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谭顺元在2010-08-23 15:03:11的发言:鱼生可不宜吃,其中有害细菌容易寄生于食客内脏器官,你吃鱼生,寄生虫就吃你了哦! 南方网讯 记者王道斌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疾控中心获悉,据该中心早先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相对于管圆线虫、蛔虫、钩虫、血吸虫等发病率不断减少的寄生虫病而言,肝吸虫病的发病率稳居广州寄生虫发病率首位。在河网密布的番禺、南沙地区,约有两成的老市民感染该类疾病。 番禺、南沙两区发病率较高 昨日,《江门七成人染肝吸虫病280多万人得病》的报道令人们对寄生虫疾病开始侧目。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表示,根据该中心近期进行的一次全市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番禺和南沙两个区发病率最严重,老市民中两成感染有肝吸虫病,而其他的区则远比这两区发病率要低。 “随着人们环境改善及个人卫生意识的提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比较高发的蛔虫、钩虫、管圆线虫、姜片虫乃等寄生虫病近期以来一直在呈现下降趋势。相比较而言,肝吸虫病这一广东河网密布地区的地域性寄生虫病就显得比较突出了。通过疾控部门的监测显示,肝吸虫的广州市发病率,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上。多年来未曾有过太大的波动,即没减少,也没见特别突出增加。” 要改变吃鱼生的饮食习惯 据介绍,尽管番禺、南沙两区该病高发,但仅仅局限于年长户籍人员,新移民的发病率却并不高。 杨智聪强调:“毕竟该疾病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你只要没有吃鱼生的习惯,将淡水鱼虾作为中间宿主的肝吸虫就不会进入人体内作祟。从疾病防控的角度而言,在目前没办法改善淡水养殖环境的前提下,关键还是要改变吃鱼生的饮食习惯。” “肝吸虫病患者往往在临床表现上为肝胆损害、黄疸、肝胆区疼痛、腹痛等。拖延不治疗者,少数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因此曾生吃淡水鱼、虾,或食用了未进行高温烹饪鱼虾历史的市民,若出现肝胆区疼痛或急性黄疸,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进行肝吸虫疾病排查。早期发现,驱虫药物往往就能进行根治”,有感染科专家如此向记者表示。 名词解释 肝吸虫病 肝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肝吸虫学名称为中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胆管内,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或更长时间,虫体摄取宿主的红细胞、白细胞,并不断排出代谢产物和分泌有毒物质,损害宿主。 由于肝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其症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虫数的多少。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较多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瘦、肝脏肿大等;重度感染者,肝胆管内可寄生上千条虫子,充满或阻塞肝胆管及其分支,发生严重的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甚至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癌。 |