地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 当新员工刚刚加入到企业中的孕育时期,唯有善于使用情感管理手段的管理艺术大师,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能真正意义上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