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天方夜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组长培训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0:53:59 | 只看该作者
4.物料的特别采用
4.1特别采用的定义
对判定为不满足规格或图纸内特性值(以下称规格)的零个或成品,在对品质不造成障碍的前提下,因时间上或经济上的原因,例外地予以使用(包含降级使用)。以下简称“特采”。
4.2特采的类别
(1)纳入前特采(事前特采)
零件的事前特采指上工序、供应商在零件送货前就发现品质的异常,从而提前申请的特采。
(2)纳入后特采(事后特采)
事后特采指来料检查、出货检查或生产线投诉中结果判定为不合格,经由工程技术人员或客户判定可以特采。
4.3特采申请处理方法
(1)申请
申请只限于下述项目的其中一种情况时:
如对该零件/成品实施修理或重新制作加工,则会引起交货期延迟,明显地影响生产计划时;
修理或废弃该零件/成品会在经济上有显著损失时。
(2)申请格式及手续
《特别采用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中应明确记述下述项目:
部门名、申请者署名、申请年月日
编码(记载纳入单位的编码、工程)
特采申请品的批量
不良内容(不合格项目的内容)及在必要时补充的略图
发生原因及其再发防止对策与对策者的署名、盖章
必要时附上不合格的样品
(3)特采与否之判定
为决定是否特采,技术部门应进行检讨。检讨内容如下:
○1讨论使用特采申请品后品质(机能方面、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对可否使用此零件/成品作判定。
○2判定为有条件使用后,把要求条件记入申请书。
○3特采被批准后,相应之文件由技术部门向相关部门发行。
4.4特采品的管理
(1)特采品的识别、区分
○1特采零件/成品由申请区在包装票上作特采标识,或者加盖“特采”印
○2必须对标识后的特采品留下批号、定单号、数量等方面的书面记录,以备追溯。
○3彻底对特采品实施数量管理,不让特采品与非特采品混作一个批量纳入、出库组装或出货到客户处。
(2)特采零件的纳入、使用
○1来料检查部门对已经申请的物料要进行控制,实施数量管理。在检查中特别要确认是否与特采项目决定的内容一致。
○2制造过程因为使用特采零件而引起制品品质及工序异常时,要及时通知相关性人员,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
4.5防止再发
(1)发生的不良虽然已经特别采用,并不表示这种不良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我们工程内的不良,要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提升品质;如果不良是由上工程产生的,本工程应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其改善,并跟踪改善的结果。
(2)有必要时,可以请求工程技术部门进行工程改善指导。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0:54:42 | 只看该作者
5.辅助材料的管理
5.1辅助材料的定义
辅助材料又称之为“副料”或者“副资材”,指在生产中不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却又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消耗材料,如油脂、胶水、手套、封箱胶纸等。
对于零部件,台用多少大家很清楚,但是辅助材料有哪些,用量多少却没有几个人清楚。其实也别小看辅助材料,一旦短缺或者变质了,惹下的麻烦也难以收拾。班组长作为现场最直接的管理人员,该怎样管理辅助材料呢?
5.2辅助材料的存量控制
辅助材料因为大多数都能从市面上直接采购回来,方便又快捷,所以不必要大量库存,增加管理负担。但是,一些比较专门的材料,需要进口或者从特殊渠道采购的,如设备专用油脂、无水乙醇等,则需要根据使用量和采购周期设定安全库存,防止短缺。
不管辅助材料是否有专人管理,都要通过台账明确记录名称、型号、供应商(名称、地址、电话)、使用量、采购周期、最低库存等相应内容,使管理更加便利。
5.3辅助材料的库存管理
(1)安全库存警示
因为辅助材料几乎人人都用到,短缺往往会影响生产,所以设定安全库存警戒线是必要的,让每个人一看都知道某某快没有了,从而通知管理担当者订购。库存警示的方法有很多,警戒线、提醒牌、报警装置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合适的存放方法和场所
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不同的存放方法和场所,易燃易爆存放在专门仓库;纸张类要在干燥的环境里存放;试剂溶液有的要存放于阴暗的低温环境中??
(3)确定保管期限
购买部门为了省事,往往喜欢大量订购辅助材料。有的辅助材料(如胶水、密封圈等)会随着储存时间变长而变质,用在产品上往往引起品质问题,所以对于某些辅助材料也要与零部件一样管理,控制库存时间。
5.4使用管理
(1)使用量控制
要想管理好这类材料,首先一定要清楚使用量。哪些产品在用它,台用量多少,月用量多少,这些一定要清清楚楚,并尽量反映在台账中。
(2)厉行节约
即使是副资材,也不能像打开水龙头的自来水一样哗哗流,毫无节制。我们可以根据用量定额发放或者采用以旧换新的方法,防止浪费;对于一些影响环境保护的物品(如电池、氰化物容器),还要做好回收工作。
(3)简化领用手续
严格管理辅助材料,防止浪费是应该的,但是一定要方便我们的工作。我曾经在某企业看到员工领一双手套要填申请单,然后分别由组长、主管、部门长和仓库管理人员签字,才可以领到,这个过程既耽误了我们的生产,又付出了远远有止十双手套的管理成本,真是得不偿失。我们不妨采用“柜台”或者“送货上门”的方式,做到“管理”与“方便”双赢。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0:54:57 | 只看该作者
6.物料的目视管理
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消耗品、物料、在制品、完成品等各种各样的物料进行管理。
通常对这些物料管理有四种基本形式:
伸手可及之处
较近的架子、抽屉内
放于储物室、货架中
存放于某个区域
此时,“什么物料、在哪里、有多少”及“必要的时候、必要的物料、无论何时都能快速地取出放入”成为物料管理的目标。
(1) 目视管理的物料管理之要点:
要点1:明确物料的名称及用途。
方法:分类标识及用颜色区分。
要点2:决定物料的放置场所,容易判断。
方法:采用有颜色的区域线及标识加以区分。
要点3:物产的放置方法能保证顺利地进行先入先出。
要点4:决定合理的数量,尽量只保管必要的最小数量,且要防止断货。
方法:标识出最大库线、安全在库线、下单线,明确一回下单数量。
(2)物料品质方面的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能有效防止许多“人的失误”的产生,从而减少品质问题发生。目视管理的品质管理之要点:
要点1:防止因“人的失误”导致的品质问题。
方法: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放置,用颜色加以区分,类似品采用颜色区分。
要点2:重要管理项目的“一目了然”。
方法:重要的项目悬挂比较图或采用“一口标准”的形式,形象说明其区别和要点。
要点3:能正确地进行判断。
方法:采用上下限的样板判定方法,防止人为失误。
物料改造指导书

批准 审核 作成

发行日期:________
发行部门:技术部 文书管理号:________
主要步骤 注意点 检查基准 所需工具、物料 责任人







重要事项及略图说明: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27:49 | 只看该作者

第6章 作业方法管理
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和管理
工程切换的管理
4M变更的管理
如何实施工程监察
作业的目视管理
对制造业来说,要想使品质和效率在稳定的条件下提升,首先就要控制生产条件,生产条件中最复杂的因素就是作业方法。说它是最复杂的因素,是因为它直接涉及使用人员、设备、材料等因素。
作业者的主观性和设备材料的客观性,又综合影响着指导书的运用。作为班组长如何制定指导书,管理指导书,是尤其重要的一环。
1.作业方法的管理实质
1.1作业方法管理的实质
作业方法一般通过作业指导书、保证工程流程图、一口标准等表现和固定下来。所以作业方法的管理,实际上也是对以上三种指导书的制定、发行、修订的过程。
(1) 所有成品的重要工程应做成《保证工程流程图》进行管理。
(2) 对组装作业、调整检查作业、包装作业须作成指导书进行控制,修理作业须作出修理手册进行管理,配料、搬送、组装前准备工作则做成简易指导书进行管理
(3) 部分作业重点、机种相异零件等须作成《一口标准》进行管理。
1.2保证工程流程图(简称流程图)的运用
(1)流程图的作成:
○1流程图是在接收到研发技术部发行的相关产品特性资料后,根据这些资料内容,结合整个生产的工艺分割设计而制定的。
○2流程图须注明生产条件、安全规格以及是否静电作业等要求。
○3流程图里的重要工作上须注明对应的重要操作项目。
○4流程图里须注明该产品的重要保证项目。

流程图例:××产品保证工程流程图
物料准备

马达安装

PCB安装(静电1级)
组装风扇

机械检查

支架安装
给送部安装
上盖安装
前盖安装
电气检查
安规检查
噪音检查(75dB以下)

通信检查

外观清洁

外观检查

捆包
保证区 检查项目 规格
机能检查
通信检查
外观检查
?改订4:
?改订3:
?改订2:
?改订1:
承认 审查 制定
保证项目

(2)流程图的改订
○1当收到研发技术部分发行的标准改订、设计变更指示书等书面指示时,如果涉及流程图的改订,应尽快实施改订。
○2当体制变更及工程数变化时,须在体制变更实施前完成改订。
1.3指导书的制定
(1)指导书分类
一般分为组装指导书、调整指导书、检查指导书、收尾指导书、包装指导书、备件指导书、搬送指导书、配料指导书及修理手册等。对于一些有图纸就可以的简单作业,应以书面的形式明确下来。
(2)指导书的内容
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包括以下项目:
作业名、顺序、加工条件(加工方法)、材料、管理要点(含频率)、使用设备(治工具)、适用机种、管理号、作成日、作成者印、审查印、承认印、改订栏等。
(3)指导书的作成依据
量产前根据设计部、研发技术部发行的《组装重点管理书》、《保证项目一览表》、《零件构成》、《保证工程表》,制造部在此基础上作成组装指导书、调整指导书和检查指导书。
包装指导书根据研发技术部发行的《包装式样书》作成。
备件指导书根据《包装式样书》作成。当该指示里没有明确规定备件的做法时,应向技术部申请具体方法的指导。
配料指导书根据生产管理室发行的零件构成及组装区的工程设定作成。
1.4指导书的作成注意事项
(1) 所有作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必须使用的零件、设备、治具、工具、消耗品等用品均应在指导书里作出明确规定,当技术指示有使用量要求时应在指导书相应栏注明用量。
(2) 对防静电要求作业、安全规格作业、附带作业指导书,必须盖上相应的识别印章,对防静电要求作业还应明确规定防静电要求的等级。
(3) 作业顺序不可调整的作业,必须明确在何种作业项目之前(或之后)进行,而且显著标识“作业顺序不可调整”的字样。
(4) 对于有取放要求、容易损坏的零部件(如镜片、感光材料等),要注明拿取部位和取放方法。
(5) 在制定特殊工程的作业标准类时,要注意与一般零部件不同。
所谓特殊工程是指不破坏就不能发现,而且制造的缺陷体现在成品上,除正常的工程管理以外,还需要对生产因素管理的工程(如焊接、热铆接、老化等工艺)。
对于特殊工程,连续地监视、管理加工条件是很重要的,制定作业指示书时,要详细地记录管理项目和管理方法(设备、作业、加工条件、品质结果)。
1.5指导书的改订
作业指导书要保持最新版,并且在作业场所能够得到。在下列的情形下要改订作业指导书:
材料或零部件变更;
作业方法(工法)或顺序(工顺)变更;
作业要点变更;
设备或工装夹具等道具类变更。
(1) 当工程内、成品检查区出现品质问题时,需要在工程内改订或追加指导书时,应在下次生产前完成修改。涉及某些技术参数和规格的变更时,还应该得到研发技术部的批准。
(2) 在接到研发技术部发行的《标准改订指示书》《设计变更指示书》《暂定处置联络书》等指示文件,要求变更作业方法时,必须按要求事项改订或追加指导书。
(3) 作业指导书变更,应将变更项目内容记入改订履历中。
(4) 作业指导书变更时,如果涉及《一口标准》等相关资料的内容,则应同时予以修订。
1.6指导书的保管和运用
(1) 按标准作业是指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因此指导书作成后,必须复印一份放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马上看见(取出)的地方。原稿则由文书管理担当统一保管。
(2)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指导书有脏污、破损时,但内容仍可以理解时,应及时修补;若内容无法理解时,或不能修补时应重新作成指导书。
(3) 指导书的作成、改订、废弃以及每日的日常维护应作成《作成指导书管理台账》进行管理。
(4) 教育和监督作业者,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
1.7《一口标准》的运用
(1)《一口标准》的定义
《一口标准》是为方便作业者理解和记忆,根据作业指导书作成的简要提示性指导标识,因为通常用一句话或图表来概括差异或重点,简洁明了,所以称为“一口标准”。《一口标准》具有鲜明、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的特点。
(2)对作业重点、机种相异、困难作业等,容易使作业者混淆的、遗忘的、或者容易导致产品发生问题的作业,必须作成《一口标准》进行作业过程中指导。
(3)《一口标准》必须张贴在作业者容易看到的地方。
(4)当作业指导书内容发生变化时,若涉及《一口标准》的内容,必须对《一口标准》进行改订。
(5)《一口标准》的内容必须来自作业指导书。并且与作业指导书相符合。
(6)《一口标准》要做台账管理,当改订或换版后,旧版要相应标识或废弃。
2.工程切换的管理
工程间切换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短时间的切换如果缺乏控制的话,往往带来效率的降低和品质的异常。
2.1切换效率控制的着眼点是切换的时间,切换时间根据作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程序、外程序和调整时间,它们的定义如下:
○1内程序:指在切换时,如机器不停止,就无法进行作业的程序。
○2外程序:指在切换时,即使机器还在运转,也可以进行作业的程序。
○3调整:两个机种之间交换的过程,是切换的核心时间。
(1)程序切换作业改善步骤
步骤 基本内容
总切换时间

A B C D
第一步 把内程序作业A往外程序作业转移
第二步 改善缩短内程序B
第三步 将调整时间C改善缩短
第四步 将外程序时间D改善缩短
(2)切换程序的改善体系
○1内程序向外程序转换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28:23 | 只看该作者

○2内程序改善

3程序切换的确认清单
项 目 结果记录
作业顺序 作业程序有无标准化?
作业内容中有无浪费、勉强、不均衡中事项?
是否真正明白必要的作业内容?
在外程序中,是否准备了更换用的模具、工具、规等必要品?
必要品是否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
改善重点 是否准备了合适的工具?
能否将工具减少?
有没有多余的可取消的零部件?
为什么要调整呢?能否取消?
能否不用螺栓?
可以一步到位吗?
可以更换替代吗?
可以通用化、可调整化吗?
程序内容能简化吗?
能否减少试模次数?
2.2切换的品质控制
切换的实质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变更体制,因为忙乱的原因,所以导致品质问题发生较多。下面就以组装生产线的切换控制为例来说明吧。
(1)切换的标志警示
作为流水线生产,把某个产品全部生产完毕,然后停下整条流水线,再布置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这种方式虽然“稳妥”,却牺牲了效率。较好的方法是不停线切换的方式,即在第一台切换机种上标志“机种切换”的字样,那么这台机下流的过程中谁都知道它与前面的机种有不同,从而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2)首件确认
首件确认是指对切换后生产下来的第一台产品进行全面的形状、外观、性能、相异点确认,担当者可以是检查员,也可以是工艺人员或者班组长。首件确认是最重要的确认工作,可以发现一些致命的批量性缺陷,如零部件用错等问题。所以要特别认真。
(3)不用品的撤离标志
首件确认合格后,意味着切换成功,可以连续生产下去。但是对撤换下来的零部件不可轻视,一定要根据使用频率安排放置:
NO. 使用频率 放置场所
1 当天还要使用的 生产线附近的暂放区
2 三天内使用的 生产线存放区
3 一周内使用的 仓库的暂放区
4 一月内使用的 重新入库,下次优先使用
5 一月以上使用的 重新包装后入库
放置完成以后,为了防止误用错用,还要做好标志,标志上要明确产品的名称、型号、暂放时间、管理责任人员等等。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28:40 | 只看该作者

3. 4M变更的管理
3.1定义
4M变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给品质带来一定影响的异常变更,含作业者、工装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的变更。即我们常说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变更。
4M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是稳定的,那么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恒定的,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现实中,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经常在变化,最终结果也随之变化,4M变更管理就是通过控制这些变化,使结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动。
3.2 4M变更处理程序内容
(1)变更的范围
○1作业者的变更。作业者因缺勤、调动、离职时,由一个作业者变动到另一个作业者进行作业时,所产生的变更。
○2工装夹具的变更。工装夹具因临时替用、增加而对产品可能有影响时的变更。
○3材料、辅料的变更。公司无图纸规定的材辅料、需要以零件的材料和装配用的辅料进行变更时,应完全遵循客户的意见,由技术部专责更改图纸,或下达临时更改通知书,车间更改作业指导书,交技术部批准。
○4工艺方法的变更。工艺方法发生变更时,车间更改作业指导书,并培训作业者掌握变更内容。
3.3变更的实施
(1)由发生区将变更的内容填入《4M变更依赖书》(附表一)交车间主任签字后发行到品质部,由品质部经理确定品质方面需确认的内容。发生区及相关部门收到品质部配发的《4M变更依赖书》后,按要求实施变更。
(2)作业者变更的处理方法
由车间工艺员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安排员工训练,班组长每两个小时进行产品品质确认,直至培训合格止。
(3)工装夹具变更的处理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车间工艺同专责跟踪,确认首件用工装夹具控制的产品品质是否合格,如不合格时,则要求相关部门停止生产并重新检查该工装夹具的有效性。
工装夹具变更后,装配出来的首件产品经技术专责确认合格后,应由质检员进行小批量的复检,确认品质合格后方可进行大批量生产。
(4)材料变更的处理方法
参照第五章物料管理之《物料的设计变更》。
(5)作业方法变更的处理方法
由车间工艺员修改作业指导书,并指导员工按新的作业方法作业,处理发生的异常,直到员工熟练为止。
由实施车间在4M变量品的入库单上打“?”作为标志。
3.4变更后产品品质的确认
(1)各部门按照《4M变更依赖书》的确认内容进行品质确认,结果记录在《4M变更确认表》中,最后返回品质部存档。
(2)对4M变更的产品进行品质确认发现不良时,按公司照各公司的《不良品处理规定》处理。
4M变更依赖书

管理号:
发生区填写 4M类别: 发生区: 数 量:
组件别: 组件编码: 变更时间:
变更理由:


变更事项:
NO 工位 变更内容(含规格值) 备注

确认内容: 作成: 承认:
品质区填写 NO 实施区 项目内容(含规格值) 测定具(手法) 确认数量

发行 配布 实施变更、确认
流程:发生区 品质部门(填写确认内容) 相关部门 《4M
记录
变更确认表》 品质部门(存档)


4M变更确认表
实施区: 依赖书管理号:
产品编码: 日期: 担当者:
NO 项目规格 数量 确认结果 备注

批量判定 合/否 判定人(班长以上):
记录、判定
流程:实施区 品质部门(存档)


区 编码 名称
数量 发生日 发生区
具体内容:

作成 承认


区 处置方法 治工具、材料 注意事项 处置区

作成 承认 客户承认:


区 作成 承认检

区 检查结果:

作成 承认
发行 处置决定 处置区
流程:发行区 技术区 检查区(检查存档) 配布 生产管理部门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29:32 | 只看该作者

4.如何实施工程监察
很多取得ISO9000认证的企业,其管理人员一听到“工程监察”,就以为是跟内部审查一样的工作,其实,工程监察和内部审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NO 比较项目 工程监察 内部审查
1 目的不同 寻找生产条件、过程的改善着眼点 证明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 对象不同 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运作 品质管理体系
3 依据不同 自行制订的监察清单 ISO标准、程序文件
4 执行人员不同 各现场管理人员 内审员
5 形式不同 自我检查 组成审核小组检查
6 周期不同 1次/月 按照审核计划进行
7 纠正预防不同 按其重要程度进行纠正预防 有严格的程序要求
8 结果不同 自我工作改善的依据 品质管理体系运行和改善的依据
因为工程监察是一种自我的评价工作,如果说依据不详细、不明确,就会因为每个人的水平不同,对依据出现不同的理解,这种弹性导致偏差出现。所以详细、明确、量化的监察表对监察工作的指导很重要。
不过因为我们的目的在于改进工作,所以对这种偏差不要太在意,正以为我们的视觉不同,才能够长到更多的改善着眼点。随着我们工作的不断改善,对于工程监察表也随之进行完工作。
以组装为例:
工程监察表
受检单位
监察实施日(年、月、日)
监察人员

NO 评价 记号 得分
1 安全符合 1
2 部分符合 0.5
3 不符合 0
4 对象外 ?

改订履历
改订年月日 改订内容 改订者 承认





作成日:年 月 日
承认 审查 作成

1.制造部标准
(1)是否有表示零件、部位的流程及组装顺序的《工程流程图》、《保证工程一览表》,工程的流程图是否明确?是否填有作成部门、作成日期、作成者? ( )
(2)工程的流程图、保证工程一览表中是否包括以下事项:
○1工程流程图中工程名的表示 (组装、调整等)明确吗? ( )
○2工程流程图中,是否附有重要的特性规格? ( )
○3重要作业工位是否特别注明? ( )
○4每个工位指导书是否与保证工程一览表一致?(若不一致,是否是依据技术指示
而造成) ( )
○5工程流程图中,是否明确注明有静电措施要求工位? ( )
○6工程流程图是否明确注明安全规格工位? ( )
○7工程流程图是否注明是在什么样的体制条件作成? ( )
○8上述的工程流程图、保证工程表是否有制定或改订履历? ( )
(3)请证明以下事项在现场实施时是有效的:
○1流水线上是否标示有工程名称?(此工程名称应与工程流程图上的一致) ( )
○2各工位是否有必要的指导书、《一口标准》及特性值管理? ( )
○3是否有证据证明,保证项目已确实地得以保障?(例:指导书规格明确,作业者
又完全能记住并确实作业) ( )
○4根据技术部指示,要求定期检查测定的保证项目是否定期审查、记录是否保
存? ( )
○5成品检查部门检查处是否有标志? ( )
○6静电对策指定工位是否有标志、是否有静电对策、是否考虑到作业者的安全? ( )
○7安全规格指定工位是否有标志、与安全规格有关的事项是否遵守、是否考虑到
作业者的安全? ( )
(4)规则、日常业务指导中是否包含以下事项:
○1工位上的成品、半成品在中休及晚上下班时,是否有防尘罩等措施防尘,是否有
与工位上的成品、半成品的移动、保管、有关的措施? ( )
○2有无使用时需要注意的设备,这些设备是否有点检使用指导及点检记录表?(如:
机动叉车、升降机) ( )
○3设备的清扫工作是否安排、是否真正实施? ( )
(5)放零件的所有容器,如储料架、零件盒等是否都有零件名?料号是否想办法使零
件盒等容器即使拿走,随后也能放回原来的位置? ( )
(6)所有的产品、零件是否按良品、不良品、修理中等不同状态分类放置? ( )
(7)是否有表示 作业场所及作业流程的布局图? ( )
(8)上述布图中是否包括所有的作业场所 ( )
(9)所有的组装、检查工程及辅助操作的指导是否都已作成、掌握理解? ( )
(10)作业标准书(作业指导《一口标准》是否满足以下各事项:
○1作成者印、管理责任者印、技术承认者印等规定项目是否都正确填写? ( )
○2图表的制作是否使任何人都易于理解? ( )
○3其中是否包含机种相异时应注意的事项? ( )
○4重点是否明确? ( )
○5是否有因设备变更、治工具变更、指导变更而引起的作业标准书的作成、改订、废
弃等情况,是否保留所有的改订履历? ( )
○6是否在各工程中设置与现在的作业相同的作业标准,使作业者必要时可以使用?( )
○7是否有成品性能调整有关的作业指导书? ( )
○8《一口标准》是否放在作业者易看到的地方? ( )
○9作业标准书的理解是否明确,组成、机动人员对其内容是否熟悉? ( )
(11)工程内检查表是否满足以下事项:
○1是否按成品、小机种的不同加以区分,使作业者、检查者易于理解? ( )
○2新机种作成、制定、改订、废弃等标准是否明确? ( )
○3是否分不良栏、修理栏、再检栏,记载的内容是否使下一工位明了?是否考虑到市场
反馈时的追踪问题? ( )
○4是否有改订的履历? ( )
○5检查员的审查、签字是否正确? ( )
○6重要零件、重要部件的编码是否管理,在检查表上的记录中是否保存?(主控板、
定格铭板、PCU等) ( )
○7重要的特性值是否记录在检查表上? ( )
○8检查项目的追加、废除等规定是否明确? ( )
○9保管检查表的规定是否明确、发生市场反馈时是否能迅速找出? ( )
(12)部件检查表是否满足以下事项:
○1是否按成品机种的不同加以区分,使作业者、检查者易于理解? ( )
○2表中新产品作成、制定、改订、废弃等标准是否明确? ( )
○3是否分不良栏、修理栏、再检栏,记载的内容是否使下一工位明了?是否考虑到市场反馈时的追踪问题? ( )
○4表上是否有改订的履历? ( )
○5检查员的检印、签字是否正确? ( )
○6含有重要特性值的部件的编码(例:主控板号码、PCU号码)是否管理,是否与
检查表一起保管,发生市场反馈是否能迅速找出? ( )
○7若有重要特性值是否在检查上明确了规格?(即用数字明确规格) ( )○8检查项目的追加、废除等规定是否明确? ( )
○9检查项目的判定基准、方法是否有指导书,实际操作是否与指导书上的要求一致( )
(13)限度样本、阶段样本是否满足以下的事项:
○1在成影检查作业中,若有需要用限度样本或阶段样本判定时,该项目的限度样本,
阶段样本是否有呢? ( )
○2应该有承认了的地方是否有承认印? ( )
○3放置场所,相关作业者、线外是否知道? ( )
○4使用者的官能判定教育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记录? ( )
○5有没有点检基准、点检规定,有没有记录? ( )
(14)检查员的管理
○1为提高检查的判定准确度,是否对检查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及训练?(操作训练表及官
能测定等是否有)
○2检查是否按要求时间,对自己使用的测定工具、治具、计测器等实施了点检,并正确
记录? ( )
(15)检查器具的管理
○1下班后及休假前等的检查器具的保管规定是否明确 ( )
○2检查用的Q治具是否维持在可以进行品质评价的水平?(点检指导、点检表、Q
治具管理台账) ( )
○3关于测试板等由制造制作的检查器具是否有规定(指导书)?此规定是否是得到
有关部门的承认?其中是否包括作成年月日、作成者、承认者、点检等的记录? ( )
(16)对于清洁室的操作,是否有控制环境的指导,现在是否有维护、管理? ( )
(17)为防止润滑油等被尘埃污染,是否有在中午休息下班后,盖上了盖等防尘措施 ( )
(18)下班后有关工具、治具、计测器、成品等的防尘对策的规定是否有,是如何实
施的? ( )
(19)为防止类似零件组装错误,在工程设定上如何想办法(零件相异一览表、《一口
标准》有否)? ( )
(20)为防止疏忽错误,以下的方法现地是否遵守:
○1是否实施配料? ( )
○2配料的规定是否明确?(配料架、配料盘) ( )
○3工程内是否用记号笔进行检查? ( )
○4用记号笔进行检查的规定是否明确? ( )
○5是否有证据证明,上述规定都在遵守? ( )
(21)机种切换时是否遵守以下事项:
○1切换成品的确认表与结果的记录(机种切换确认表)。 ( )
○2切换时前几台的标志有否? ( )
○3残余零件的处理规定(标准)是否实施?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29:58 | 只看该作者

2.工程管理
(1)工程管理的方法是否明确,这些方法是否包含以下防止不良再发的内容:
○1为使品质提高的目标值。(QCDS图) ( )
○2收取每一个检查工位检查结果的时间与担当人员。 ( )
○3工程内检查结果日报的统计与担当人员。 ( )
○4工程检查结果日报的报告途径。 ( )
○5突发问题及重要品质问题发生时的处理途径。 ( )
○6制造责任问题的台次欠点数据及多发不良再发防止止依赖书(改善)是否发行,
并确认对策效果? ( )
○7本方法无法解决时是否将多发不良的防止依赖书,发行给对应部门,并确认对
策效果?(依赖书确认) ( )
○8机器下线的情况及其报告途径。 ( )
○9异常情况及其报告途径。 ( )
○10是否按时参加品质会议? ( )
○11是否有证据证明上述与不良再发防止有关系的事项已确实实施? ( )
(2)每一工位的教育、训练的必需条件是否明确? ( )
(3)向作业者反馈每日的品质结果的规定是否实施 ( )
(4)工程流程图或保证表上的管理重点是否都记在工程管理(指导书、检查表等)结
果中? ( )
(5)是否定出执行工程管理结果的记录、分析、制定情报分析的担当者? ( )
(6)以下的情况发生时是否进行了异常处置 ( )
①管理数据超出界限时。 ( )
②出现有必要分析管理数据的倾向时。 ( )
③上述异常处置有记录保存否。 ( )
(7)工程管理结果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①各工位的管理数据(标准时间、测定时间,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指导作业,治工
具是否秽使用,会点检)是否处于管理状态中? ( )
②生产线所管理的效率(人×日台次生产量),品质(如台次欠点,直行率)成本
(料废,停线)是否有改善? ( )
(8)作业者请假时顶替工位的机动人员是否决定,机动人员操作时的品质是如何保证
的 ( )

(9)决定机动人员的条件有哪些 ( )
(10)机动人员水平维持是如何进行的 ( )
(11)是否有机动人员如何准确传达作业及零件变更等情报的标准 ( )
(12)机动人员不足,追加人员进行支援时,如何进行品质保证?(有合格的训练表否?) ( )
(13)发生市场反馈时,从成品的编码到重要部件以及零件等品质情况的追踪体系是
否具备 ( )
(14)修理后的再检规定是否明确 ( )
(15)为防止修理错误,有哪些对策(修理指导书) ( )
(16)有关不再出现不良的规定是否明确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30:15 | 只看该作者
3.不良品的管理
(1)是否明确地表示出不良零件的管理方法及责任者 ( )
(2)上述指导中是否包括以下事项:
①不良品(事故零件、不良产品)的返品时间、处理担当及责任者。 ( )
②PCB(主控板)的返品规定。 ( )
③不良发生时,是否有基准能判断前后使用的零件是否不良、有处理规定? ( )
④不良返品的处理场所(审查前、审查后)是否隔离开,使退回不良区的零件确实为
不良品? ( )
⑤是否有判定基准来决定不良品是本区责任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 )
⑥是否对不良品进行品质方面、厂家方面的分析,并将情况反馈给前区?(QC) ( )
⑦对零件的慢性不良、再发生性不良等是否有改善活动及结果追踪? ( )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1:30:31 | 只看该作者
4.计测器的定期校正
(1)是否有关于制造工程内所使用计测器的定期校正指示书 ( )
(2)因校正要拆卸计测器或发生突发故障时是否准备有已校正好的备品 ( )
(3)经校正得知计测器超出容许范围时,是否有决定使用此计测器进行生产、检查
的、成品的处置? ( )
(4)因校正而撤去计测器时,能否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 )
(5)对于新使用的计测器是否也进行校正 ( )
(6)与制造有关的计测器无需定期校正时,证明这一点的文件是否从品保室发出的 ( )
(7)计测器的校正周期已到是否有处置文书 ( )
(8)是否有可以证明校正(点检)工作确实进行的记录、记录是否保存? ( )
(9)确认校正的间隔时间是否在使用期内 ( )
(10)当计测器委托外部进行校正时,是否得到相应部门(品保)的承认,其校正记录是否
保存 ( )
(11)是否在实物上用标签注明下次校正预定日,使人一目了然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11-22 20:49 , Processed in 0.1566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