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依然有大批崇拜者赞扬张瑞敏是一位有远见的人;在无数中国博客作者的眼中,他是一位民族英雄,海尔集团也是最受到商业咨询师研究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哈佛大学南亚计划(South Asia Initiative)主任塔伦·卡纳(Tarun Khanna)表示,海尔集团并不一定与传统的营商智慧相冲突,因为种类繁多的产品线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企业在新兴市场站稳脚跟的几率。他称赞海尔致力于研发和顾客服务的努力。“海尔独一无二的地方在于,允许并鼓励大量的实验,”他说,“海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持续性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表面看来,63岁的张瑞敏似乎不可能成为一位管理大师。与许多最高层管理者不同的是,他从未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也没有招募一批新鲜出炉的MBA环绕在自己周围。他的管理哲学主要是通过阅读和不懈的自我完善获得的。“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但我觉得我拥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曾经有望成为一位作家的张瑞敏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如是写道,“一旦我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就必须成功实现它。” 张瑞敏出生在莱州市(位于青岛北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他从未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跟当时的许多人一样,我无法完成我的学业。”他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都停课了。”相反,他加入了红卫兵,朝拜过毛泽东的出生地。19岁时,他开始在青岛——这座沿海城市在大约一个世纪前曾是繁华一时的德国殖民地,闻名于世的青岛啤酒(600600,股吧)就酿造于此——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工作。下班后,他时常蹬着自行车去参加各类商业和自修课程。 他从一位普通工人做起,最终成为工厂党委的领导。1984年,他被派往青岛冰箱总厂,成为一年内的第四任厂长,大家都预期他也将重蹈前任覆辙,挂印而去。“我刚接到任命就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让她做好最坏的准备。”他说。但此时的中国已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作为一位西方商业书籍中文译本的忠实读者,张瑞敏看到了工厂的潜力。 他去了一趟西德,与高端冰箱品牌利勃海尔(Liebherr)建立起合作关系。除了技术和设备之外,这家德国公司还带给张瑞敏不少启迪。它也带来了“海尔”这一品牌名称。“海尔”源自“利勃海尔”中文拼音的后半段;“Hai”的中文意思是“大海”,意指青岛的海滨位置。海尔早期的推广文案中有两个小孩,一个是中国小孩,另一个长着一头金发。这两个孩子的雕塑在海尔总部随处可见,但海尔集团如今已不再强调它与这家德国企业的渊源。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配额,而不是满足市场需求。“我已经知道我想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造出一件好产品,”张瑞敏说,“德国人对瑕疵持零容忍态度。如果一件事,即使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是错误的,他们也断然不会接受。”一个井盖引起了这位游戏规则颠覆者的注意,“就连井盖都有编码!一切事物都有明确的标准。我们中国完全不是这样子!” 时至今日,张瑞敏依然是一位质量控制狂,对顾客服务亦是锱铢必较。与许多同龄的产业巨子不同的是,他对互联网和其他新技术抱有极高的热忱。“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是错的,这是我们的管理哲学,”在海尔总部的午宴上,他一边斟茶,一边说,“在我们眼中,客户的需要是唯一正确的事情。”随后,他激动地谈论起海尔新推出的互联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海尔能够更快地获得来自用户的反馈意见。 1993年,张瑞敏把海尔带入了股票市场,并冒着极大风险将募集来的资金用于投资兴建两座相邻的海尔工业园区,园区建设最终花费了4亿多美元——鉴于该公司1992年的利润还不到900万美元,如此巨额的资金堪称天文数字。如今,数十栋建筑俨然形成了一座功能完善的小城市,不仅有10条公交线路,还有数家银行、体育设施、宿舍和一座综合性医院。 一间展示厅内陈列着各种新产品,许多产品还未正式发布。海尔把3%到5%的营业收入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上,该公司在中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地拥有10座研发中心。如此巨额的研发投入完全可以跟西方竞争对手相媲美,远远超过几乎任何一家中国同行。“有许多非常疯狂的东西,”哈佛大学的卡纳教授在提及这间展示厅时这样说道,“这些产品或许很容易受到一些人的嘲笑,但你不得不惊叹海尔人为创新付出的努力。不管在任何地方,这种努力都令人钦佩,但在中国,这一点尤为可贵。”张瑞敏表示:“许多产品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我们没有必要谈论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