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几天与朋友们讨论一种职场现象:许多大、中型企业在招聘和选拔人才问题上,都有明确而具体的专业要求,学历、专业、经验,甚至细化到同一行业、同等职位相关工作经历等等,都作出了硬性规定,于是,有人就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这样去要求和实施,实际上是助纣为虐,扼杀了一些优秀的人才,特别是招聘、提拔局限于所学专业人士,将其他非本专业毕业的人才拒之门外,是对人才的毁灭性打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用人环境的改善。 这种宏观上的理想主义思维、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忧国忧民的说法,希望企业做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理念,其出发点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明显的过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从现实层面来看,企业目前是否存在这样理想化的用人环境?大、中型企业的用人环境和坚持专业化用人标准的实际做法,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术业有专攻,专业化要求更合理。我们不否认个别非专业人才进入专业化领域之后,能够比专业人士做得更为出色,但只要横向加以比较,就可以直观地发现,这类人才毕竟只是特例,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基本规律是:用专业人才去做专业的工作,在大多数领域,专业人才相对于非专业人士,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成长优势和发展潜力,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先行一步,至少在理论上掌握了初步的知识,相对于非专业人士的一张白纸,培训起来更容易上手。我们除开特例,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比较,假如聘用和培养一名软件设计方面的新人,在同等条件之下,是选择已经具有一定电脑知识的人才,还是选择根本就不会使用电脑的人士更为合理?正常情况下,哪一个会更快掌握所学知识、更具有培养价值、更容易脱颖而出?财务岗位选择财会专业的人才,还是选择机械专业的人士更加合适?人力资源岗位选择管理类专业的人才,还是选择数控专业的人士更加合理?只要不出意外,答案不言自明。 第二,基础是门槛,专业化要求更合情。如果简单地认为选择相关专业的人才,就是将非专业人士排除在外,让他们失去了学习成长的机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非专业人才对专业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什么在他们选择所学专业之初,就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而选择相关专业去系统学习呢?即使走出校门进入职场,也还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根据自己的兴趣重新学习这方面知识,让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起科班出身的人才体现得更加突出,让企业看到你的实力和后劲,同样也还有机会得到企业的垂青,反之,自己在专业方面只是一张白纸,寄希望于企业仅仅因为你有兴趣而选择你去从头培养,无异于痴人说梦,大多数企业不会承担这种变数极大、培训成本较高的风险。 第三,上岗是目标,企业的要求更现实。任何企业,都是经营组织,其培训人才的直接目的,是希望它的雇员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尽早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急功近利的本性,注定了企业对于人才在专业、经验方面的侧重选择,自然会要求所选拔的人才必须具有“速效”的作用,培训周期太长,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远水不救近火,大多数企业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同等条件之下,出于企业的本能,当然会挑选能尽快上岗的熟手。 第四,环境未成熟,专业化要求更公平。企业聘用人才规定了相关专业与工作经验,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作为管理者,人人都会明白“惟才是举”的道理,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目前打破了专业与经验的限制,以便于更多的非专业人士畅通无阻地进入专业的空间,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如何评估、如何公平、如何真实的问题,就象有人主张废除高考,而大多数理智者则质问:在目前没有比高考更公平的机制之下,取消高考之后,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衡量考生的真实水平而予以录取?其结局必须是:关系、金钱充斥整个社会、左右大众利益的环境之下,盲目取消原有的机制,这一仅剩的教育公平也将会荡然无存。同理,企业内部也并不是世外桃园,所有的社会现象在企业内也会得到复制,废弃了相关硬性规定,在目前社会的诚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环境之中,企业同样会出现更大的混乱和不公。 第五,游戏有规则,管理者空间也受限。企业的游戏规则决定了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标准,只有执行的责任,没有变更的权限,无论是中层还是高层,即使个人感觉企业的游戏规则不合理的情况之下,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说服企业主改变这些规则,无论你有一千个好主意,一万个好方案,在未经核准改变之前,擅自变更任何标准,那就只能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而且凭着你一人之力去自作主张,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无论你多么激进,无论你有多少抱怨,任何出自于理想主义的越权行为,都只能如同飞蛾扑火,一心向往光明,结果变成一种无谓的牺牲。 ———————————————————————————— PS; 原贴字体太小排列太挤,看得眼睛吃力,特修改了一下格式。——安可 [此帖子已经被若我安可于[lastedittime]1313681247[/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