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弟子规》《三字经》需要删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3 11: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而记者探访发现,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荆楚)

据了解,湖北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活动。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版的国学内容。

学校:有些内容轻视女性

武昌区九龙井小学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介绍,该校在教学生读经典时,重新选择文章,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进行了打印编排,中国国学经典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科学或与时代发展相悖的东西,如封建思想严重,轻视女性、轻视劳动等

记者翻看该校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时发现,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在现在,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专家:有些是道德利令

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认为,《三字经》、《论语》等国学作品,是在农耕时代留下来的作品,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是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和心态中进行的,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公民意识的培养。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被人问这几年讲国学觉得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会吃亏的。

网友:有了解原著的权利

经典是否一定要去其糟粕,才能让学生阅读?一些校长、老师却对其表示质疑。部分网友更指不少经典被断章取义,造成误导。一句以德报怨,直到进了大学,我才知道孔子说的其实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管古人观点是对是错,我们至少应该有了解原话和原著的权利吧?

——鄙人认为,《第子规》、《三字经》等是古人文化教育与人生哲学的精练总结,在现代教育中只要点明其中的庸俗迂腐之处即可,晓之以利弊,取长补短,而不必删改其真实原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11-1-3 14:23:38 | 只看该作者

正好上午我也有看到相关的话题。舆论直指《三字经》禁令只是个买卖,对其内容进行删节的所谓“规范课程”有推销教材的嫌疑。这是腾讯网相关话题的大篇幅报道:http://view.news.qq.com/zt2011/szj/index.htm?pgv_ref=ai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5-2-23 23:59 , Processed in 0.1443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