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全球制造基地——超竞争平台之一 第五节 善用大陆力量 「竞争的环境,是最重要的,」郭台铭一再强调。也难怪鸿海一直定位自己是一只不报喜的「燕子」,而是能飞过寒冬的「孤雁」。对于年轻的创业者,郭台铭的建议是,「家长不能在事业上帮你,不见得是坏事。」 只能成长,没有后路的人 正是这种竞争环境,让台湾成为全球最强的中小企业的「温床」。「这也是为什么我愈来愈不愿批评政府的原因,因为我愈来愈领悟,如果当局比较无能,对中小企业是比较好的。」郭台铭半开玩笑说。 郭台铭不只一次提到他当任台湾区模具工会理事长时,新加坡劳工部长特别向他请教台湾当局做了什么,为什么台湾中小企业这么强大?郭台铭的回答让这位部长吃了一惊,「我们的有关部门什么都没做,所以让我们有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在台湾企业家眼中,新加坡的中小企业,或许就像新加坡机场前的两排大树,都是从马来西亚深山移植来的,没有扎根,也没有经过风吹雨打,反观台湾中小企业的生长环境,没有辅导,只有常找麻烦;没有金融资源协助,只有退票坐牢伺候;连护照在海外都没有用,郭台铭反指新加坡政府事情做太多、照顾太周到,却让企业没有竞争力。「当局没有效率,民间就会更有效率。」郭台铭进一步补充。 也是台湾的特殊环境,让中小企业养成独立作战的习惯,才有更坚强的思考策略。「人没有天生的穷命和贱命,只有你是什么样的心态来磨练自己。」这也是郭台铭对自己的期许。 郭台铭最常讲的故事之一就是黄石公园的鸽子。「在美国的那几年,我们每年夏天全家到黄石公园玩,我女儿最喜欢的就是喂鸽子。」郭台铭回忆有一年,突然看见了禁止喂鸽子的牌子,觉得很奇怪,就问管理员为什么?管理员告诉他,前一年冬天,一场大雪之后,鸽子全都死了,因为鸽子平时习惯了人类的喂食,都失去了自己觅食的能力,结果冬天没有人喂食,鸽子全都没有办法度过冬天。「给他一个竞争环境,让他在工作中训练,挫折中教育,竞争中思考,这就是创新人才的训练。」郭台铭如是说。 而这也是台湾企业家和全球其它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大陆企业)最不同的地方。黄显华和广达集团董事长林百里、宝成集团总裁蔡其瑞等台湾一流企业家,都有过共事经验。黄显华特别指出,许多大陆国营企业或是民营企业的执行长,企业赔钱不一定要负责任,「只有台湾企业家,没有后路,」他也进一步强调,「什么叫企业家,就是只能成长,没有后路的人。」 也因为没有后路,让郭台铭必须更早比别人想思考制造业的前进,更早对鸿海的未来布局,更早带领干部展开行动。 「所有的策略,还是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波特就指出,策略也是一种和外界、内部组织、反应竞争对手的一连串完整配套,对鸿海来说,要建立最强的制造基地,打造长久生存能力,这个最重要的配套,就是进军大陆。 边建厂,边出货 「只要是制造业,就无法不思考人力及土地的成本。」郭台铭很早就思考到制造业的本质,「企业的发展,不外是对土地、人才、信息和资金的利用。」1988年,鸿海成立十四年后,已是略有基础、营业额突破10亿台币的企业,这一年鸿海的深圳厂开幕,正式进军大陆,为「第二个十五年」开始打下基础。 中国大陆在1979年进入改革开放的阶段,但是1980年代只有少数台商前往大陆探路,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整个经济开放才日趋积极,真正展开吸引外来投资的脚步。也是在1990年代初期,台湾才算开始加快投资大陆,最有名的公司包括宝成集团、台达电集团及鸿海等代工大厂。 在1990年代初期,台湾基本工资已超过每月台币一万元,而大陆的作业员则是每月五百元人民币,约合二千二百元台币。两者相差约六倍左右。 更重要的是,在台湾有钱也请不到人,反观大陆工厂的门外,随时可见外乡人排队等待工作空缺,而且这些人年轻手巧目明。替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等知名品牌代工的宝成集团,就因为考虑到人力成本,所以比高科技公司早一步到大陆、越南等地设厂。 另一项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企业成长扩张面临的土地需求。 1980及1990年代经济起飞、台湾土地价格节节上扬。反观大陆土地广大,要多少有多少,就怕没人利用。各地方政府为积极招商,除了提供服务,为厂商铺路整地,优惠政策从「二免三减半」放宽至「五免五减半」,也就是前五年不用交税,后五年的税只要一半,而且如果厂商继续投资,还可以继续享受优惠。 大陆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正好让郭台铭尽情发挥企图心和执行力。邓小平南巡之后,郭台铭在1993年加速布局,一开始以深圳作为滩头堡,主要是看在进出口方便,以及来自湖南四川各省的丰沛人力。 「我还记得他振臂一挥说道,看得见的土地我全要了!」为鸿海设计第一批厂房的设计师形容郭台铭的气魄,而且一边建厂,就一边开始赶工生产出货。 这也说明了要变,一定要有「决心」。 每天举行四百人早会 鸿海在大陆登记的名称为「富士康公司」,而富士康集团包括「鸿富锦」、「富弘精密」、「鸿准」等旗下十八家企业厂房依次并排。从大马路转进富士康园区,就可以看见保卫的岗哨亭,有人在不同的路口盘查进出的人员及车辆。到了工厂宽敞的大门前,若没有大型货柜车进出,则只留下两个肩宽的通行空隙,许多人则在门口等着办会客手续。 置身于深圳的龙华厂,就可以感受到陆军军官学校的气氛。根据鸿海内部2000年资料,深圳本土员工4万人中,本科(大学)以上学历是4,000人,专科3,000人,海外专家1,500人,管理技术销售约3,000人。 厂房中央的足球场,只见新进员工五人一排高喊口号,训练出操。鸿海在欧洲苏格兰、捷克设厂时,连外国干部也加入受训的行列。「军训」的课程包括了踢正步、三十分钟军姿站立。 郭台铭全力前进的气魄,让鸿海开始在大陆打造了「军事化」的文化。 在鸿海大陆厂,一个一千多人的单位,大约要分三次做「早会」,比如说每周一、三、五,每次约四百人参加,这是鸿海认为最适合的集合人数。早会从七点半开始,每一次早会约三十分钟,内容分三段:首先是主管干部专题报告;第二是基层员工干部专题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从工作经验分享到新知心得,最后是高阶主管的点评和指导。 一名PCE部门员工李元政也在内部刊物上撰文指出,富士康的企业文化有一种基调,就是服从文化。事实上在短期的干部培育班里,如鸿准昆山培育中心等,完全是军事化训练,不分男女,早上五点半起床后,还要折出方方正正的棉被。 厂房与厂房之间的管理也可用「戒备森严」来形容。比如说不同生产线的员工要进入其它公司的生产线,一定要有郭台铭亲自批准的条子才能进入。让不同公司之间的生产线员工有所区隔,确保机密不外泄,这也是代工的基本守则。 「哪一次行军的时侯,不昏倒几个人呀!难道下雨天或大太阳就不出操了吗?」郭台铭每次强调企业经营不畏景气严寒时,总会引用当兵时常用的军事术语。这时,年过半百的郭台铭就好像回到当年服预备役的时代:「失败的人找理由,成功的人找方法。」 鸿海对大陆员工施以军事化训练,对台湾本土的干部要求更多,责任更大。首先,郭台铭一开始就强调「本土化政策」,只要大陆干部能做的,就不交给台湾干部,而台湾干部在大陆不但要把工作做好,还要负责训练大陆干部,许多台湾干部一年待在大陆三百二十天,已是稀松平常。 一般说来,台湾干部每两个月可以休息八天,足可回台湾一趟。「但是我们几乎都会进公司继续上班,」一名台湾干部进一步分析外派大陆的压力,「我们只能一直往前冲,因为台湾已经没有我们的位子了。」 全球PC产业最低的成本架构 图2-2 全球同步制造 富士康在深圳的龙华厂,登记名称是「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光是「鸿富锦」就占地1,400亩、工人三万名,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组装基地。2000年时,鸿海从大陆的出口额就已达20亿美元,相当于700亿台币,占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4%,而那一年鸿海的全年营收是920亿台币。 根据中国商务部资料,2002年时,鸿海已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出口额高达43.8亿美元。2003年11月29日的数据显示,鸿富锦已名列中国第三大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金额38亿6,100万人民币。 郭台铭常向朋友自豪地说,「鸿海工厂就像连接广州和深圳的『广深高速公路』,生产线种类既广、技术又深,速度又快。」除了深圳之外,江苏的昆山厂则是在1993年开幕,现已有两万人,面积不输深圳,是「关键零组件」的大本营。另外,北京、杭州、山西都有五个大的生产据点。 郭台铭所谓「三向」,是指「向前、向上、向全」,这「三向」是指干部的成绩绝不能倒退。而在大陆不断攀高的营收数字,其实是鸿海进军大陆前十五年长期累积制造经验的成果。波士顿顾问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在1960年代中期发表了「经验曲线」(Experience curve),这是BCG在为德州仪器和百工家电(Black & Decker)等公司做研究后发现,每累积一倍的经验,企业的总成本将因为「规模经济」、「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而降低20%到30%。郭台铭的长期坚持,就让鸿海的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弥补资源的不足。 而鸿海的成本、服务、速度和规模,及后来的全球化布局,也都和「进军大陆」这一步息息相关。IT产业调查机构iSuppli副总裁Jeff Bloch,过去在英特尔负责采购工作时就认识郭台铭。Bloch曾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鸿海把生产效率放在「对的地方」及「对的时间」,造就了成本领先者地位,「他们打造了全球PC产业中最低的成本架构。」 但许多人都到大陆投资,却没有办法持续成功,「只做一件事,很容易被模仿,」波特就强调,竞争力绝不是只做好一两件事而已,而是把企业整体相关活动都做一个完整搭配。像鸿海一整套的系统,就很难被模仿。 郭台铭自信地说:「大陆,未来将是我们制造技术的实验战场,在那里,我们要挑战制造、销售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