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一件成衣溯源,就会出现一幅有如同大树的图案,而树根扎在土壤里。在原始社会衣服的原料简单的多,棉、毛、麻终结一切,颜色也取自上天的决定。从靛蓝开始到如今的加勒比蓝、中国红,一件款衣服有十种八种颜色简直太正常不过了,看到工厂悬挂着色版只会觉得这世界真是斑斓。
笔者曾经以为有颜色的布才需要染,白布是天然的不用染。但是站到了某家纺纱厂的车间里才发现,这完全是个错误的常识。
以简单的针织白色棉布织造过程而言,在棉花变成纱线这一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与化学制剂亲密接触,在纺线之前是需要漂白的,有色彩的线就更不用说了,染色剂及均染剂、固色剂、消泡剂等是必须用到的;而从染色工人到调色师付再到技术科长至老板,居然无一人能告知使用的是何种染色剂,其化学成份是什么。染色工人说:“反正天天都是用这个,就是染红就红,染黑就黑。”调色师付说:“-黄003黄就是了嘛,染料都一样的。”技术科长说:“我们的染色配方是保密的,你不能问成份的。”老板说:“我用的是环保染料,没有环境污染。”
笔者请工厂技术科联络了染料生产厂家,花费了二天时间好不容易提供一份化学物质清单,清单上清楚的写着:偶氮染料****-黄003。而我们都知道,约有130种经还原会释放出23种芳香胺类的偶氮染料正是令人制造工人/穿着者致癌的罪魁祸首,而另一个常识是染料肯定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而其中的重金属成分正是做为媒介或成分出现的。
这家工厂属于国有企业改制成集体企业再改为私有企业,企业存在的时间已超过30年;30年来企业一直依靠抽取地下水来进行印染生产,印染的污水经过简单的沉淀后直接排向与工厂一堤之隔的江中。工厂没有排污许可证书,用老板的话说是:“我们是这里唯一一家纱厂,环保局每年都来检查的,他们(环保局的人)说不用证,我们肯定合法,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笔者再询问其污水沉淀后的污泥如何处理,答:“我们定期出售给一些单位用来填土面或是造砖什么的,具体用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说完了纱线,再说面料。面料的种类更是多得数之不尽,针织、梭织、人造皮、水洗、防风、防水、防污、防静电等等。可能有读者要问了,红布是红(纱)线织的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完全要取决于不同的面料的织造工艺了,简单讲花式布通常是由不同颜色的纱织成,而纯色或印花就是在印染厂染或印出来的。一匹布在染缸里依据不同的面料要求,添加的化学物质不同,所呆的时间也不同。棉布与涤纶类不同,如果要防水就要增加工序了。据工厂介绍,通常情况下需要2-4小时才能染好一缸布,染后之后脱水、烘干、后处理之后打包就完成了。如果布料有特殊要求比如防污、阻燃便会增加工序,而这些全部是透过添加剂完成的。
在某家印染厂的车间,笔者看到了数以百计的各类化学试剂,这些化学试剂通常只用代号如:209、1227或是浴中宝、G-80柔软剂之类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化学成份,更没有人知道这些化学物质的危害,工人们就徒手光脚泡在各种试剂的水中。而在染料和各类化学制剂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在害物质,如在染料中会含有的汞、铬、镉、铅、铜之类,在印染助剂中必不可少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这一成分将影响男性生殖器官发育。而在这家工厂几乎找不到写有化学成分的说明书,有在此工作十年的老员工说:“我从来没见过什么成分单子,都是这样用的。”调配染料的工人也说:“我是按工艺单上写的配料的,你要问我是啥化学名字我还真不知道。”
笔者举例的这两家工厂仅仅是印染行业的缩影,在印染行业使用代号或是行业通行名称来称呼化学助剂和染料已是不争的事实,管理者对于各类助剂和染料的危害并不完全了解,在过去漫长的长展历程中,他们所关心的是品质的提高和工艺的进步。同时,印染行业与其它行业一样,劳工用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往由企业固定职工的岗位几乎全部被外来工所替代。
在笔者曾经去过的印染工厂仅有一家为数名调配颜色的工人提供了职业健康体检,而更多的从事染、印一线的工人并没有得到这个法定的福利;没有印染工厂在招用这些外来工的时候告知印染行业的职业危害,甚至对于工厂内大量使用的可自燃的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也仅是规定不得与水接触。或者这种做法为企业降低了部分成本,却不仅将职业健康风险被转嫁到这些无根流动的外来工身上,也令企业自身处于安全事故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