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上个世纪之前的历史中,殖民主义的欧洲列强掌握着各个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现今殖民主义已从历史的潮流中退去,但新兴起的全球性企业、跨国集团却有着不亚于一个小国的经济实力。它们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影响力,形成了所谓的新殖民主义 (Neo-Coloniali***)。经济全球化及生产外包转移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人民无形中成为了权益受到损害最严重的一个群体。目前,在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大量招商引资及鼓励外国资本的政策下,更加造成这些底层的劳动群体成为 被牺牲的一方。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这个思维下的欧美人权运动团、劳工组织纷纷开始要求这些企业为了最底层的劳动者权益而负担起监督供应商是否执行相关法令的责任,形成了今日我们所见的社会责任审核体系。但这些体系或者运动,工人的权益是否真的得到了维护,是否真的受益了?
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目前可说只有极少能完全遵守法规的企业及工厂。如果完全按照这些标准来检验,那是否代表所有在中国及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采购必须停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商业上来说,企业存在的价值及责任就是不断追求及创造利润,在这个前提之下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中国人说“在商言商”,所谓的审核也应当视为商业利益中控风险的一环。这也间接产生了目前的“验厂”乱象,例如: 薪资作假、伪造政府文书、Coaching workers,及最恶劣的受贿行为。使得行业中的从业人员,不论是工厂,第三方审核员, 甚至于公司都开始渐渐认为整个审核只不过是做秀的游戏,反正只要遵守所谓的“潜规则”避免例如童工、监狱工这些会在欧美社会舆论中造成强大攻击的议题或丑闻,大家便可有钱赚兼平安无事。 但是真的仅止于此吗?那些每年在审核花费巨大资金的跨国企业,所要得到的结果虽说只是要取得一个与供货商的平衡点。但是当审核单单成为一个作假,作秀的游戏同时,谁都不敢保证这场游戏会持续多久。在去年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文章《Secret, Lies and Sweatshop 》中就曾提到在调阅各家品牌的审核报告时发现有大多数的报告结果都是工厂作,工人被coach,反而是真正改善的结果都没有正面的体现出来,审核除了制造出一个新的商机外看不出有多大的作用。这篇报导反映出美国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对所谓的“验厂”所产生的厌倦感。一个原本是善意的CSR运动竟得到如此的评价,这难道不是一个警钟吗? 我们可以大骂童工、最低工资标准、反歧视等标准只是虚伪的商业风险控制,但是以安全卫生为例,我们可以想想如果一间工厂就算罚、扣、拖、欠工资或强迫工人上班,工人还是有最后一个选择就是“用脚投票”——离开,当然可能会在金钱上蒙受一些损失,但是如果一个工人在裁断机中失去手掌、手臂,或者在大火中因为不良的厂房设计而失去生命。既使侥幸逃过死亡, 也要面对可能一生都无法磨灭的伤害。这些因素是工人没有选择的。相信在工厂中处理过工伤的管理干部来说, 这都是不易磨灭的记忆吧?仔细的往这个层面去推敲和反思,社会责任审核会只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吗?还只是一场单纯的游戏?那我们在这其中又都是在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利用或被利用?如何使自己的工作不偏离轨迹?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