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8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辉:“局长卧底打工”令人悲喜交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1 17: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月7日,60多名来自云南曲靖的务工人员来江苏扬州宝亿制鞋厂报到。欢迎新员工的典礼上,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从人群中挤上主席台朝乡亲们挥手致意:“我叫陈家顺,曲靖市劳动就业局副局长,去年曾在宝亿制鞋厂打工一个月……”与工友们同吃同住同干活的老大哥,原来竟是个局长?鞋厂新老员工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扬子晚报》3月9日)

担心外出务工人员受骗受欺负,不惜潜伏工厂卧底打工一个月,此举在使人们惊倒一片的同时,陈家顺有足够的理由获得赞许和敬意。实际上,当前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官员少之又少,陈家顺“主演”的这一幕“喜剧”,公众愿意看到、希望看到,甚至期盼更多的官员也能够如此这般为老百姓多做些实事。

可是,当明白陈家顺这么做的深层原因,以及公众的朴素愿望是建立在一种怎样的基础之上时,“局长卧底打工”带给人们的喜悦感就会减弱许多,甚至荡然无存——陈家顺去打工,为的是体验扬州的务工环境,他做到了,成功了,但其他没有官员为自己“探路排雷”的全国各地广大打工者,他们又怎么办?

一家合法的企业,却不能因为其合法、受到各种监管而让人们相信其务工环境没问题;一个执法机构齐备的地方,却打消不了打工者权益可能受损、维权可能很难的疑虑;本地群众到外地务工,却需要本地的官员通过一己之力来证明务工环境可靠……这样的现实情况,不能不让人叹息。这种“反差”当然不能说明扬州务工环境糟、监督管理差(陈家顺的“卧底打工报告”证实扬州务工环境还真不错),但是这种“不信任感”却是实实在在普遍存在的,其折射的是,太多地方的企业并不因其合法就规范,太多地方的监管并不因机构存在就有效。

太多该做的事情的人没有做事,于是一些人就不得不想办法、出奇招去做很多的事。对陈家顺来说,卧底打工这样一个“孤本”事件,只能让局地的、少数的一部分务工者收益,这种“幸运”不可能复制到其他地方的更多的打工者身上。试想,有多少官员会像陈家顺那样去卧底打工?就是陈家顺自己,为官生涯中又能去几个地方潜伏打探?陈家顺卧底打工,无非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无奈之举。

劳动者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无奈,掌管劳动就业的官员也不应该有那么多无奈。生活中,人们需要壮举、需要感动,但更该追问,壮举是因何种土壤而生,感动是源怎样的环境而来。还必须明白,建立在悲剧之上的喜剧,其实不是真正的喜剧。

来源:红网 作者:李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11-3-11 17:49:34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令人悲喜交织。

不过想说的是,这位局长该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相对有价值的目标来做卧底,或者说,这家宝亿鞋厂相对扬州其它本土企业更具卧底价值,从而推动了****务工环境不错或“局长卧底”的可喜一面,否则,就是很大的一场悲剧了。

宝亿、宝宏是近几年在扬州投资并迅速发展的大规模台资企业。无可否认,台企相对本土民企私企不论在企业管理、员工待遇、工作生活硬件条件上都大胜一筹。另外,一孔之见的良好务工环境,也不无和ZF要打造的城市形象和招商引资环境有所关系。

另外想说的一点题外话是,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很多台企在投资地安全立足后,所采取的用工策略中有一条是喜欢大规模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甚至明确不招本地人员。这除了本地用工需求不足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

1、本地务工人员相比外地务工人员更有自我劳动保护意识和劳动法制观念,易造成“不好管理”的影响。

2、本地务工人员对于交纳五险的需求、对于抗拒长时间加班等意识明显要强烈得多。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0:27:4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外来劳务工更容易管理是最直接的原因。

他们大多食宿在厂,三点一线更容易管理,也更容易配合加班。

以我对扬州本地工人的了解,他们对加班大多不太感冒。

还是对这位局座表示尊敬。

4#
发表于 2011-3-12 11:22:52 | 只看该作者
啊,伤心,打了半天的字没有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2:06:4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pple在2011-03-12 11:22:52的发言:
啊,伤心,打了半天的字没有了

这确实是令人挺郁闷的一件事。

看来发帖及时保存还是挺重要的。

6#
发表于 2011-3-12 12:30:5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owang在2011-03-12 10:27:48的发言:

我想,外来劳务工更容易管理是最直接的原因。

他们大多食宿在厂,三点一线更容易管理,也更容易配合加班。

以我对扬州本地工人的了解,他们对加班大多不太感冒。

还是对这位局座表示尊敬。

还是重来吧。

首先,我觉得xiaowang老师说的和我说的明显不在一个点上。

不过既然说开了,咱们就不妨进一步再说说吧。

1、我没有排斥和否认这位局长,相反我也非常尊敬和欣赏,不管于己还是于百姓。但我肯定他心里定然是有百姓的。

而同时,我也为他庆幸,假如他卧底的是一个不合规的工厂,这件事的色彩是不是会有很大不同?

2、外来劳务工更容易管理是最直接的原因。

他们大多食宿在厂,三点一线更容易管理,也更容易配合加班。

赞同。但更容易管理还有其它原因。比如,他们相对更需要稳定下来、更迫切需要为生存而多挣点钱、多存点钱,更容易满足眼前相对还算不错的工作生活状态及好不容易获得经济收入的这个渠道。这明显比他们待在老家的情况要强多了。

因此,他们更有耐性在企业里踏实地待着,从年头至年尾。

3、以我对扬州本地工人的了解,他们对加班大多不太感冒。

不知xiaowang老师所说的了解的这类员工是属于哪类?若是来自农村、郊区并且年龄普遍偏大且工厂为私企民企且就在家门口附近的,不感冒加班是肯定的。

这里面原因也会很多:1)离家近2)在工厂待了很多年,对工厂有感情

3)据我所知,当地(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很多人喜欢有人情味一点、宽松一点的工厂。而这种工厂要不就是老国企,要不就是一些事业单位(做做门卫、清洁工等),要不就是私企。 比如:半军事化管理的台企和管理松散一点的私企民企,在待遇相差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很多当地人特别是年龄大一点的人愿意去私企。这是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

4)由第3)引发出来的,也是他们愿意加班的原因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扬州的民企私企大部分管理松散,有的和家庭作坊式管理方式差不多,对上班时间要求不严,何况是工人工资为计件方式的情况下,只要活做出来了,只要不出格,随你何时来何时走。 对于家在附近、年龄偏大、打理完家庭事务又能挣点钱的当地员工来说,加班算不了什么。

5)另一种情况,在扬州的工业园区的企业,除外地员工,招收的本地员工已趋年轻化、城镇化(至于台企,可能大家都清楚,年轻员工占的比重非常大。),这类员工和前面所述的员工有很大不同比如思想认识上的、文化层次上的、家庭责任和负担上的、自我需求上的。。。。。。(PS:可以联系想想富士康去年发生的事件。)

愿不愿加班?问问年轻的工人就知道了。除非有加班费或者加班费真能劳动法规定的倍数来算,那么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加班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2:57:04 | 只看该作者

1,对这位局长的击节而赞。这里不能用赞赏,因为我觉得我似乎没有这个资格对这位局长评头论足,但就事论事,此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

2,外来劳务工更容易管理,这也是一些把工厂开到劳务工输出大省,开到员工的家门口,反倒招工并不乐观的原因。出门在外,生存毕竟是第一位的。在家门口,努力工作的人似乎不多。

3,我说的加班,是到扬州一两家工厂的感觉。那里的工人,包括管理人员,似乎不愿意加班,哪怕是自己份内的工作。有一次审核迫在眉睫,我和VIVIAN催促而且同时加班跟进,才算把工作做完了。在珠三角似乎不存在此类事情,大家听说过华为的人员带毛毯加班吗?自己的工作完不成,加班是不需要要求的。

4,也可能在扬州了解的工厂有限,以上仅仅是一孔之见。

5,也可能是因人而异吧,在浙江,那里有个工厂人员的工作态度倒很让人尊敬的,布置下去的工作,份内的事,基本都会自觉完成。

6,对于加班费的问题,这问题似乎又变得复杂了。对工人的依法支付加班费是天经地义的。但对职员,也就一些月薪的人员的加班费,我是持保留意见的。这倒不是说,我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是因为,本职内的工作不须加班就能完成的工作,而要拖拉着混加班费,似乎又是不地道的。

8#
发表于 2011-3-12 13:13:09 | 只看该作者

俺说的员工,指的是普通员工,不是管理人员。

xiaowang老师说的情况我理解。

“资格”?“评头论足”??——汗,apple看来还是保持缄默吧。

9#
发表于 2011-3-12 13:25:36 | 只看该作者

再看了一遍,我们俩好像仍没说到一个点子上,好像仍是在各说各的,哈哈哈哈

嗯啦,其实xiaowang老师说的基本上我都赞同。

不说了,外面的太阳实在太好,准备闪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3:35:03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pple在2011-03-12 13:13:09的发言:

俺说的员工,指的是普通员工,不是管理人员。

xiaowang老师说的情况我理解。

“资格”?“评头论足”??——汗,apple看来还是保持缄默吧。

呵呵,言重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9-28 15:20 , Processed in 0.1399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